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万仞云台山、陵川古建多
营廓镇也称木兰镇。
那首“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主角花木兰,居然在这个小镇上拥有一座木兰祠。
于是,便去看看这处省保木兰祠。小广场上,洁白雕像高立,戎装扮相的花木兰英姿飒爽。
这位如今已经走出国门与西方接轨的巾帼英雄,也拥有了被赋予的中式西式两类价值观。
云台落日
眼前就是太行山脉的南太行一段,也是河南与山西的天然分界。
看着被落日渲染的山岭,决定先开车上山,寻处看落日的地方,观赏景色。
沿着一条山间公路,也是从河南修武通往山西陵川的G207国道。
随着西天落日的缓缓下降,眼看着被染红的山岭正在缓缓上移。
公路延伸,进入到云台山的“叠彩洞”路段。
在云台山上,有一条通往云台山主峰茱萸峰的盘曲公路,不仅有连续的发夹弯道,更有8个180°的回旋隧洞。
这些180°的幽深隧洞,是为了解决深谷狭窄,没有足够的宽度让公路回转而开凿的隧洞。
这些曲洞连环首尾相连的路段,被称为“叠彩洞”。
而这条全国唯一的奇特公路,在1965年规划设计,1977年开工,有8000余名施工人员历时十年修建,直到1986年方才筑成了这一条“太行暗八拐天路”。
不过,在这样的180°隧道里行驶,却需要老道的驾车经验,在有细心的前车缓慢蠕动时,老毕却往往加速,弯道隧洞里超车。
如此的加速,只是为了傍晚最后的落日辉煌。
南太行群山连绵,浩浩荡荡层层叠叠延伸,皆沉浸在如火如荼的落日余晖中。
而身边就是垂直的崖壁,上方被深重红色渲染,而往下却坠入渐渐浓暗。
这时是17:20,太阳最后的炫目,正挂在西方天际线处。
当晚,入住云台小镇,这个满是宾馆民宿饭店的全新建筑小镇,就是为了云台山这个著名景区服务的。
而我们,如果不是为了不辜负云台山景区免票的福利,也不会在此停留的。
茱萸峰
河南著名的景区云台山,拥有在南太行大山里的若干景点。
当然没必要一一前往,只选定了茱萸峰和红石峡两处,在早晨当然要先去茱萸峰。
挂满大红柿子的树旁,等来了景区的交通车,开往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
在早晨7时,满眼全是被晨光又染成红色的高低参差山峰。
景区车经过“叠彩洞”隧道,来到1020米的茱萸峰停车场。
下车后,就是面对玄帝宫所在的顶峰,要沿着层层台阶的山道攀爬。
相对高差只有280米,并不难爬,只是途中有一段坡度很陡的石阶,还需要拉着铁链助力攀爬。
爬上这段陡坡,就是一座关帝庙。
犯了战略战术错误的关二爷,在败走麦城后英勇牺牲,一败军之将却荣登武圣之位,成为了博大精深教化体系中的极重要导师。
同样拥有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也体现在往往不为人注意的屋脊小塑像上,那领头的仙人之后,有序排开一串神兽,其神兽数量的多少,必须完全符合有关的上下等级规定。
从关帝庙往上,再爬过一段陡坡台阶之后,就是傲然端坐顶峰的玄帝宫。
据说,虽然真武大帝是坐镇在武当山上,可他却是在这云台山上修炼得道。
为了不忘本,这玄帝宫就成为了真武大帝的行宫,自从唐代初建之后,总是香火不断,供奉持续。
到了现代,真武大帝更是沾了经济发展旅游活跃的光,号称全国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铜像,入住真武殿。
前来消费香火的游客,带着各人的现实诉求愿望,络绎不绝。
好在眼下是特别时期,游客减少了很多,让我们在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宽松的游览,一览眼下的四周山川风貌。
下方的那显得拥挤的建筑群,就是刚才经过的关帝庙。
在茱萸峰的游览,历时2:30。
红石峡
再乘坐景区交通车来到红石峡,这时的太阳已经当空,阳光也可以照耀进深深的峡谷底部。
