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太保头子海因里希·缪勒(一)履历资料
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烟雨,我的写作题材是二战德国人物、军衔、服装等内容,介绍历史,揭露法西斯罪恶。更多史料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在“文章”里查看。
1900年4月28日,德国慕尼黑乡村警察海因里希家里,一名婴儿呱呱坠地,老海因里希难掩喜悦之情,他给这个儿子取名叫海因里希·缪勒,只是他绝对想不到,出生于最普通家庭的这个儿子,几十年后将成为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不仅如此,这个儿子的最终结局居然会成为搅动史学界和各大国情报界的一个难解之谜。
海因里希·缪勒在少年时期貌似有点辜负他爹对他的殷切希望,他好像也没什么远大志向,中学毕业后便辍学去参加了一个汽车俱乐部,在这里他完成了飞机机械师的技能培训。没有得到想要的,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这话很有道理,至少在缪勒身上提现出来了,在一战后期,他就是凭着对飞机的熟悉成为了一名炮兵侦察机飞行员,并获得了二级、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二级巴伐利亚功勋勋章,谁能料到,一个小学徒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能华丽转身,获得如此殊荣。
一战结束后,缪勒子承父业,进入巴伐利亚警察局成为一名警察,这一个时期是战后德国异常混乱而动荡的时期,各种自由军团、各种主义层出不穷,巴伐利亚布尔什维克曾举行起义,成立“苏维埃共和国”,缪勒没有参加自由军团,作为警察他只是按上级命令对各种势力进行镇压,但他亲眼看见“苏维埃共和国”在慕尼黑街头公开处决反对派人士之后,他就对布尔什维克产生了深刻的仇恨,这种仇恨一直伴随他终身。
缪勒是一个恪守纪律和职责的人,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责任心很强”的人,他时刻按军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把自己的任务当做军事命令执行,他几乎从没有休过假,他狂热投入工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信仰,都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谁敢与国家作对,他就毫不留情的收拾谁。
正因为缪勒的这种勤奋和努力,他很快就成为慕尼黑警察局政治部门的负责人,又因为他的这个位置,他结识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其中也包括纳粹的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但这并不意味他就支持纳粹,相反,他经常对不守规矩的纳粹分子动用武力。说起来也奇怪,还正是因为缪勒的这种“专业的敬业精神”,让曾经的对手海德里希十分赏识,所以当纳粹取得政权之后,海德里希不仅留用了缪勒,还把他提拔到党卫队的重要部门担任重要的职务。
1933年11月,缪勒被提升为刑警督察,党卫队保安处处长、慕尼黑政治警察总监海德里希对原警察局里的专业人员非常重视,他将缪勒、胡贝尔和梅辛格招募进了党卫队的盖世太保内,这三个老搭档被称为“巴伐利亚旅”,至1936年,缪勒成为盖世太保的负责人。
关于海德里希对缪勒的重用,党卫队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纳粹内部的一份文件记载了某个官员对缪勒的评价:简直无法理解,这个可憎的、曾经疯狂镇压我们同志的人,怎么能够当上盖世太保的头目,特别是它还曾经称呼元首为“失业的油漆工”和“奥地利逃兵”。
纳粹上巴伐利亚大区副领袖在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对缪勒的评语是:海因里希·缪勒不是党员,他从未在党内或附属组织中工作过,也没有为(纳粹)夺取政权做出过任何贡献,在夺取政权之前,他在慕尼黑警察局的职责是处理左翼(指纳粹)运动,我们曾与他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有时甚至超越了法律的范畴。缪勒也会用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右翼的活动,就缪勒的政治立场而言,他绝不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者,他是一个拥有巨大野心且无情的人,他把所有的荣誉都揽到自己身上,他只会谋求自己的私利,因此,慕尼黑上巴伐利亚大区领导层不建议提拔缪勒。
