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鱼友过滤改造案例-三个滴流盒的底滤

这是他的鱼缸照和过滤照

这是他始初的问题。

对于管路方面,硬管软管其实都一样效果。不过硬管给人感觉好看一些归整一些。而阀门方面不一定要求精度很高,特别现在很多鱼缸厂弄那个隔膜阀,其实是多余的,当然反正显得高级,有人愿意买单就行。
而这个过滤上面的只是一个溢流水槽,并没有什么沉淀作用,想利用起来也不难。如果没有上面的干湿盒,这水槽只有第一格能当物理过滤。中间格放生化滤材,最后一格只是下水没水位放不了滤材。
所以根据他这些要求,先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把过滤弄好了再考虑什么造浪吹便的事了,所以我给他想了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因为他淘宝成品的干湿盒是可以完放在上面的过滤槽里,那就直接并排放三个。这样能把上水槽第三格的下水区也利用上,上面加了干湿分离盒,水下来就形成滴流形式,放上生化滤材,就成了滴流过滤。
而管路上,三个滴流盒下水管要分流,肯定要用硬管配三通加阀门才能现实,由于原缸的四重溢流的下水管口是带角度,这个不太好配硬管,那就用软管做一个过渡一下。再固定硬管在架子上。下水管就顺利转成硬管,并且软管带点弯,就是U型结构。
所以初步的改造方案大概就是这样子,硬管分流三个干湿盒里,而由于空间限制问题,想要增加阀门去控制静音,就让管子走远一些,最后再分流。
开始是给了两个管路方案。通过手动调整球阀控制三个干湿盒的水流,显然第一个方案更省空间,但不好调,第二个方案很好调节,但占空间。
但是因为过滤是靠背面,管路也靠背面,弯头出来接阀门不够空间。第一个方案的空间也比较难实现。
最后就选择让主管道走到过滤前面,再分流进干湿盒,并且阀门都靠前,比较好调整。
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的想法,就画了个示意图。这样就清楚的整套管的走向了。
这基本上管路的方案确定下来,就开始往下面弄,他的过滤设计是双层溢流的形式,在底滤的上方再加一条溢流过滤槽。分了三个格,有四块玻璃。
为了提升过滤效果,上面已经弄了三个干湿盒,而这么踒的水槽子,弄些水位也没啥意义,还要垫网格板,空间会进一步浪费。所以我建议他把这水槽的溢流玻璃拆了。让这槽变成滴流过滤形式,底下网格板也省了不用放。多出更多的空间摆放滤材。
最后就是滤材摆放上的建议,因为原缸已经有些细菌屋和NO1,但数量上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建议他把细菌屋切块放上面的滴流水槽或下过滤的第一格里。干湿分离盒有三个,基本能满足养七彩的要求了。而第一第二格建议放些更高密度的滤材,那肯定推荐性价比最高的生化珠了。网格板肯定也要垫起来。
经过一周的时间等待配件和改造,鱼友的反馈改造效果让我非常惊喜。整个过滤变得更归整和赏心。
虽然干湿盒下来的水与滤材的接触不能做到100%,有部分滤材是滴不到水的,但基于成本和采购便利性上,能做到现在这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为了那一点点滤材而去定制一个4~600块的干湿分离箱,那就真的显得更浪费钱了。

最后调试管路静音和三个阀的效果,就完成了整个过滤的改造了。

总结:

其实真的没什么过滤不能用,就看你会不会改造,会不会调整,当然也要基于这套鱼缸有改造的条件和空间。所以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比你自己摸索几个月,去不断尝试得来的办法要省心得多。同时也让这位鱼友感受到DIY的魅力。搞这个比养鱼好玩得多~~·····

最后!祝愿这位鱼友周末进鱼成功!!
PS:你猜猜他是交了多少学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