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大道至简

闲来无事,品茶聊天。所学所思写出来抛砖引玉。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这里所说是初级,也就是小乘),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话题从蒙牛老总牛根生说的一段话说起。牛总说: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我们今天就用简单的“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对照参悟吧。

一、儒家的“拿得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是一种学说,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儒家精神趣旨概括成三个字——“拿得起”。儒家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主张有为,对于士大夫阶级影响深远。 孔、孟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为了“有为”,找事干,一方面游学诸国,传授学说;另一方面要“拿起和担起”游说诸国,避免无端战乱的职责。

他们要担起的是天下万民,避免战乱;他们一方面“拿起君恩”,上报君王;另一方面担起社稷江山,使万民安,心忧天下 。儒家一手是拿起儒学教化万民、启民智之职责;一手是儒教担起上报君王,下安社稷的信仰。

什么是儒家的“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那么怎样才能“拿得起”呢?

通过阅读查找,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这应该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二、佛家的“放得下”

凡圣人者,都是放下了二元对立心,而成为圣者。放下是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提起是什么?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僧人舍家弃欲,青灯古佛,不明者以为躲避逃脱责任,而实际上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先求自己觉悟,再想法设法觉悟别人。佛教的大乘行者,他们所作的事业,不但是自他两利,而且是利他重于自利,为人急于为己。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即是有见于此而说的。

对于我们凡夫,放下,是心里放下,事还照常做;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担当,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天到晚批评别人,不知道检点自己,就是“放不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就是“放不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我认为就是“放得下”。

那么如何才能放得下呢?

史书记载,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行思(671~740),又名青原行思,俗姓刘,庐陵(江西吉安)人。唐代佛教禅宗高僧。住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大宗支。)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三、道家的“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那么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一是自然境界。

有的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二是功利境界。

有的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

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途。

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尽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

总之,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功能及特点,宋代有人概括为: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喻: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儒家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已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来源于儒家。

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当你身陷逆境的时候,道家还会告诉你:不要陷入到精神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要想得开,要看得远,要明白“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的道理。

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逢乱世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道家人出来拨乱反正,等到天下太平定了之后,这些人就退隐山林,功成、名遂、身退。

佛学是百货店,有钱有闲,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买也可,但社会需要它;佛家,既言百货店,当然是五光十色,物货杂陈,琳琅满目,门庭若市。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0)

相关推荐

  • 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通往佛缘寺的路/双井铺

    通往大众山佛缘寺的路有两条.一条从桃花新村拾阶而上.穿过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山居民小区.七拐八弯约四百左右台阶,入佛缘寺大雄宝殿前山门.另一条从环城路进入魏源公园铜像广场,开车直达佛缘寺后停车 ...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茶去儒、释、道三教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是佛家把茶广泛推向社会,是道家最早以茶自娱,而把茶演变为文化的原自儒家. 三家又各自从茶的品饮中求道悟理,获得精神寄托.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 ...

  • 道德经日课062丨道不远人,大道能救赎人的心灵和原罪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62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 ...

  • 《大道太极》第四集:道不远人

    《大道太极》第四集:道不远人

  • 道不远人,而人远道!

    05-08 08:06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由此可见,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之本体属性功能仍然混溶于天地万物之中.人既然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部 ...

  • 道不远人,而人远道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由此可见,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之本体属性功能仍然混溶于天地万物之中.人既然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部分,人身中自然亦有道 ...

  • ​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

    ​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名不苟得,以疗者之口为据. 中医诊病四诊合参,以患者为师,临床不断提升良好沟通能力-- 每个病人都是吾师,从病人进诊室的一瞬间,病人的精气神,音.容.笑.貌便印入脑海-- ...

  • 《中庸》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 ...

  • 道不远人子臣悌友 学惟逊志礼乐诗书

    1233 道不远人子臣悌友 学惟逊志礼乐诗书 刘正平/文 巴慰祖隶书八言 "道不远人子臣弟㕛 学惟逊志礼乐诗书 "应该是一幅赝品. 巴慰祖隶书八言,将在上海尚敷精舍拍卖有限公司 拍 ...

  •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本文按<郝大通集>选录,郝大通,西历1140年-1212年,今山东牟平人,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祖师原名平,字太古,后改名大通,号广宁子.全真华山派的创立者. 既是出家, ...

  •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原创修者行也 如今人们貌似什么事都有苦恼,莫名的心烦和不开心.这种情况也属正常,毕竟红尘三万丈,丈丈是深渊.也就是说你的心飞的有多远,身处的各种惑,就像深渊一样.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自然交织爱恨情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