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微石症

肺泡微石症(PAM)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疾病,其特征是球形磷酸钙微石在肺泡内广泛沉积及继发性间质纤维化改变为特征,钙磷代谢大部分正常。

流行病学

1686年意大利人Malpighi首先对PAM进行了简要的大体描述,1918年首次被挪威人Harbitz系统描述,直到1933年才由匈牙利病理学家Puhr对此病加以命名。

PA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无性别差异,约1/3呈家族性发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也有少数散发。PAM病因至今未明, 文献报道可能与SLC34A2基因变异和代谢紊乱有关。发病机制为: (1) SLC34A2基因主要与磷酸钠协同转运蛋白的编码有关, 参与肺泡组织内磷酸盐代谢, 如发生变异, 使得钙盐、磷酸盐无法代谢而沉积在肺泡内; (2) 某种因素长期刺激或者慢性感染使得肺组织渗出物不断形成, 如果吸收不完全会形成钙化。

临床表现

PAM起病隐匿, 病情进展缓慢, 早期可能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有时会见慢性咳嗽及活动后的气短, 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进展, 微结石在肺泡内累及的范围不断扩大, 肺通气功能不断降低, 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发绀及杵状指等症状;晚期可因肺泡组织严重破坏且间质纤维化, 临床上出现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肺功能测定示肺顺应性减低、肺通气功能重度减退、通气与血流比率失衡及弥散功能减低等。

影像表现

(1)早期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微小结节, 未见融合征象, 密度较高, 肺外缘及肺底部分布相对密集  。(2) 中期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密集粟粒样微小结节, 轮廓不清, 部分融合, 两肺中下肺野密度增高, 形成“暴风沙”状改变  。(3) 晚期胸部X线表现为肺内高密度微结节, 结节密集重叠, 无法分辨轮廓, 纵隔、膈肌被遮盖, 形成“白肺”状改变 。

(1)早期CT表现为肺实质内弥漫性分布微结节影, 以中下肺野的外周最为密集, 病变呈弥漫性斑点状、颗粒状密度影, 类似“暴风沙样”改变  , 纵隔窗见微结节影最密集区常呈沿胸膜的斑点状或线条状钙化, 形成“白描征”  , 其中1例在纵隔、胸壁与肺缘之间见狭长透亮带, 即“黑胸膜线”征  。(2) 中期CT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微结节部分融合呈片, 两肺野透亮度降低, 并伴有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 在背侧胸膜下, 小结节状及斑片状钙化融合呈火焰状影, 即“火焰征” 。(3) 晚期CT检查表现为两肺下叶后基底段钙化融合成片 , 其内走行支气管衬托形成支气管充气像, 肺组织、纵隔及肋骨完全被钙化掩盖, 纵隔窗示肺野与纵隔密度对比呈“镜像”改变 。

1A:早期两肺见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1B:中期见肺部呈“暴风沙样”改变;1C:晚期见“白肺”样改变。

2A:早期见“暴风沙样”改变;2B:纵隔窗见微结节影最密集区常呈沿胸膜的斑点状或线条状钙化, 形成“白描征”;2C:纵隔、胸壁与肺缘之间见狭长透亮带, 即“黑胸膜线”征;2D:两肺弥漫分布微结节部分融合呈片;2E:背侧胸膜下, 小结节状及斑片状钙化融合呈火焰状影, 即“火焰征”;2F:两肺下叶后基底段钙化融合成片;2G:肺组织、纵隔及肋骨完全被钙化掩盖, 纵隔窗示肺野与纵隔密度对比呈“镜像”改变 (图2G) 。

小结

虽然典型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检查可作出PAM的诊断, 但是诊断PAM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检查。PAM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肺泡内沉着钙颗粒, 微结石呈同心圆状分层结构, 类似于洋葱头样, 还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临床诊断时应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栗粒型肺结核、矽肺等疾病相鉴别。

PAM诊断要点: (1) 有明显的家族史, 临床症状不明显, 既往无粉尘接触史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 也无明显的钙磷代谢紊乱; (2) 可表现典型的影像学征象, 如“沙尘暴样”“白肺”“白描征”等; (3) 典型的影像学征象与轻微的临床症状不符, 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肺泡微石症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 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肺移植是PAM晚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但效果有待于评定, 有关肺泡微石症患者肺移植预后的报道也较少,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肺泡微石症影像学表现邓国辉 姜永杭州市中医院浙江实用医学[2]TachibanaT,HagiwaraK,JohkohT.Pulmonaryalveolarmicrolithiasis:reviewandmanagement.Curr Opin Pulm Med, 2009, 15

[3]Corut A, Senyigit A, Ugur SA, et al.Mutations in SLC34A2cause 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 and are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Am J Hum Genet, 2006, 79 (4) :65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