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扶贫项目为什么总是失败?(1)
我不谈政策本身的问题,这个不合适,危险!但谈谈技术层面的事情应该还是不错的,想来对各方面都有利无害,所以就下笔了。
2016年,全国选择食用菌项目实施扶贫的,基本上雷声大雨点小,或者甚至干脆没雨,可见选择很重要。关于食用菌项目不适合扶贫的屁话,俺重复了好多次,再讲就不是建设性意见了,建设性的意见应该是帮忙。帮忙就要知道哪儿是节点,哪儿有麻烦,哪里有缺憾,这个如果解决了,也就不忙了,所以,解决这类问题,就算帮忙,不是越帮越忙。
一、强扭的瓜不甜
现在扶贫的食用菌项目,喜欢搞普及,也就是官方要求某一片地方全部上,理由当然很充分:集群效应啊,便于产供销结合啊,便于指导啊,等等,都冠冕堂皇,难以直接驳倒,唯一没有考虑的是人本身的问题。
人的问题,偏偏是最伤脑筋的,虽然古人说了强扭的瓜不甜,但很多主持工作大局的人往往习惯性的把非技术性统一的想法,贯彻到技术性层面,结果不仅不能统一,而且根本就会变成内耗。
当政府认定食用菌项目可以替一部分人解决贫困问题的时候,并不一定就错了,但具体到个人,他的能力,喜好,责任心、勤奋度,信心等,都很可能不够,如果不够,结果就成问题了。
1、先说能力,种出菇不难,种好就很难,一个人的基础文化知识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不排除有小学文化的高手,但那只是学历表现,真实的情况是这个人肯定大量的自学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能力,所以才能成就。而现在有些人开口闭口说食用菌培植不需要文化,那是太不了解食用菌了,文化不是文凭,知识不是学历,这都是要积累的。三两年里面想把这个知识文化提高到一个足以独立生产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基础好的人,甚至不必很大的失败教训,就很快走向正常盈利的例子实际上更多。因此,在上食用菌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从业者的智力能力,我们看到大量的人采摘的活都干不好,判别菇的成熟度这种简单工作都无法适应,还能考虑更多么?甚至有些人连烧火灭菌都会偷懒,——他们认为和煮猪食一样,熟了就行,这不是品德问题,而是理解问题,不理解,他就不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更为好笑的常见问题是肥皂洗手和酒精消毒也会被等同对待,洗过后操作而不擦消毒酒精的事情多了去。
因此,在选择谁进入扶贫项目的时候,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基础知识水平必须予以考量。当有能力的人带动邻居乡亲的时候,那是前一步基础后的跨越,因为只有这种本土化的沟通才容易真正被实施,问题远比外来技术培训少,低层次的农民进入,必须在高层次的人完成技术学习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普遍推进。实际上目前所有的某菇村,某菇县的发展,都是这样的模式,这个是发展规律,不可抗拒,违背规律必然吃亏。
2、再说喜好,喜好也可以叫爱好,叫兴趣,有兴趣的人才会真正沉迷这个事情,没有兴趣的,一切都被动,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普遍性推进,有兴趣者的比例恐怕不会很高,不仅如此,没兴趣的人做出的失败效果会打消一些兴趣不高者的兴趣,这个是更大的麻烦,因为身边的恶果最可怕。
所以,如果只是从有较高兴趣者入手,则可能诱导无兴趣者产生兴趣,让兴趣不高者提高兴趣。反之,原有兴趣群体会被压缩到最低,我们过去在很多政府主导过的推进里面的经验教训就是,只有特别有兴趣的个别人能够最后坚持从业,而自发发展成功的地方则是稳步的队伍壮大。
因此,在发展初期是全面铺开还是选择性扶持,基本上要决定未来的结局。
3、后面几个问题,虽然责任心、勤奋度,信心都是相关因素,但要是有了前两项基础,基本上就不是问题,当然,特别懒惰的人,什么都不必说,这种人大体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4、总结建议
多点少量,选择有个人基础能力兴趣的户开始帮扶,不要成片区化的普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