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孩子因学业受挫得了抑郁症,还服用着药物,如何才能找回高效学习状态?

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最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

上个月,我们推出过两篇专业文章,分析了青少年患者抑郁障碍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往往来源于同一心理根源,不能孤立地看待。

文中针对情绪障碍和学习障碍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具体化建议。想回顾这两篇文章可以直接点击:

·【抑郁症】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滑,还得了抑郁症!这6个步骤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

·【抑郁症】孩子经历了创伤后,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父母该如何帮孩子摆脱心里的刺?

其中,我们谈及有一部分孩子对学习有很高的追求,却遭到学业上的重创,逐渐出现学习上的障碍,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便继发了抑郁障碍。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并尝试利用上文中的建议帮助孩子慢慢找回学习状态,其情绪障碍自然就会缓解。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且,如果孩子的抑郁症比较严重,情绪与学习之间恶性循环非常顽固,那就要考虑借助精神科药物治疗先改善情绪症状,打破恶性循环。甚至,在情况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住院治疗、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都是必要的。

可是,不少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科药物可产生嗜睡、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副作用,MECT还可能导致孩子暂时忘记部分已习得的知识,这不是跟改善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吗?那该怎么办?

其实,暂时的迂回只是策略,并不代表无法达到最终目的。

以下针对因学习障碍继发抑郁症,并需服用精神科药物(或已经在服用)青少年患者的家长提供若干具体建议。

吃药前的了解和准备

首先,父母一定要对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即MECT)等治疗手段有清晰的了解。它们的大体原理是什么?可能有什么副作用?对学习状态可能有什么影响?父母一定要做好功课。

上周,我们分享过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专业文章。对于单纯的抑郁症,精神科医生一般会开具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的大部分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寒战等)对青少年影响不太大,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其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家长必须有所准备。(回看点击:【抑郁症】医生给我开了抗抑郁药,到底吃还是不吃?

与此同时,一些精神科医生可能会出于其他临床因素,给抑郁症患者开具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和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盐、碳酸锂)。这一点的原因我也在以上的文章里说得很清楚了。

这两类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抗精神病药,其有比较强的镇静作用,可导致嗜睡、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认知功能下降等。比如在服用喹硫平的初期,孩子可能上午根本起不来,一睡就到下午3、4点,头晕脑胀、精神不好,难以学习。不过,副作用往往在服药初期比较突出,在后期可能会有所减弱。

而如果病情危急,患者需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话,大量研究证实,MECT可导致一定程度的、暂时性的记忆障碍,表现为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印象模糊,或丧失记忆,记忆能力也有所下降。

这就意味着孩子可能会忘记已经学过的部分知识,学习能力会明显下降。当然,这种副作用一般是短暂性的,数月后可逐渐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对于这些很可能出现的情况,父母一定要事先了然于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必须意识到服药和副作用只是暂时的,降低焦虑;切忌副作用出现时才大吃一惊、手忙脚乱、六神无主,这会对孩子的情绪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还有,部分药物还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表现为食欲亢进、体型迅速发胖,这个副作用对女性患者来说影响较大,很可能加重她们的自卑心理。有的严重者可到达2型糖尿病的地步。

但这也不是完全无法缓解的,如果明显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可寻找药物治疗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请其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基本前提下更换药物。但最终还是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另外,引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在患者愿意的前提下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健身,这都可缓解代谢综合征。

接着,父母一定要向孩子提前告知精神科药物的相关副作用,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这一步非常重要。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青少年患者,学习成绩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但罹患抑郁症后学习状态一落千丈,他自然无法接受。父母带他去看病,精神科医生给他开了药物。

这孩子本来以为吃了药之后,情绪状态好了,学习问题自然也能解决,心里还是比较期待的。结果服药后副作用比较严重,他上课嗜睡、记忆力大幅度下降,完全没法好好学习。

他非常愤怒,一度计划要去把那个医生杀掉,对父母也拳打脚踢,认为是父母带他去看病、把他害了。后来经过我们的心理干预,他情绪恢复了平静,我告知了事实背后的真相,他才打消了报复念头。不然,他真的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所以,父母必须要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让孩子明白吃药的积极意义,吃药和药物副作用只是暂时的,情绪症状缓解后即可慢慢减药,副作用也就逐步消失了。