红石峡,是云台山一条流水切割而成的一条峡谷,全长约1500米,北接子房湖水库,南连流向山外的大石河。
进入景点,要走过一座跨越峡谷的大桥。
站在桥上,依着栏杆,俯首看那深邃峡谷,红石岩壁,桥影幽暗,与红石峡出口之外的河谷截然不同。
要进入开凿在峡谷接近底部的游客栈道,先要来到峡谷出口处的一片崖壁处,沿着崖壁上的栈道走进去。
这段栈道的尽头,是个长约30米的黑龙洞,隧洞弯曲不见尽头。
走出黑龙洞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段在垂直崖壁上开凿出的挂壁栈道。
红石峡的深度约30到50米,而宽度最窄处却不到5米。
其最窄处崖壁陡直光滑,阳光很难照入,更显得幽深神秘。
而峡谷的较宽之处,就足足有二三十米了,可以生长树丛,可以有高低错落岩石平台观景。
红石峡的大部分由含有大量铁矿石的岩层构成,使得峡谷的崖壁呈现赤红色,也成为了太行山区少有的丹霞地貌。
还有更加殷红的枫叶,只能在这个季节里出类拔萃的招摇。
由于阻断,红石峡里形成了多处的水潭,计有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等,众多水潭连贯衔接,就像项链上的粒粒珍珠一般,熠熠生辉。
有了众多的水潭,也就有了水位高低的差异,那么应运而生的瀑布就成为了珍珠间的连线。
流动的瀑水,与静谧的潭水,构成了动静相宜的场景。
众多的瀑水,也是红石峡里的一道生动风景线。
有的瀑水,倾斜着遄激奔流,铺展出一条跌宕起伏水带。
而有的则是奋不顾身的飞流直下,好似一条银链,注入潭水,激起一片水花。
还有的喜欢扎堆而来,将流水拆分成为若干细细的小瀑布,一股股的悬挂下来,热热闹闹。
冲击力颇大的瀑布,会将碧水变换成白花花的一片,能将顽石刻画出一条条的纹路。
瀑布还可以高高的悬挂,与那尖耸的峰峦高低呼应。
在红石峡里,一路慢慢走一路细细观,近在咫尺的风景更为细腻。
待到2小时后,方才走完这段千米长的峡谷。
出来抬头一看,又是一片高耸的风光。
一条大坝拦出了子房湖,形成了高山平湖。
应该说,云台山的风光还是蛮好滴。
在晋冀之间,拔地而起的太行山,也构成了中国地理上的第二台阶。
为了翻越这座贯穿南北的山脉,久远之前便有了“太行八径”的古道。
位于南太行的“白径古道”,有一条支线从云台山的北缘穿过。
深山一斗水
大山里有一个古村,名为“一斗水”。
这个有趣的名字,是由于村西北处有一水泉,其泉口大小如斗,一年四季都会流出潺潺的清冽泉水,百余年来从未间断过,因此被称为一斗水村。
也许就是这个可以供人饮用歇息的泉眼,便引发了一条古路的穿越,便形成了来往商旅歇脚的古村。
据乡土资料,一斗水村在很早的时候就是重要的商业通道驿站。通过这条小道,古代的商旅们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进行快递,沟通了山西与河南之间的商品金融交互。
古村的房屋,皆由山区特产的石块垒砌,有普通的民居,也有大户的院落。
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村里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于1845年,贾家大院建于1850,建筑面积均有二三百平方米。
在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如今的大院也成为了游客们前来观赏古民居和吃饭购物的场所。
如今,一斗水村的人口并不多,在村中的小巷里随意的闲走,便有满满的的清静和安逸。
村民介绍说,这里冬暖夏凉,夏季气温比山外低10摄氏度左右,城里人可喜欢来村里过周末度假。
陵川崇安寺
我们在傍晚时分来到了陵川,这是我第三次来这个山中县城了。
白径古道经过的陵川县,也留存下许多的古建筑。最为有名和好看的,就是县城西边的西溪二仙庙(国五)。
