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率禁军...
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率禁军攻入宫中。上官婉儿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挥舞着诏书,迎着官兵喊道:“自己人,自己人!”李隆基接过诏书看了看,迟疑了一下,狠狠地说:“杀!”于是,上官婉儿倒在了血泊中。
说了是自己人,李隆基为何仍将上官婉儿杀了呢?看了她的经历就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她自己作死。
上官婉儿出身于官宦之家,高祖父上官贤乃北周幽州太守,祖父上官仪官至高宗时宰相。因上官仪得罪武则天被杀,父亲上官廷芝也受牵连而蒙难,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配没掖庭为奴。
在掖庭为奴期间,生活条件艰苦,但其母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她的培养,教她读书识字、诵读诗文。上官婉儿从小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有早慧的迹象。
武则天听说上官婉儿很有才气,便将她召进宫中,亲自出题,打算考考这位聪明的小姑娘。
时年十四岁的上官婉儿略加思索,挥毫泼墨,文不加点,立成千言。文章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为叹服,当即赦免了她的奴婢身份,让其留在自己身边掌管诏命。
张柬之等五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登基时,上官婉儿草拟诏书,立有大功,受到中宗器重,还被拜为“昭容”。
此时,上官婉儿成了唐中宗身边的红人,进入权力核心团队,她的权力欲望也一天天滋长。
“神龙之变后”之后,武三思成为漏网之鱼,逃过了清算。在沉寂了一段时间,武三思在郑愔的指点下,迅速与上官婉儿结识,二人勾搭成奸,结成同盟。
其后,上官婉儿将武三思推荐给韦后,韦后将其引入宫中。从此,武三思、韦后、上官婉儿结成三人权力同盟。至于李显,似乎成了一个傀儡。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很担忧女儿的所作所为,她曾劝说道:“女儿啊,武氏迟早要完,你依附武三思,那是自取灭亡,回头是岸吧!”可是,上官婉儿将母亲的话当成耳边风。
在这期间,她们合伙干了很多坏事。武三思痛恨张柬之等五王,便联合韦后、上官婉儿,发布诏书,将张柬之等五人一再贬官,流放岭南。最终,五王都被迫害致死。
由于皇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韦后对他非常厌恶,欲除之而后快。而安乐公主和武崇训也经常羞辱太子,常呼之为奴。而此时,上官婉儿也助纣为虐,她与武氏、韦氏集团相互勾结,对李唐皇嗣成员多有迫害。
太子李重俊不堪其辱,秘密联合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了政变,带领羽林军冲入武三思府中,将武氏父子斩杀,随即挥兵直入肃章门,扬言要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十分惶恐,她迅速逃到皇宫,来到皇帝身边寻求庇护。她惊慌失措地对李显说:“看太子的势头,是要先杀婉儿,次杀皇后,甚至连皇上也不放过啊!”
李显亲自登上玄武门城楼对叛军喊话,叛军迅速倒戈。太子李重俊见大势已去,逃往终南山避难,最后为部下所杀。
经此一劫,上官婉儿真的害怕了,武氏已覆灭,韦氏还会远吗?她们三人干的那些罪恶勾当早已人神共愤,下一次政变,很可能就是她的末日。每想至此,她心中不寒而栗。
为此,精明的上官婉儿开始与韦氏保持距离,有意向李唐靠拢。她以为脚踏两支船,左右逢源,就可以保全自身。
宁静的日子不会长久,一场新的暴风雨正在酝酿。失去理智的韦后与安乐公主在李显的食物中下毒,李显吃了毒饼后,很快毒发身亡。
唐中宗去世后,韦后通过一系列的人事任免,将朝中的各种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似乎,另一个武则天将要诞生。
此时,上官婉儿处于风口浪尖,作为一个长期混迹于官场的女政客来说,她隐隐约约感到,韦氏集团貌似强大,实则危机四伏。因此,在起草诏书的时候,她留了一手,将相王李旦硬是塞进了权力核心名单。
她的预感很快灵验了,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了唐隆之变,带着一群禁卫军冲入宫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韦后、安乐公主。随即,李隆基又挥兵直入上官婉儿住所。
听到门外刀剑碰撞之声大作,上官婉儿心知大势不妙,赶紧打着灯笼出去迎接。此时,她仍心存侥幸,以为凭借那份诏书,可保性命无忧。
刘幽球看了诏书后,劝李隆基放她一条生路。李隆基沉吟片刻,最终大手一挥,绝情地地说道:“杀!”
可怜的上官婉儿被就地斩首,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
可能,上官婉儿至死也没有明白,她为何被杀。但在李隆基看来,他需要的是对李唐的绝对忠诚,而不是那种脚踏两只船的投机份子,若哪一天李唐再次失势,上官婉儿或许会再次将矛头对准自己。于是,李隆基犹豫片刻后,最终动了杀机。
上官婉儿原本是一代才女,她若专注于文学,醉心于诗文,远离政治,清心寡欲,或许,她将青史留名,在大唐的文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没有如果,上官婉儿的命运让人为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