但海德里希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看中的是缪勒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对付纳粹的敌人,缪勒这样的人正是他所需要的。1937年,缪勒被晋升为党卫队旗队长,他是一个天才的管理者,在全盘管理盖世太保后,他曾经很长时间沉浸在文山会海中,他很巧妙的将盖世太保内部关于酷刑审讯、秘密处决的秘密报告修改美化成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式公文,尽管缪勒做了大量的文案工作,但他依然很讨厌这种文字游戏,他曾私下里对舒伦堡说:“知识分子都应该被扔进煤矿里炸死。”
《希姆莱传》的作者彼得·朗格里奇这样描述缪勒: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层官员,没有太多的想象力和意识形态立场,他对他的职业和责任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狂热态度。他个子不高,眼神锐利,冷酷无情,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和工作狂。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也说过,缪勒非常敬业,他可以不论白天夜晚或节假日,只要有公务,任何时候都可以联系到缪勒。
1938年,缪勒被任命为奥地利安全警察的总监,他的老朋友胡贝尔继续与他搭档,担任维也纳盖世太保头子。这年的11月缪勒参与了一件很大的历史事件-水晶之夜,这一天,德国各地的纳粹分子对犹太人大打出手,许多犹太人的商店被砸,玻璃破碎一地,在灯光照射下犹如水晶闪闪发光,故称为“水晶之夜”。盖世太保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幕后黑手的角色,当晚约90多名犹太人被杀、200多间犹太教堂、7000多家商店被捣毁,缪勒指挥秘密警察参与打砸,事后又大肆逮捕了3万名犹太人关进集中营,水晶之夜标志着纳粹政权对犹太人大规模迫害与屠杀的开始。1939年,在海德里希的授意下,缪勒组建了一个犹太人事务部,他把这个部门交给了阿道夫·艾希曼负责。
缪勒策划参与了纳粹入侵波兰之前的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他亲自前往集中营挑选了十几名囚犯,哄骗他们说马上就释放这些囚犯,然后给这些人注射毒药,换上波兰军服,将他们全部射杀在格莱维茨电台外面,然后纳粹德国贼喊捉贼的宣称这些人是波兰军人,他们越境袭击了德国电台、发表反德宣传,为了报复,德国将发动对波兰的战争,这件事也可以算做二战的导火索。
1939年9月,原党卫队保安处、秘密警察、安全警察、刑事警察等部门在海德里希整合下成立了帝国保安总局,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成为该局第四处,缪勒担任处长,为了与其他的缪勒相区分,人们都习惯的称他为“盖世太保缪勒”。
波兰战役结束后,缪勒晋升为党卫队区队长(准将),两年后又晋升为党卫队旅队长(少将),在整个二战时期,盖世太保不仅遍布德国,监视着德国人的一举一动,在所有德国占领区,盖世太保同样是无孔不入,对被占领区的抵抗运动、犹太人事务和情报收集都是他们的职责范围。缪勒的盖世太保与舒伦堡的海外情报处业务范围产生了重叠交叉,但强势的缪勒不管这一套,对苏联情报网“红色乐队”的渗透与破获是盖世太保的一次杰作,他甚至“策反”了红色乐队的主要成员,利用他们向苏联发送假情报,这个计划就是盖世太保的“大赌博”计划。(详细介绍请看我以前的文章)
缪勒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灭绝行动中的重要人物,早在二战前期,他就参与到特别行动队的屠杀行动中,当然他不是直接杀人,而是制定驱赶犹太人的计划,对特别行动队提供保密措施和监控等。执行和管理纳粹的“种族纯洁”计划也是盖世太保的职权,在德国占领区特别是波兰,德国妇女与外族通婚,必须经过盖世太保的评估,通过“德国化”的审查才能结婚,如果未经审查私自怀孕、且男方不符合日耳曼化的标准,那么等待他的就是盖世太保的子弹。
1942年1月20日,缪勒参加了万湖会议,会议通过了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会后,海德里希召集缪勒和艾希曼详细制定具体屠杀措施,采用毒气车、立即修建大型灭绝营等措施很快得到落实,事后缪勒曾派艾希曼前往灭绝营调查屠杀计划的执行情况,艾希曼回来后对缪勒的回答是:那里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地狱。尽管艾希曼主管驱赶犹太人出境的计划,但据他后来交代,只有缪勒才有权利决定转运犹太人的数量:缪勒每次都用他的棕色铅笔在报告的顶部写出驱赶犹太人的数量。
