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确诊ADHD,别只盯着药物,这条医嘱你一定要听清!

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一旦确诊ADHD,就觉得天塌下来了。

关注点一下就集中到医生所开的药物上,这是什么药?副作用大吗?要吃多久?能彻底治好ADHD吗?

这些问题,医生会详细告诉家长的。除了药物外,医生还会有一条重要的医嘱,在孩子接受药物治疗后,家庭教育方式要改变和配合。很多家长因为心情复杂,对这条医嘱就容易忽视。我们当初在苹果确诊后,也没有对家庭教育模式配合进行深入思考。在经历了苹果成长的过程后,我们深感家庭教育模式改变的作用不亚于药物治疗,这两种配合是双剑合璧,单一模式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在苹果治疗初期,是走了一些些弯路的。

首先,我们排斥药物,尤其不能接受专注达药瓶上的精神类药物的说明。这时我们开始不自觉扮演了医生或者医疗研究者的角色,那时网络还不发达,我们到各大城市书店,图书馆去寻找资料,想弄清ADHD原理,找医生朋友为我们提供相关书籍文献。现在网络发达,家长们都非常容易看到国内外的有关ADHD医学普及知识。我们是看的越多越焦虑,觉得孩子这个ADHD太复杂,太不好治了。

我们进入第二个误区就是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不甘心,希望寻求其他途径,中药对于我们来说,接受程度要高于西药,总觉得对孩子伤害要小一点,我们找医生希望西药换中药,苹果开始喝医生开的中药,一段时间看效果甚微不得放弃,又回到西药。但我们对西药还是有顾虑,因为明显看到苹果胃口差,睡眠有影响,那时她身体还很瘦。所以在接受西药同时,我们还是不断尝试其他各种物理疗法,营养疗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家里买了一堆五花八门的器械,最夸张的是买了个庞大倒立器,让苹果每天增加头部血液营养,每次训练苹果吓的哇哇尖叫,最后这个倒立器变成了苹果妈妈晒被子的工具。

我们在探究什么是ADHD?孩子为什么ADHD?药物和非药物治疗ADHD等方面充满兴趣,为了孩子,一旦看到ADHD就两眼放光,不肯放过任何一点信息。然而,我们忽视了医生重要的一条医嘱,改变家庭教育模式,利用药物的有效性,培养孩子矫正行为习惯。

苹果的ADHD和情绪问题是家族性遗传因素决定的,她是ADHD还潜在情绪焦虑基因,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孩子为什么会ADHD,即便自己是医生,孩子ADHD也会和普通家长一样困惑,家长会好几个读者都是一流医院的医疗专家。

我们在接触了众多ADHD案例后,越发觉得家庭教育模式是除药物外最值得研究反思的,虽然大家的孩子都确诊了ADHD,但通过家长们对各自孩子的描述,有很多共同的行为特征,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点,这其中原因就涉及到孩子不同性格和不同家庭教育模式。

苹果现在成年后,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尤其是表现在社交上。这与苹果从小不被欣赏,很少得到赞美有关系,小时候她还会大吵大闹表达自己的不满,成年后,她不会再出现那样简单幼稚的举动,却慢慢封闭了自己,非常小心翼翼面对外界,害怕出错。

ADHD孩子小时候在学校很难得到表扬和鼓励,那么家长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严厉,冷淡,气愤这些负面情绪会造成孩子心理困惑:我也许就是很差吧,妈妈总是批评我,可能我就是很笨,很难学会这个,我即使努力可能也没用。长期的负面心理暗示,孩子真的就学不好,做不好了。

苹果从初中开始使用专注达,课堂注意力有提高,但无法解决她的心理问题,学习上的焦虑才是她最大的敌人,这种焦虑根源在于缺乏自信,考试失败一次就被打趴下了,情绪崩溃,高中三年,耽误她学习的不是注意力,是情绪,每天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心理安抚,调整情绪去学习,这样的状况不是单纯靠专注达解决的,一个孩子只有内心自信,才会有原动力去学习,这无关乎智商和学习的起点,只要孩子有干劲去学,最大努力去做了就不遗憾,很多读者觉得苹果有点遗憾,原本可以上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结果并不是输在智商上,输在心理上。

苹果自身存在这样的客观的情况,一路走来很艰难,我不遗憾。我们不该觉得生了她是负担和遗憾,只要她不对我们这个原生家庭有怨,以后快乐生活就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接触过很多成人ADHD,不敢说怨恨父母,起码是没好感,有个在国外读大学的男生说,我知道父母对我望子成龙,也花了不少钱给我读书,但我现在国外放假都不想回国看见他们,小时候被训斥,挨打,被讽刺一幕幕会不自觉让我回忆起伤心痛苦的过去,也许你会说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父母,其实我也挺同情他们,可怜他们,但就是爱不起来,听到这个小伙子这句话,让我一下想起前几天在一个群里,一位妈妈的话,知道他是我儿子,想喜欢他却就是喜欢不起来。这两个案例联系起来,我觉得好扎心,相爱相杀。

面对孩子ADHD,接纳这个事实,降低目标要求,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个小目标,耐心鼓励完成,努力寻找放大孩子的优点,真诚赞美孩子迈出的每一步,外面的大环境我们无力改变,但每个家庭建立一个适合ADHD孩子成长的小环境还是可以努力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