而且,精神科药物治疗有试药的过程,这个药的效果不明显,医生会适当加量,如果还是不行,那就会考虑换药。

而抗抑郁药的疗效显现较慢,可能临床中追求的药理效果还没出现,可副作用先出现了。所以,父母和孩子必须对这些情况都有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吃了几天药发现没有效果、反而有副作用就擅自停药。

服药后对不同情况的应对

家长和患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孩子开始服药了,这后续又会分为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药物治疗对孩子有效,出现了临床中期待的疗效。要知道这其实是很幸运的,临床中,抗抑郁药只对约50%的抑郁症患者起效,如果孩子正好是有效的那50%患者,这是医患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药物起效后,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了,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以为药物有效就万事大吉了,切记万万不可。

父母一定要认识到抑郁症和学习障碍背后的心理根源,积极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利用孩子情绪有所改善、甚至比较开心的时候,重新塑造相对高效的学习状态。

具体方法在这篇文章(【抑郁症】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滑,还得了抑郁症!这6个步骤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里我也写到了,具体在第六步里,家长可回顾。

如果能在这个窗口期内,家庭关系明显改善,学习障碍有所缓解,孩子慢慢找回了信心,抑郁症的康复也会更快。那么减药的时间点也可以适当提前,药物副作用也会相应减少。当然,具体如何减药、何时减药,一定要尊重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意见。

经过这个过程,部分孩子就慢慢地走出来了。

另一种情况则是,孩子服用精神科药物后,临床中所期待的疗效不佳,反而是副作用比较明显。父母带着孩子找了很多大医院、有名的专家,但治疗效果都不如意,那该怎么办?

我认为,这时父母就要考虑改变康复路线了,可以以专业的心理治疗为主。因为孩子仍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涉及到药物调整甚至减药的问题,所以最好找既有丰富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又有丰富用药经验的精神科医生。不过,这样的大夫在国内确实非常少。

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无论是找心理咨询师还是懂心理干预的精神科医生,父母一定要避开精神分析流派,至于原因,我们已经多次阐明了;目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可行的方案是接受认知行为治疗、正念治疗,还有专业的家庭治疗;

第二,一定不要听从一些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误导而擅自停药。虽然服药效果不明显,但药物已经引起了患者体内一些生物学层面的改变,如果突然断药,很可能因为停药反应,而导致病情恶化。

所以,如果孩子吃了药之后效果不大,又找不到专业的、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那么家长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尤其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利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善,慢慢改善孩子的病情。

而对于大部分学习障碍、抑郁症较严重的孩子而言,暂时休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压力,整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请家长和患者理性对待。

待孩子在家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在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下情绪障碍有所改善后,再逐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副作用便可缓解。这时家长再帮助孩子塑造高效的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的塑造与这4方面有关

讲到学习状态的塑造,我再多说几句。

高效学习状态的实现,不只与积极的学习情绪有关,还有学习目的、客观上的学科难度和学习方法有关。

学习目的指的是孩子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为什么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为什么希望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都是家长必须进行深刻思考的话题。

当家长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观念后,一定要跟孩子好好交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之前我们曾撰文分析过学习的意义,回看可点击:【好文荐读】丘成桐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而客观上的学科难度,指的是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完全陌生的、难度太大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宛如“天书”,无论如何调动他的情绪,如何给他讲学习的意义,那都是没多大作用的。就像让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一样。

所以,如果孩子的功课落下太多,有一些学科难以通过自学掌握,家长应该尽量寻求老师的帮助,或寻找课外辅导资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孩子,他有典型的考试焦虑症。我一开始以为这主要是因为他对考试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情绪,但经过深入交流发现,他严重缺乏考试技巧。

