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的用工问题很多

现在食用菌生产的主流用工是40.50,甚至有3860部队的说法,意思是40-50岁的工人多,或者说是女性(3.8妇女节)和60岁左右的男性为主。

这个用工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对大部分操作工的要求并不高,其文化基础和智力基础基本上没有要求。但即便如此,工人作为生产环节的最最重要的成分,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考察,并不是刻意随随便便的。当然还有一个特点是劳动强度不是太高,好笑的是,现在一些年轻人居然干得吃不消,可见今日之教育是废人不倦!不光学校这样,家庭也一样,很多家庭爱孩子就是不要他干活。

用工的主要问题是责任心和勤奋度与季节性机动性的矛盾。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山西某生产香菇的合作社,聘有两个来源的采菇工人,本地工人和河南工人,显然本地工人的工效不如河南工人。但河南工人的责任心普遍不太好,因为计件,光挑大的菇采,最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把小菇弄成次菇。而本地工人的问题是不确定性,虽然计件不担心手脚慢,但他们有时候就跟不上菇的生长节奏,也会耽搁时间,弄得采收无法及时,也是好菇耽搁成老菇。而且本地工人一有什么鸡零狗碎的事情就不来,而外地工人在批次之间又不能住在厂里等着采下一批菇,所以如果不是大规模地域性的生产,聘用工人都存在机动性难题,当然还有农活和菌活的时间冲突。

其次的问题是工人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的问题。

这方面问题在工厂化企业表现突出,技术员往往来自外地,有语言障碍。除开语言沟通之外,沟通问题也体现在思想的性格的方面,这是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系的事情。沟通不好的情况下,执行起来自然无法达意,最后效果要打折,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用不着举例了,可以说比比皆是,不论企业好不好,这方面都有提高空间。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慨叹,好工人难找,当然事实上这个事情有难找的方面,但更多的问题是对工人的培养和管理出了问题

在与众多的企业和生产大户打交道的时候,我深深感到,用工问题在食用菌行业没有得到重视,上述问题的根源,其实有如下一些表现类型:

1、考虑生产直接成本,用工有意偏老偏低文化。这样的选择固然整体工资水平会低些,但效率效果也一定更低,摊算成本并不一定低。

2、任人唯亲,喜欢用关系工,结果不好管理,尤其是管理人员外来的时候,关系工常常成为祸根。

3、注重经验而非培养,常常把一些不良习惯带入生产,而且因此滋生管理与操作的矛盾。

4、因为招工难度大,要求技术人员在管理上屈从工人的不合理要求。

5、派系问题,这个几乎是通病,尤其是不同时期进入的,经过多轮管理人员更换的,或者明显有工源地偏向的,最容易产生这个毛病,内耗。

6、把操作简单化看待,不注意操作细节培训,这个情况容易导致大问题不出,小问题不断。

7、对普通工人的晋升通道卡得太死,令工人缺乏上进心。

8、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停留在上只要听老板话,下只要技术好的层面,不重视技术人员与普通员工的相处和沟通。

9、岗位责任不清晰,缺乏机动性或者过于随意性,容易闹矛盾。

10、生产不稳定,更加不利用工。

11、管理者不了解工人。

12、对新工人培训不足,任老工人带,积习难返。培训只谈技术,不谈其他,结果技术也走样。

我想,这些问题很多企业不止一个,怎么解决,真的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有人有其解决方案,做好了,是企业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