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泌阳之行杂记(上)
2018年10月30日,蒙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国际联合中心邀请,我前往中国北方香菇栽培模式发源地、泌阳花菇技术原创地。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观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的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在中国菌业,不知道李玉院士的人,大概要说是孤陋寡闻了,同样,李玉院士会在泌阳建立工作站,不清楚原因的人,大概也就不是种香菇的了。
传统中国的中国香菇产地,都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不过也不能太南边了,在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岛是没有香菇的。但香菇又号称“冬菇”和“北菇”,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好的香菇都是出产在冬季干冷的季节里,而香菇实际上也不太耐热,对于广东来说,香菇的产地就是北方了。广东人眼里,除了福建和广西就都是北方。所谓“北菇”一说,实际上是指广东北部的南岭山脉。
野生香菇实际的分布比较广,但人工培植的早期,则是起源于浙江南部山区的“龙庆景”,即今天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一带。最古老的方法是砍花栽培,这是利用自然界的野生香菇孢子落入人工砍出的树木伤口,从而增加发生概率的一种方法。
既然香菇的分布甚广,为什么独独在龙庆景产生砍花方法呢?这是因为南方的香菇自然发生季节环境较为潮湿,容易萌发配合定植。在人工纯菌种技术出现之前,“龙庆景”的老香菇人的足迹,实际上是踏遍了整个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大部分密林山区的。所以,后来香菇的栽培发展,也是以山区气候为导向的,除“龙庆景”之外,福建武夷山区、湖北神农架山区,大巴山区、南岭、及秦岭的南部,这些气候湿润地区,都逐渐开始进行生产。
日本的香菇生产后发先至,领先中国很多,究其原因,除了日本人在香菇生产技术上的进步外,与其自然条件属于海洋性气候,温润不干燥,也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北方的局部山区虽然有香菇分布,但发生概率很小,自然生存状况严峻使得发育于南方湿润地区的技术也很难适应。因此,香菇生产技术的北移,需要重新认识香菇的特性。那么冬菇的概念,意味着只要通过人工培养菌丝体,出菇环境在北方并不是问题,因为干、冷、风,这三个优质香菇生产要素,北方反倒是自然天成了。
南菇北移,对于香菇来说,就是突破出菇期间的菌棒失水这个难题,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咱们这事后诸葛亮说起来容易,当初完成这一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同时还包括了完成市场认知定位等,昔日的那些探索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就不能展开说了,否则,波澜壮阔,又是一部纪实小说了。
本次泌阳之行,自然而然的见到了有泌阳花菇之父的张振喜老爷子,也亲耳了聆听了老人家介绍早期的泌阳香菇生产者们艰难探索、鼓勇奋进的历程。而我和张老爷子神交甚早,与老爷子的部分弟子也都交往颇多。今日中国北方香菇生产,几乎无处不有河南人的影子,而河南的香菇技术大军,泌阳人是首屈一指主力了。最为有名的一些技术人员,就包括张老爷子的几个弟子。而泌阳技术队伍今天依赖香菇技术立足他乡的,也是多不胜数,所以,我用“遍地英雄”来形容泌阳的香菇技术队伍,是恰如其分的一个描述。
活动人多,一下子不可能认识,咱也就把这些目前能够认得清的香菇英雄们给大家给带出来大家瞧瞧,让大家一睹部分泌阳香菇人的风采。
图上来!
泌阳花菇技术创始人张振喜先生
张先生弟子管中显先生
左为张老爷子弟子宋春岭,
右为李玉院士学生李晓博士,
李博士也是泌阳人
泌阳真菌研究所禹宗本先生(左)
和中天亿龙公司老板许国奇先生(右)
自左至右
泌阳县菌办主任张明星先生,
张振喜先生,笔者、
泌阳县菌办副主任曹恒柱先生。
泌阳的香菇引领北方香菇的风气之先,泌阳花菇独步一时,其间必然是跌宕起伏,所谓人才辈出,远不是这样一篇短文和几张照片所能展现。不过只是借此冰山一角,呈现泌阳香菇人风采一斑而已。
泌阳之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得一次起始,他日必将长相往来,并将有机会介绍更多的泌阳香菇英雄给大家。
文章有待后续,我的泌阳情缘也必将有更多后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