他拿到试卷后,总是先去做最难的题,要么耗掉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无法完成整张试卷,要么就是一开始就卡在了难题上,越来越焦虑,大脑一片空白。

而且,他考试的时候经常审题不明,明明是很简单的题目他却做错了。我再细问,发现原来他一看到熟悉的、简单的题型,他就非常高兴,马上产生条件反射,陷入正性情绪驱动下的单向思维,暗想:“送分题来了!”他连题目都不仔细阅读,凭着感觉答题,自然就容易出错。

所以,家长一定要跟孩子细细地去寻找是否存在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并针对每一个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寻找孩子背后的心理过程,然后给予引导和干预。

就像上面那个孩子,表面来看是他考试粗枝大叶,审题马虎,如果只是跟他反复强调“你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这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我深入探究了他的心理活动,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我为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条件反射,一看到熟悉的、容易的题目,马上就要小心,心里想:“这可能是老师故意设的陷阱,我要小心!”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细心审题,后来,他在这方面的学习技巧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如果有了端正的学习目的和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情绪,孩子就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必要时再加上一些教育资源的帮助,学习成绩的提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只盯着最后的学习成绩,不要过于在意一时的“落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会让孩子获益一生!

(0)

相关推荐

  • 女儿因抑郁住院,家长怎样做才利于她恢复?

    发布时间:2021-01-25 以前在学校读书,现在突然生病回家,我该如何帮她恢复呢?我没经验呀! 洗心岛:二级心理咨询师 年度优质创作者TOP10 你好啊,我是咨询师岛哥,很愿意与你探讨你的困惑.我 ...

  • 抑郁痊愈之后,她以孩子的身份,给家长们提出了许多陪伴的建议

    ▼ 今日导读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名高三时确诊为抑郁症的孩子,在一年的调整和努力之下,她目前已经基本痊愈. 她能够以孩子的身份,产生这些"大人"的思考,为家长们提出建议,这是抑郁症 ...

  • 家长软硬兼施,孩子软硬不吃。

    来自大象家长群: 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 今晚(10月26)晚八点,我们将转播孙欣羊医生抑郁公益科普讲座,内容为:<家长软硬兼施,孩子软硬不吃> 欢迎大家收听! 大家好啊,大家晚上好,我是 ...

  • 父母可以为抑郁症孩子做的8件事

    一旦家里有孩子被诊断抑郁,父母们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反应和做法: 第一种,是感到羞耻,希望尽快恢复于是到处找医生.有的家长觉得心理医生越多越好,一起治就能好的快一点,也有的父母觉得只要给孩子配着药吃总会好 ...

  • 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 | 儿少心理科普系列

    //供稿:北师大心理学部CARE项目20级学员 薛梅.王曰宁.权静//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这不禁让人沉思孩子们的精神健康到底怎么了?学业的压力.同伴的矛盾.老师的训斥.家长的不理 ...

  • 抑郁症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我们该怎么办?

    在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抑郁症在"青少年疾病及残障"的致因排行 ...

  • 抑郁、双相的孩子服药后,如何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25  "是药三分毒"这个观念深深地刻在国人的认知里,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看精神科时,问得最多的就是"医生,一定要吃药吗?"" ...

  • 【公益讲堂】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关注 ||渡过

    关于演讲该话题的原因 首先我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忌讳精神科医院,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来此处求助.我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不只是我们的物质丰富,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健康的需求. ...

  • 学校恐惧症——家长应该知道的信息

    学校恐惧症是什么?学校恐惧症 是指您的孩子非常紧张并拒绝上学.它也被称为学校回避.恐惧症是一种没有明显原因的对某事的强烈恐惧.恐惧症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焦虑或惊恐发作.当孩子在 5 到 7 岁之间开始上学 ...

  • 微笑抑郁症,快乐童年的隐形杀手!

    有调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抑郁了--而家长,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抑郁永远跟情绪低落.不开心.悲观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忽略了,一张张笑脸之下也可能藏着一个深受抑郁折磨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