电影《阴谋》中海德里希、缪勒、艾希曼。
1942年5月海德里希被刺杀,缪勒紧急赶到布拉格,负责“类人猿行动”的侦破工作,他通过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的方式成功的打开了缺口,获得了捷克抵抗组织的线索,最终在一个教堂里将抵抗组织成员包围,游击队员们或战死或自杀全部牺牲。缪勒失去了在保安总局的靠山,但海德里希的继任者卡尔藤布隆纳依然不得不倚重缪勒,“缪勒在处理犹太人事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缪勒与舒伦堡似乎对这位新任的局长并不太服气,经常明里暗里的搞一些小动作,卡尔藤布隆纳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谁叫你业务能力还不如这两个老资格的下属呢。
1942年底,为了解决日益短缺的劳工问题,缪勒建议希姆莱将不属于集中营系统管理的其他监狱中关押的犯人转移到马吉达尼克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总共转移了大约四万人,这些人后来大部分被杀害。1943年缪勒曾前往意大利,负责处理意大利犹太人问题,尽管墨索里尼大力支持,但意大利军方并不配合,相反还处处掣肘,缪勒只得灰溜溜的回到德国。
缪勒与希姆莱在处理军事情报局局长卡纳里斯上将的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卡纳里斯支持反希特勒阵营、私通英国人的证据,当他把所有证据提交给希姆莱时,希姆莱却否决了他的报告,对如此重要的人物,希姆莱自然不会轻举妄动。缪勒对希姆莱感到非常失望且愤怒,他暗地里转身投靠了希姆莱的对手、纳粹总理马丁·鲍曼,有了鲍曼的支持,缪勒得以继续稳固自己在盖世太保的位置,不论他如何阳奉阴违搞小动作,卡尔藤布隆纳始终拿他没办法。
当然缪勒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他经过调查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波尔有一半的犹太血统,于是命令盖世太保驻丹麦的头子米尔德纳逮捕波尔。一名当盖世太保线人的丹麦妇女获知情况后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波尔,波尔悄悄的逃亡到了中立国瑞典,缪勒的计划落空,有趣的是,在战后对米尔德纳的审判中,米尔德纳大言不惭的为自己脸上贴金,他吹嘘是自己违反缪勒的命令,偷偷的放过了波尔。
1944年,缪勒下达了一个被称为“暗盒指令”的指令,该指令规定,苏联战俘中曾经向党卫队提供消息、指认苏军政委的人,也必须全部处决,理由是这些告密者都了解德军杀害苏军政委的秘密,所以要斩尽杀绝,这道命令让缪勒成为纳粹统治时期“欧洲最令人恐惧的人”。
7.20事件后,盖世太保缪勒负责逮捕和审讯所有涉嫌参与刺杀希特勒的人,约5000人被捕,盖世太保处决了200多人,这次缪勒终于如愿以偿把卡纳里斯送上了绞架,他宣称:“我们不会再犯1918年那样的错误,绝不能再让德国的敌人继续活着。”即便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缪勒依然对德国充满信心,他认为阿登反击战会成为扭转战局的转折点,德军将重新夺回巴黎。
电影《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缪勒剧照。
虽然战局并没有按照缪勒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但“事业狂”缪勒一直坚持在柏林的岗位上,至少在这一点上表现上他比希姆莱更强。他还参与过对费格莱茵的审讯,有可能是由蒙克等人组成的“最高法庭”对又哭又闹的费格莱茵审判不下去,只好把这位党卫军总联络官交给希特勒的警卫司令拉滕胡贝尔,然后拉滕胡贝尔又把费格莱茵转给了缪勒,让这名专业审讯者来收拾费格莱茵,最后费格莱茵被枪毙。
希特勒的秘书荣格夫人曾回忆,在柏林陷落前最后十几天,他经常会看见缪勒出现在地堡里与希特勒交谈,似乎他已经取代了卡尔藤布隆纳的保安总局局长一样,荣格夫人与接线员罗切斯·米施都证实,在4月30日希特勒自杀那天,缪勒还留在地堡里,米施亲自接待了身穿军装的缪勒,5月1日,希特勒的飞行员汉斯·鲍尔还见到过缪勒,缪勒对他说:“我完全知道俄国人会怎么对付我们,我可不想当俄国人的俘虏,”至此以后,缪勒就永远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