11年前在西溪二仙庙游玩时,被一张墙上的文保单位表所惊讶,想着有机会要将里面的古建一一拜访。
于是,这次路过陵川,就要将顺路的几处国保一一探访。
首先就是县城里的崇安寺(国六)。
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群,坐落在县城的一处高岗之上。正面的山门巍峨,两侧的钟鼓楼呼应,共同形成了庞大的气势。
在夕照之中,更是红光满面。
二层楼的山门“古陵楼”,位于崇安寺中轴线的最南,为明代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六架椽,屋顶形制为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屋顶为灰色筒板瓦铺制,正脊为彩色龙吻图案对峙,彩色琉璃镶边。
山门的顶层檐下,还悬有"行山钟秀"四个大字。
此楼虽建于明代,但大门上仍用的是宋代青石门框,门框上刻着的“嘉佑辛丑六月三日”等字样,还需要细心地查看。
钟鼓二楼位于中轴线山门两侧,左为钟楼,右为鼓楼,二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彩色琉璃镶边。
据介绍,钟楼内悬有宋代大铁钟一个,铸于宋徽宗崇宁元年,钟高一百九十八厘米,是现存最大的一个铁钟。而鼓楼内则曾经悬有大鼓一面。
现存的山门和钟鼓楼,除了那个宋代的门框外,皆是明清时期的构建,满满的拥挤着斗拱和彩绘,令人颇有些眼花缭乱来不及细细辨认。
崇安寺的大殿,更是鲜明的清代风格,木雕细致,彩绘满满。
就连山墙上的悬鱼,也施以精工雕凿。
其实更值得观赏的,反而是大殿之后的一间龛室。
这龛室的墙上,嵌有唐代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石雕。
虽然石雕有些漫漶,可是菩萨的腰身姿态,还是颇有风韵。
另外,崇安寺西侧的插花楼,为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三间,歇山顶,是一座二层三重檐楼阁式建筑,具有元代风格。
很有可能是在明清时代修复时,在保留元代建筑的基本构架之后,重建了外部和房檐等处。
明清的古建,工艺精细繁复,虽然令人赞叹,却又不免有琐碎之感。
如今,已经被现代城市围拢的崇安寺,用古老的飞檐斗拱来与附近的现代高楼相呼应。
再过几百年后,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肯定又是一番新模样。
石掌玉皇庙
从陵川县城往东南方向9公里,就到了石掌村,这里玉皇庙的现存建筑中,最古远的还有金代的遗构,如今是第六批国保单位。
石掌玉皇庙建在一面北高南低的山坡地上,山门高耸,墙壁通红,整体看上去颇有气势。
整座庙大约占到九开间的宽度,山门正中为三开间抱厦,而抱厦据称是建于民国时期。
抱厦上分布七朵斗拱,斗拱下是梁架上的木雕。雕梁上布满了龙饰和人物,居然没有遭遇打砸还保存基本完好。
看护玉皇庙的老人正好就在庙前的小广场上,便请他来开门。
走进山门,头顶的上方是个戏台,而前方豁然开朗,两侧各有一排房屋,簇拥着正中的主殿。
山门上方的戏台,也是修建得很是规整,柱础石精雕,柱础石下方还有兽头的突出木雕。
主殿之前,突出一座抱厦,有三开间宽。
这座抱厦,明显是明清时期的后来补充建筑。
不过,抱厦转角铺作在内部的构造,倒是看得十分清楚,其组合之后的受力与借力关系,一目了然。
看门的老人,再次打开了正殿的上下两把大铁锁,放我们进去,同时也让我们交出了一份“香火钱”。
大殿里的木构,金代风格很明显。用料粗大,带有纯天然的弯曲。
较为有趣的是一根丁栿,并没有以榫卯方式与大梁相接,而是使用了一根天然弯曲的木材,直接搁架了事。
看来,这始建于金代的大殿,在到了更加富起来之后的明清年间,又进行了出新的改建。
在保留大殿主体木构之后,却在更能显示形象的抱厦上进行了远胜过金代的美化工程。
南神头二仙庙
距离石掌村5公里的南神头二仙庙(国六),在石圪恋村南。
