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行,说的再好听都没用!

曾仕强频道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有人静坐,静坐的连自己是谁都忘了,真正达到了庄子所谓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后来回过神来,想象各种人生情境,更加自信可以解决一切人生问题。但一遇问题,麻烦就来了,怎么做都不能让别人和自己满意,有时候甚至无法解决。

他问王阳明,这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静养的结果,人必须要去事上练,才能立得住。

曾仕强教授说——

经常有公司的老总跟我说:“曾老师啊,您讲的中国式管理太好了,我非常喜欢听您讲课!每次听您讲课,我都很用心的,收获也蛮大的。可是,当时听得很明白,回去就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了……”

我心说,你到底行不行?可是,我不能当众给人家没面子。于是,我就,呵呵呵,哪里哪里,您过谦了......

听了这话,有人就会问,曾老师,人家问你问题,你怎么说人家行不行呢?这跟行不行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有句话叫做,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不知道是一回事,行不行又是另一回事。道理人人都懂,就看你行不行。

你不行,说的再好都没用。

高等智慧的人,他听到“道”以后,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知道“道”不是用来讲的。“道”如果讲,是永远讲不清楚的,永远会有偏失的。往往,说的越是好听的人,做出来的那个事情越是难看。

“道”是用来力行的。所以,我们中国人老问别人:你行不行?行不行,其实跟这个有密切的关系。他很勤劳,他一步一步从实践当中去了解这个道。可是,中等智慧的人听到“道”以后,好像听得懂,又好像听不懂。你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可是又不知道不清楚的到底是什么。反正你这样扯来扯去,你到底在讲什么,我不能说我不懂,但是我也不敢说我听得懂。

其实,《道德经》之所以流传几千年,之所以每一代人都去研读它,就是因为大家都似懂非懂,每个人读后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思考。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是外国书所做不到的。外国书很清楚,看懂就看懂,看不懂就看不懂。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章里面讲了一句话,值得我们仔细的体会。他说,吾言甚易知,我说的话很容易了解;甚易行,我说的道理很容易做到;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不很奇怪吗?你看老子所讲的道理都是简单无比的。

老子是在以他独特的方式解释《易经》。《易经》本来就很容易。你把它讲那么复杂干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把学问搞得这么复杂。“吾言”其实也不代表老子的话,老子从来没有说,这是他的话。我们经常听到的这些话,大部分是从《易经》中来的。这些话是“甚易知”,“甚”就是非常,非常容易听懂,非常容易了解。可是你非要自己自作主张,用你主观的意见,把它弄得很复杂,把它弄得很难懂。这能怪谁?“甚易行”,你就去做,一做就做出来了。但是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讲的是真话,这些道理没有什么难的。你去做,做得出来。你做出来,你就明白了。

可是事实呢?天下莫能知,整天在那里写文章,做研究,搞半天,越弄越迷糊,越弄大家越看不懂。莫能行,这一句话,其实是达摩到中国之后才警告我们的,可惜我们还没有听懂。达摩到中国已经130多岁了。他那么老了,还到我们中国来干什么呢?他在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他说,中国人太喜欢做学问了。所以把佛经当做学问来研究,研究到最后,很少人把它付诸实践。中国人很多都是知而不行,只修不行。他在告诉我们这个。可是我们还是依然故我,整天诵读、研究、背,没有行。

于是,我们发现,很多人逢人便滔滔不绝、大谈特谈,看别人做事情很容易,看不上眼,不服气你来,结果,自己一做还不如人家;眼高手低。这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太相信你说什么,而是更看重你做不做得到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说是说,做是做,很多人常常是心口不一,你看有些人整天高谈阔论,要怎么样怎么样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其实,不过是就想多赚几个钱嘛。说那么多妄语,最后还是要自己承受那个果报,何苦呢?

因此我们讲《道德经》,并非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说我要另外树立一派,决不是。因为那是笑话,真的是笑话,那没有必要的事情。我们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易经》是用来行的。所以,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都没有关系。你做的出来,真正在用,就好了嘛。在生活中来印证,来实践。我想这才是老子当年的真意

中国人的所有学问都是为人生而做。我们用人生来探讨宇宙,才知道人要怎么配合宇宙。这样,你就知道,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常问“你行不行”了。记住:假传千百卷,真传一句话。行道而有所得,即为:道德!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你究竟行不行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