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教员虽一字之差,但意味却大不相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不仅仅传播知识,还有更为重要的传道和解惑。而且退之先生把传道即育人放在第一位。“道”是一个宽泛的内容,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道,封建时期的“道”,当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包括为人之道、行事之道等。新时期的“道”,指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类伦理的行为准则和公德。传道的方式有言传和身教,身教往往重于言传,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嘛。老师是学生的标杆,是学生的楷模。所谓解惑,就是能够解除学生的思想困惑,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心理的咨询师,是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指导者、帮扶者。我想,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缘故。一位好教师,往往是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一项培养社会栋梁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事业,他总是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把知识传播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紧密结合。而教员则只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简单的职业,往往只管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这类人不仅仅存在于学校的非教学人员之中,在执掌教鞭的教师中也有不少。这也是学校为什么反复倡导,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道理。但愿,我们的教育者不要自甘为“员”,不要成为学生眼中的“员”,要承担得起“师”的责任,扛得起“师”的使命。时间,是一种量度。借着它,可以确定事件发生之先后,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三维形成的一种范围的表示。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于幸福快乐时光,它不会闰一更;于不幸和烦闷时光,它也不会快一刻。空间,对于任何人也是客观的,某两地的距离不会因人而变化,范围的远近也不会因事而改变。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说,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要。于老年人来说,更要让自己的闲暇时间充实,让自己的物理空间变大,过一种计划的晚年生活,而不应该是无所用心地度日。要让时间充实,就必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好是一个人能够独享快乐时光,诸如读书、创作、作画、拉琴、垂钓等。当然,也可以和一群朋友在一起交流、跳舞、唱歌、下棋、打牌等。我以为,对老年人来说,活动没有高雅低俗之分,兴趣才是最好的标志。譬如读书,退休后,我们已没有了专业,不必再读那些专业书籍,也不必抱着名利而读书,可以广泛涉猎那些能够丰富我们精神领域和益于老年养生的书籍。说到空间,我们可以乘着“跑得动”的这段光景,把活动空间放大,不拘泥于在职时的三五个知己和上十个朋友。其实,活动空间的放大,也是一种有效地学习,不是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说法吗?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游历一遍,更可以到国外去观光游览,补上年轻时忙于工作无暇饱览世界风光的一课。总之,老年朋友要有对闲暇时间的周密安排和计划,让闲暇时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从而不致亵渎这段宝贵的晚年光阴。务虚和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多在务实之前,务虚为务实服务;务实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强调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措施和结果;务虚强调理论,务实强调实践;务虚靠近理想,务实接近现实。因此,务虚有其必要性。譬如开展某大型活动,则需要先务虚,进行宣传鼓动,对活动意义、活动方案、具体步骤和活动结果进行宣讲,以提高大家对活动开展的认同感,统一思想,进而统一行动步伐。但我们也不可夸大务虚的作用,毕竟务实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理想的结果来自务实而不是来自憧憬,美好的结局来自实践而不是来自说教。即社会既需要理论家,更需要实践家,一个人既需要仰望天空,更需要脚踏实地。而当今社会,常常夸大务虚的作用,诸如某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都是某某领导亲自领导和关怀或者具体指导的结果等等。打个不恰切的比喻,务虚好比恋爱,务实好比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祝英台与梁山泊的爱情,之所以千古传颂,主要因为他们虽爱得热烈却终未成眷属。一旦成为眷属,理想的爱情终将会被“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的琐碎渐次磨损。因为情的美丽在于浪漫,家的安稳在于琐屑。说不定在他们那海誓山盟的天长地久中也有可能得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吧。但愿我们在重视务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务实,毕竟任何的务虚只有通过务实才能落地,还因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往期回顾:文学原创·《说信仰》作者 李祥富
作者简介:
李祥富 ,湖北潜江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教师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课程教育研究》《湖北教育》等教育报刊发表研究文章40余篇,在《散文百家》《青年文学》《青春岁月》《唐山文学》《读书文摘》《参花》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余篇。偶有诗词在《湖北诗词》《昆仑诗词》《诗词月刊》《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出版教育专著《与教育同行》《走在教研的边沿》《我的八年民办教育路》和散文随笔集《琐碎日子》。主编出版《浅草青青》《生活中的物理》《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等6部教学参考用书。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