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道德模范张有国老师 (文/郁金辉)

郁氏文化

道德模范张有国老师

文/郁金辉

张有国是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在澜沧江畔的大山里坚守了整整36个春秋。36年的坚守,只为17岁时的一句承诺:让更多的娃娃走出大山。他挖窑烧瓦、上山砍椽,亲手为学生们盖起新瓦房,改变了原教舍“晴天四方亮,雨天一片黑”的旧面貌;他走20公里山路去江边的小卖部,只为买回方便孩子上自习用的火油;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修厕所;他省吃俭用,为学生安太阳能;他咬牙坚持,给学校买电视机;他提出的“土洋结合”“玩出特色”的教学理念,使他成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2016年6月5日入选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名单
位于昌宁县大田坝镇东北部的德斯立村,与永平县水泻乡隔江相望,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澜沧江畔。每天清晨,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将这个藏于深山半山腰上的小山村从睡梦中唤醒。德斯立小学是昌宁县大田坝镇最艰苦、最边远的一师一校。多年来,这里的老师来了又走,只有他自建校以来执着坚守38年,将青春绽放在山寨,用一生为山里娃编织走出大山的梦想,燃亮孩子自信成长的心灵之灯。他就是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
张有国坚守山区小学三十余载,一个人守住一个学校的事迹,敬业奉献的精神,不仅深深感动着周围的人们,也感动着全社会。近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全国首届“启功教师奖”、全国模范教师、云南“最美十大人物”、“云岭楷模”、保山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曾作为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在中南海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
扎根大山甘当山里娃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从大田坝山凹往北走,连绵的群山直达澜沧江的小湾水利枢纽库区。美丽的澜沧江像条玉带把群山相连,玉带末梢的德斯立小学与小湾库区毗邻。德斯立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商贾云集。之后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衰落,德斯立的繁荣成为历史。高山峡谷,交通闭塞,使德斯立渐渐成为僻壤穷乡。
张有国是土生土长的德斯立村人,1979年村里成立教学点时,他才17岁,刚刚初中毕业,村里人公认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才子。在村民的期盼中,他开始在村里参加扫盲教育,当时村中很多人没文化,看到许多孩子上不了学,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当时,德斯立生产队因为没有文化人,连一个会计都难找,于是张有国就在寨子里办学教孩子们读书,1981年3月,正式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当起了大山深处的孩子王。
成为代课教师的第一天,张有国就下定决心——“要让当地的孩子多读书,多识字,多学知识,长大后能走出大山去,到山外面的世界去闯天下。”为此,从第一节课开始,张有国就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在学校,晚上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
初为人师,张有国教书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不足,一个人的学校,每节课都要自己教学,每个学科都要自己亲授,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加上德斯立小学情况特殊,得开展复式教学,也就是两到三个年级一齐上课。
“要教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没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那是不行的。”张有国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每次到村完小或乡上开会,他都会跟其他老师在一起,问这问那,请教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教音体美的老师学习音乐、体育、美术等基础知识。看到别的老师有教学方面的书刊,他也会借来学习,好的内容就抄在笔记本上。至今,张有国每年都要订阅几种教育类报刊,认真阅读,平时抽时间练习写毛笔字、粉笔字,练习简笔画,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
1985年,张有国参加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1990年,他完成了5科10门的学习考试,取得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合格证书。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保山师范学校,到保山师范学校进修学习1年,接受了正规的师范教育,在音乐、体育、美术、普通话、教学法等方面受到了专业培训,在培训中他解决了过去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1994年,张有国进修学习结束,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转为公办教师后,本可以分到条件较好的完小学校任教,但因为实在放不下条件简陋的德斯立小学,还有澜沧江峡谷里的那些急需启蒙教育的孩子,张有国最终放弃了那些调离的机会,回到德斯立小学。
待生如子“憨老师”教出20多个大学生

