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道德经》No.32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是不可被定义,被概念化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没法被科学化的,它是非对象的。道自古以来都存在着,是质朴的。虽然道质朴,隐微而不可见,但是呢,道不会臣服任何人,任何术的。
这就是“道”的一些列属性,“恒常性”、“无名”、“朴”、“小”、“天下莫能臣”。所以得道之人,往往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就是一种感通。
道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比日用不知更进一层的就是“意会”,就是“感通”,这是一种仁性,“仁能感通”。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种感通,也是在一种“无思、无为”的自然状态下显现而出。所以道是“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侯王守道,万物将按照它自己的方式,自然运化。侯王守道,就是清楚自己的界限,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不越界,不代劳,不多为。
侯王也只是“守道”,并不能支配道,在“道”面前,侯王和众生是平等的。这很不同于世间法,只管百姓,王超越于世间法。
所以古之圣贤,敬畏天命,承天命,没有谁自认为能把持天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也只能是在五十“知天命”。这个知天命,也是来之不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
生命之上达,也是经历“无思,无为”,而自然向上一越。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这是孔子对后学的告诫。
所以我们再看宋代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意比天,缺少了孔子那样的敬畏。且对于道,有一种操之在手的自大感,可以说是有些不合道的。我们没有张载的心量,不理解张载的心量,切不可轻言。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所以天地自有心,不需要再去立一个心。天地自有道,不需要人为地立一个道。而是人去感悟天地之心,感悟天地之道,顺应天地之道。这就是仁德。守天地之道,就是仁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知止,知道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故能无为而无不为。顺应天下,天下归之,这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