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23
1971年2月,大队正式把我调到张河学校当民办教师。
可能是因为以前当电工的时候,有教师请假,我曾代他们给学生们上过几次课,校长比较满意的原因吧。现在上学的孩子多了,县里又规定“初中不出大队”,每个村都办初中,所以对民办教师有了新的需求。
这个工作我很乐意去做,因为教书毕竟用到的知识要多一些。我甚至向孟书记表态,如无人接替我当电工我可以兼做,我仍住在大队部里,星期天不上课时就维修电路、代发信件和报纸。
孟书记很高兴地答应了,并指示我们生产队为我加记一些补助工分。于是我便开始了初中民办数学教师的新生活。
当时五七干校员工的子女也都在张河学校上学,干校派来了两名女教师。殷老师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乔老师教全校音乐。干校子女中的初中生全部成了我的学生。
我自己离开课堂已经将近五年了。五年来,失去继续学习机会的现状常使我无比痛惜,我明显感觉到青春时光在一点点的流逝。
也源于此,我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坐在我面前的这些孩子们也会失去他们宝贵的少年时光。
24
这批孩子的小学阶段基本上是在“文革”初期度过的,老师挨整学校停课的混乱刚在他们身边发生过,学校生活基本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还不甚了了。为了使他们尽量多学一些知识,我给他们定下了严格的学习纪律。因为很难想象,在一个乱哄哄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会有多大效果。我教的这个初一年级,男孩子来自干校和张河大队,女孩子基本上是干校的,因为那个年代的农村,农民们条件差,很少让女孩能读到初中。我每次上课前都认真地作了准备:讲哪些内容,举哪例子,练哪几道习题,语速怎么合适,布置多少作业,板书知何摆布,作业如何保证质量等等。最终,我以严格治学闻名全校,我决不允许学生中途随意离开课堂。过去有那种情况,孩子正在上课,家长来教室把孩子叫出去去干什么活,老师竟一般也同意这样做,而我一般是不答应的。我规定上课时学生要起立,师生互致问候后再开始上课。上课的第一道程序是由我先来讲评昨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我把学生作业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做得好的;第二类是一般情况;第三类是极不认真错误百出的。我先宣布第一类学生的名字,让他们自己上来领回作业,以示表彰之意;第二类作业交学习委员下发;第三类作业,我当众撕掉并令其重做。随后我把错误较集中的细节重新讲解一遍。这些程序最初要用去10分钟左右,后35分钟讲授新课。时间久了,数学课成了孩子们最爱上、纪律最好、情绪最为活跃的科目。对学习差的学生我一面强化辅导,放学后留下补课是主要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我主动家访,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我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情况,注意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影响所在。家长们见老师来家访,都很感动,甚至不少人连称“先生”,感谢不迭。若日近饭时,则非要留下老师予以款待。这使我觉得,虽然他们没有文化,但他们尊重老师尊重知识,我有责任让这些农民的孩子通过努力多学习些知识。即使以后他们长大了还当农民,有了文化搞些科学种田也会很有用处的。干校干部的子女一般都很聪明,老师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时间久了,他们对我依恋甚深。有时我有事外出,通知将数学课换成别的科目,但学生们事后会要求重新补回一堂数学课,缺了他们是不干的!期末考试时虽然我命题难度最大,但我们班的成绩仍名列全校第一,使校长张承佳对我备加称赞。1971年秋季开学不久,发生了林彪事件。此后,周恩来总理对国民经济开始进行全面整顿,努力恢复国家建设的正常秩序。从县里到公社,教育管理部门也敢于下力气去抓中小学教育了,一时间各大队的学校都是书声朗朗,秩序大变。公社组织一批教师到信阳师范附属小学观摩教学,我们看到这所学校敢为人先,已经恢复了少先队活动,老师上课时准备充分,难度增加,考试制度全面恢复。我受到启发,回来后找了一套“文革”前的初中数学课本,干脆用较大的习题量来训练学生。我把学生分为两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就多做些习题,学习吃力些的就只做基本题。因材施教,从传统教学原则上也是有根据的。1971年11月,县革委会教育领导小组(即原来的县教育局)派员到各公社学校视察教育情况,我们张河学校来了三个干部。他们听了我的一堂课后在校长办公室等着要见我。我赶去和他们见面,握手时老觉得打头的那位十分眼熟。仔细一想才忆起,他就是当年在县知青办我们和他缠磨了三天,最终答应我们来张河的那位康主任。提及旧事他也十分兴奋,他说他无意中给高店公社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他视察了好几个公社的十几所学校,数我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最为突出,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他当即对陪同他一同前来的那个高店公社管教育的干部说,抽农村学校放秋假的时间在公社办一期教师培训班,培训对像是全公社的民办数学老师,指名让我去当培训班的教师。十几天的民办教师培训旺上,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一些体会,并回答了他们的各种提问。通过提问,我才发现有些教初中数学的民办老师自己也刚刚上完初中。课程中有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他们自己都不会解,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教出学习好的学生?平时和我搭帮的教初中语文的民办教师姓高,家境不好,家里常有事需要处理,经常请假,我常常为他“补空”。就是把他的语文课换成数学课,事后我再还给他等量的语文课时。结果,换成数学课是学生们很高兴,到了换回来的时侯孩子们都噘着嘴。高老师见状,就和我商量干脆不要我还他时间了,上数学就上数学吧!但我想学生们缺很多语文课也不大应该,就试着替他上语文课。结果讲了几次,学生们竟十分上瘾,说我讲的鲁迅杂文和毛泽东诗词课他们都完全听懂了。他们说以后随便我上什么课他们都不提意见了。由此,我深深感受到农村孩子是多么渴望知识雨露的滋润啊!我和朱琰、干校来的教音乐的乔老师联手,给学校办了一个小型的文艺宣传队,主要是教唱一些歌曲,编排几个舞蹈,活跃教学生活,训练了一个多月,倒也很像模像样。看着孩子们上完课完成了作业,在操场上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倒还真是另有一番情趣!作者简介:李剑威,1954年生,郑州市人。1968年从郑州七中毕业后到罗山高店张河大队插队当知青4年。曾担任河南省冶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