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课改,教师该咋“变”
张庆海
课程改革的出台,带来了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化:学生成了主动者、探究者,不再是被动听课、任凭教师摆布的角色;教材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可以选择之,也可以抛弃之;教室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社会市场、农村广阔天地都是“教室”,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领悟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联系。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个经常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程强调教育要面向生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大探究式学习的比重。教师必须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新课程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拓展教学视野。很多教学内容教师只需要点拨,适时提醒,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有一次,笔架山中学初二学生利用星期五下午到附近的一个化工厂调查“污水排出”的情况。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几个小组,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参观生产车间流程;采访经理怎样抓管理和排污;在附近农庄找农户了解对污水的反映;到环境技术监督站摸清污水排出的指标数,同时采访站长对该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的评价。采访结束后,各小组把采访记录整理好,最后由综合写作小组写成“石首市XX化工厂污水排出的调查报告”,呈递上级有关部门。看过后,一位主要领导说:“近似专家写出的报告,很有价值。”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是共同参与者,教师是首席代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关注学习,有兴趣、有激情地参与探究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抄教案的习惯、“一刀切”的教学,多关注学生,多研究学生,多倾听学生反应的情况,千万不能造成教与学“两张皮”的状况。
过去,有的老师死死盯住教材和教参,无视学生的存在和感受。这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全国各地讲课时,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堂课上总时刻关注学生,在每次上课前总要和陌生的学生拉家常,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使学生首先在心灵深处接受临时上课的老师。他在回忆自己的教学时总是说,我总是在和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征求学生意见后才备课。即每一次上课不要把两眼只盯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而要关注学生的感受。说不定执教者准备好的内容在上课时完全用不到,因为学生不欢迎这些内容,他们感觉很别扭,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将其扔掉。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展开或补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变的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变的是择用教材。笔架山中学语文组在教与学的领域里,教材取舍总是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在现有的教材之外,他们又自编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里收入了学生自选的课文,如“沐浴永恒的亲情”一类中有董志的《长空恨曲》。文章记叙了著名宇航员科马洛夫单人驾驶“联盟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一天一夜后返程时,飞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在飞船坠毁前四十分钟与地面上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催人泪下。澜涛的《生命》是一篇读后令人肝肠寸断的文章,作者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为了抚养别人的孩子而牺牲自己孩子的幸福,这已经足以让人们感动。更重要的是,她宁愿牺牲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在儿子的误解和咒骂声中生活,这就不能不令人震撼了。学生捧着这些课文爱不释手。就这样,教师们根据学生的需要,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甚至调动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究、去发现。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应该怎样转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言以蔽之,“以人为本”,调整教学策略、备课方式和教材使用,通过挑战自我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