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六尺巷”的故事中,张家与吴家原来小巷的地哪里去了吗﹖
“六尺巷”的故事中,张家人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人让出三尺房基地,但“六尺巷”现在只有六尺宽,那张家与吴家原来小巷的地哪里去了﹖这个大家当时可能被张尚书谦和礼让的品德所折服,没有去想这里原有的小巷子,但只要一经反应过来,就会来问这个小巷子去哪里啦﹖是被和谐了﹖又或是被飞走了﹖
“六尺巷”的故事,是一个谦和礼让的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准备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张家人一气之下,就写封加急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谦让邻里,他在给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这个“六尺巷”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就已听说,被张尚书谦和礼让的品德深深拆服,我们现代人正缺乏这种品德,我一直盼望什么地方现在也发生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们现代人的品德也升华一下!可最近看到了一则“三米堂”的故事,让我心里产生了怀疑,这个故事到底是说张家人和吴家人﹖还是只说张家人﹖
我看了以上“六尺巷”的说明,这张家与吴家中间原来就有一条小巷,小巷是过人的,至少有三尺宽,不然怎么过﹖张家的人看到张英来的家书,又让出了三尺,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这个“六尺巷”的地根本就让吴家无关﹖后来说吴家的人深受感动,也又让出了三尺房基地,那么吴家这三尺到哪里去了﹖
我又查了“六尺巷”的百科:“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我这个人喜欢刨根问底,张家人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人让出三尺房基地,那张家与吴家原来小巷的地哪里去了﹖是这个故事表述错了﹖还是年代久远﹖又或是大家听故事时以讹传讹、不加思考﹖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张家让出的三尺空地加上原小巷的路面就有六尺,那“六尺巷”完全是与吴家无关了﹖
也许是我理解上有误,这个“六尺巷”原本就与吴家没关系,只不过吴家的出现,是为了陪衬出张家人的品德更加谦和礼让!我现在想,假如吴家人看到张家人让出了三尺空地,正好是一个小巷的位置,那么吴家人占了原来的小巷子盖房子,正是目的;而张尚书也说了: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也无话可说!
这就与现代的“三米堂”有异曲同工之处,荣荣家利用勤勤家盖房子时把所有的界线弄没了,说这地方是我的,你也没证据证明是你的,勤勤家只好吃一个哑巴亏,这是荣荣家玩弄心术得到的,所以被大家所不齿!
而勤勤家第二次盖房时移了一米五与张家移的三尺是一样的,荣荣家后来移的一米五也与吴家是一样的,只是荣荣家后来移的一米五原本就是勤勤家的地!这么说来,勤勤家的谦和礼让比起张尚书家来是不是更好!所以,勤勤家后来发家发得发得那么快,而荣荣家后来的败落,也更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得到报应!
大度做人,克己处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向了城市,对于农村你家的、我家的、他家的那些边边界界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只有住在家的那些老人才能分得清,所以无论是“六尺巷”的故事,还是“三米堂”的故事,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留下的只是那些美好记忆、那些高尚品德!
书于湘南水乡古镇衡阳大浦
2020.7.25.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