孟子日课202丨好人为什么有时候也会变坏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02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18》)
孟子说:
仁能够胜过不仁,就像水能够灭火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世风日下,仁义道德没什么用,于是便自暴自弃,甘于堕落,自陷于绝望之中。殊不知,这就好比灭火需要足够的水,如果拿一杯水,去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浇不灭,便说水不能救火。
其实这就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不仁的风气,最终连自己身上仅存的仁也被销蚀掉了。
好人变坏或不作为,并不是其内心想这样,只是当自身的善不够强大时,在善恶的此消彼长中,心理失衡,从而开始了对社会或他人的报复,自身的善就此沦陷,对社会的怨气也就更大了,形成恶性循环。
求仁得仁,一个人只有将仁坚持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真正知道仁,懂得仁,也才能抵抗社会的阴暗面,构筑自己的防护网,活在他人想象之外。当我们保有起码的良知,没有坏透,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有救,会越来越善良。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家风传承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