环绕乡村的层层梯田,已经收获完毕。
失去了绿色植物的土地,排列着条条田垄,坦诚着黄土本色,还原出山区农耕的不易。
沿着一条狭窄破碎的水泥路,绕过村南的山岗。
眼前便是一片两山夹持的山坳,几栋寺庙建筑就在坳地上。
待靠得较近时,可见这二仙庙的外观整整齐齐,显然是近年来得到了全面的修复,并且居然还在旁边建有一小片停车场(看来在修复的资金里含有配套的停车场,却没有进出道路的资金)。
二仙庙分为两个院落,主体的二仙庙是金代建筑,而旁边那座三开间的硬山顶屋,是清道光年建起的供奉药王、瘟神和济渎的三圣祠。
正殿的屋顶形制为九脊单檐歇山顶,灰色筒板瓦铺制屋顶,后墙上还有历次“运动来了”之后的红字标语痕迹。
东侧的山墙,修复得整齐。
可惜大门紧锁,扯着嗓子喊了几声,内里也无人应答。
虽然院墙上留有看管文保人员的手机号,可是打去后没有接听。
看来是这二仙庙离开村子太远导致。
只好远看这座院子,还有那将二仙崇拜变换成了拥护“万岁”的文字。
至于那“前檐通用四柱,柱头卷刹较缓,并有补间斗栱,斗栱用材硕大,昂为琴面式,为典型的金代作品。殿内两侧山墙绘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壁画,局部有脱落,其内容为二仙冲惠、冲淑传说故事,虽系清代所绘,但却是山西晋东南一带一处有研究价值的二仙传说故事壁画,实属罕见。”的介绍,就只能自行脑补了。
也只好在院墙之外的正殿屋角之下,仰望那经历数百年风雨后的转角铺作。
屋脊尽头上的端坐小仙人,四肢纤细,颇为可爱。
二仙庙,是晋东南特有的地方性崇拜。
相传晋代时有俩姐妹,生母病故,不堪继母虐待,常仰天痛哭,一日感动天神,下降黄龙,二女乘龙升天,遂成仙女。她俩关心民间疾苦、遇有求雨,求药、求子女者,有求必应,晋东南一带辗转流传,乡民极为崇信,建有多处寺庙祭祀。
太行南召文庙
位于陵川县城东北方向的南召村里,居然有一座文庙,可算是太行山里的一绝,当地人也以此为荣耀。
这座彰显儒家风采的文庙,可惜当地人并没有将其初建年代隆重记载,导致后来者皆无法考证从哪里来。
虽然南召文庙(国七)悠久的历史有点模糊,可是眼前的斗拱重重雕梁画栋,却是精彩纷呈很是壮观。
可惜毕竟是大山乡土里的文化产品,并没有按照文庙的格式规范来建造。
原本应该镌刻在棂星门的上“德配天地”,却雕凿在南召文庙的山门之上,当然那座更能彰显文庙气派的棂星门也省略了。
乡土地上的孔夫子家园,也具有本地建筑的格局。
二进院落的南召文庙,除了“德配天地”的门楼外,就只有大成殿与两侧的房屋;而缺水的山区,也就更不会有什么“泮池”了。
不过,由于建筑在坡地之上,大成殿坐落在更高的台地之上,可以凸显其主体建筑的光辉形象。
文庙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悬山顶,屋顶举折较为平缓,斗拱较粗大,没有补间铺作。
进屋一看,殿宇梁架用材较为粗大,殿内那两根粗矮敦厚的内柱,很是特别,拱卫着塑像。
这两根粗墩的内柱低于前后檐柱,柱头栌斗直接承接来自山墙的丁栿,屋顶的重量大部分都承接在这两根内柱之上。
上部的梁柱多为自然弯材,但也算得上相对规整,看上去很有元代特征。
在梁柱之上,还残存有彩色装饰绘画。
已经得到了全面修复的南召文庙,并没有将这些残破缺损的图纹出新,而是去除污迹后原状保留,使得古风犹存。
除了这座主殿,其余建筑皆是明清的,虽然属于年轻,可都是二层楼房。
从这一点上来说,却是高于其它的著名文庙。
虽然按照有关规定,眼前的文庙建设很不规范,可是却因地制宜,充分的考虑了当地的乡土人情需要以及地方财政不易。
在古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不仅有了重教育的文庙,并且还在文庙的山门的二层上建起了戏台,让孔老夫子与乡亲们一同欣赏传播儒家文化的上党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