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如何写一份客户满意的8D报告?丨附8D汇报模板
客户很不喜欢我们写'操作失误、人员培训、质量意识提升’等整改措施,可是又能怎么写呢?总不可能什么都写上防错吧?”
不仅是你的客户不喜欢这样的8D报告,作为质量负责人,我也不喜欢整改措施动不动就写“操作工质量意识不强,加强培训”,“处罚当事人300块”等等。我在企业做质量负责人的时候,无论是我的供应商还是内部生产工程出了类似的问题,如果我SQE或过程质量工程师把这样的改进报告交给我,必然会得到我的一顿狠批。
因为把质量问题的责任推卸给操作工,要么是不负责任的应付,要么就是不懂质量管理。质量问题无不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查找原因。
1、先说说外观缺陷
一般说来,外观缺陷都是需要百分之百目测检验的,确实容易造成漏检的情况。但是还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查找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的。
——外观检验标准是否具体、是否清晰、是否和顾客达成了一致。
——外观标准是否已经清晰、明确地培训传达到员工。
——岗位工作策划是否合理。例如有外观检验要求的工位的光源的光照度是否合适?外观检验工作台的高度是否合适工件翻动和作业观察?员工外观检验的观察作业的次序是否有策划并固化下来了?也就是说,员工检验零件外观时,眼睛要看到哪几个面哪几个点,工件翻转次序和眼睛的行走路径是否是固定的?外观检验和生产操作是否能够在限定的节拍内完成?
——常出现的外观缺陷是否张贴了质量警示卡,提醒员工特别注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否在源头上查找原因,致力于减少和杜绝外观缺陷?例如针对磕碰伤问题,流水线上的产品运输辊道是否会磕碰零件?产品和产品之间是否会发生磕碰?物流周转工装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工件堆叠?员工操作过程、工件摆放过程是否存在磕碰风险?
2、贴错标签
标签贴错在很多主机厂客户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有些客户那里如果发生标签贴错两次就可能直接导致受控发运。标签贴错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虑改进。
——现场打印,随用随打印,禁止事先打印标签。如果企业有多条生产线就应该在每条线边的下线包装工位设置独立的标签打印机。
——如果客户没有独立打印机的明确要求,而且企业一时还不能做到独立标签打印机,也可以采用换型防错的方法来保证标签正确。
3、数量短缺问题
笔者不赞同增加人员互检,因为效率很低。那么除了采用计数器之外,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改进:
——如果是规则的产品,应该整齐摆放。一个包装盒或者一个料箱固定几排几列几层,这样点检数量就转换成了对排列形状的外观检查,数量确认就变得很直观。
——如果同时在防护磕碰、挤压方面有要求,那就考虑定制成型吸塑盒、或带有分隔板的料盒来摆放产品,一个萝卜一个坑。坑没填满,缺件了,就是数量不够。
——称重法。但是在零件数量很多,每个件的重量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就可能导致称重判定数量时的不准确。这时可以考虑在大包装内设置若干的小包装,而小包装的数量设置要考虑到总重量的波动范围的西格玛小于一个零件重量的六分之一。
4、漏加工
除了设置连续的生产线,设置过程防错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改进:
——增加自检和互检,在每道序放行之前,操作者检验自行检验本道序加工的内容是否完成,检验后放行或者再放入料架料盒。下道序在加工前检验上道序的加工或装配内容是否完成。
——定置管理,定位存放。如果是单机作业,每个单机工位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一定要分开摆放,定置摆放。
——悬挂工序随行卡。针对单机作业的生产线,料架或料车要悬挂随行卡,在随行卡上标明工序状态。
5、发错料
最常见的错误是一个大包装多数正确的产品里面混进来一两只不同型号的产品。一般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把这些方面改掉了,也就基本杜绝了混料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最基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好换型防错。在生产工位、在生产线边存在不同型号的产成品、在制品同时存在的现象。
——或者在包装区、检验区,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存在,散放、混放。所以定置管理、5S,还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简单的干净整齐的而已。
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被供应商常常使用的原因,就是“调试件被混在了合格件里报交”。这也是被我和很多主机厂的SQE们所深恶痛绝的一个说法。我们常常会追问,你怎么确定那个件就是调试件的?零件上有追溯号吗?调试件的检验记录和追溯号相对应吗?即使真的是调试件被混入合格品的话,企业也需要在不合格品定置摆放和标识、调试品定置摆放和标识、开机前检查确认、首件确认,等几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加以原因分析和改进。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认为操作失误。
8D起源于福特公司处理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凡是福特公司的供应商遇到问题必须强制用这种方法。
后来这方法好,其他的非福特公司的供应商也引进这方法处理问题。就这样家喻户晓,各行业通吃。而且不仅仅解决工作问题,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也很有效。在这里仅分享下8D在处理质量问题上的应用。
D 0、现象及应急反应活动
根据现象评估8D过程是否需要。如果有必要,采取紧急反应行动(ERA)来保护顾客,并开始8D过程。8D过程区别了症状和问题。适用标准的大部分是症状。没有症状,不会知道有问题。
症状是一个显示存在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可测量的事件或结果。这个事件的后果必须被一个或多个顾客经历;
问题是指同期望有偏差或任何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有害的后果;
症状是问题的显示。
当收到投诉信息时,质量部门应尽量在客户投诉报告上确认以下信息以便展开调查:
产品编号及品名 客户名称,联系人及地址 缺陷描述,不合格品数量 追溯信息,如LOT NO,发货单编号等 索赔应尽量取得车型等信息
跨部门小组及联系方式 确认已得到的信息 调查问题所必需的其他信息 应急措施的进展 应急措施及纠正措施的预期完成时间 任何其它的客户要求,如,了解问题进展和期望的交货 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回复均应记录。
建立一个由具备过程/成品知识的人员组成小组 确定时间,职责和所需学科的技术 确定小组负责人
“什么问题”是缺陷 “什么出了问题”是对象
确认不良样件生产日期。 确认外观基本情况,拍照留下证据。 按正常生产流程确认不良样件是否能再现记录下确认数据,拍照或视频留下证据。 根据生产日期查找当时FTT情况,确认当时是否有同样或类似不良。 根据生产日期确认人机料法环等有无变化点。 不再现时(NTF)按不再现操作流程进行。
处理问题的症状 在执行前验证有效性 在执行过程中监控 形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