寒来暑往,张有国独自一人独自坚守了38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倾注在学校里。
在许多人看来,一个小伙子,从17岁开始,就守在一个山区教学点,一干38年,期间有机会走出大山,他没走;几年前移民搬迁到湾甸坝,完全可以留在外面的他又返回了大山。就这,张有国傻得不止一点。可他总是笑笑说:“为了山里的孩子,这样的傻,我开心,我觉得值。”
谈及学生,他总神采飞扬,说不尽的自豪,“这些年,我一个人教出了几百学生,村里很多家庭有两代人都是我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光本科和专科生就有20多个。现在,有的又回到乡村当教师,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有的当了老板。”
如今,一拨拨孩子长大了,走出了大山,他的学生出了5个本科生、16个专科生。村民们说:“如果不是他坚守在这里执教,我们这里的孩子就没有书读,如果不是他的精神鼓舞着娃娃,娃娃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确,他的学生都深记着这位深山里的启蒙老师,回家来都会来看看张老师,过节了都要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声,这也是张有国最幸福的。
大田坝镇文沧完小的教导主任翁德发,也是张老师的学生,为张老师35年的坚守与责任所感染,师专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文沧村,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说:“张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了难以割舍的家乡山区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我对我的选择不后悔。”
爱校如家“就算德斯立只剩一户人家,也要坚守下去”

德斯立小学坐落在村口的一个小院落,院内一层两间的小平房是几年前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捐资助学建起来的,其中大间是教室,小间则是张有国办公、生活起居以及放影碟的“多媒体教室”。旁边的3间小瓦房是学生的宿舍与伙房,那是2009年由当地村民自发捐建的。而在当年,学校远不是现今的模样。
德斯立小学建校初期,学校条件简陋,教室是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夏时雨点打脸面,冬时冷风刺骨寒。“教室里会出现学生打伞写字,教师披蓑衣上课的心酸场面。”张有国回忆起执教初期的情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人不能白活一世,一定要做一点让人看得见的事!当时,德斯立教学点属于民办公助,这样的地方国家能够配一个公办教师已经是最大的支持。自己选择了这一个职业,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必须坚持做下去。”
“为解决缺黑板少板凳问题,我用龙竹做板凳,木板做黑板。十几个孩子同挤一室,开展三级复式教学,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啊!”张有国深感个人能力有限,为解决校舍问题,他挨家挨户发动村民,一起烧砖瓦、砍木料,领着年龄大的学生抬椽子。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12元钱,工资发下来后,他舍不得用,盖房子需要大量钉子,他就用悄悄积攒下来的钱买来钉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张有国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德斯立小学盖起了自己的新瓦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打雷下雨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安心上课,不必再担心风吹雨打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德斯立当地虽然有个小水电站,但电压很低,还经常出故障,离学校又远,所以学校没接通电。为了解决学生上晚自习的照明问题,张有国就带领学生到山里砍松明,晚自习时点燃用来照明,然而松明烟大,经常会熏伤学生的眼睛。他就带领学生开展勤工俭学,种植玉米,那时的学生年龄偏大,都能和大人一起干活,待秋收后就将玉米卖给附近农户,学校有了勤工俭学收入,就可以解决学生上晚自习时的照明问题了。星期天,他来回走20多公里的山路,到邻近的漭水沿江村小卖铺买煤油,供学生上自习照明用。
2007年,学校厕所坍塌了,张有国自费8 000多元钱请工新盖了学校厕所,至今,没向上级报销过。2010年他又拿出1 000多元,用家里的水窖项目,给学校解决了饮水问题。学生没有活动的地方,张有国花了700多元请人做了篮球板。2012年他拿出1 000多元为学生安装了太阳能,还买了6 000多元的电视机、接收机……
38年来,在学校维修和建设上,张有国可以说是穷尽毕生心血。“我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家,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再投入多少都值得。就是没有工资,我也要坚守下去!”张有国说。
在学校又当老师又当爹又当妈,可对于家庭,张有国却有着说不出的愧疚和苦楚。2000年夏天,小儿子在学校遭到雷击,当时重伤昏迷不醒,作为父亲的他把昏厥的儿子送到了20公里外的文沧村后,因担心学校的孩子,立马又返回了学校,而他的儿子则由当时的乡教委送往乡卫生院抢救。几年前,大儿子患病住院生命垂危,最后时刻呼喊着爸爸想见爸爸最后一面,而同样因为丢不下学校的他最终没能陪儿子走完最后一程……
38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当初的小张老师变成了张老师,而今再熬成了老张老师。眼瞅着村民们一家三代都成了他的学生,他也渐渐两鬓斑白,青春不再。面对失去的一切,他无怨无悔,村民们的赞誉和感激,就是他最珍贵的收获。
再有几年,张有国就要退休了,但他对教育的热爱从未改变。“虽然现在眼睛和耳朵都不太好了,但我会坚持到退休,这里的孩子到别处读书路太远了。”张有国老师期望着更多的山里孩子筑梦、追梦,一拨拨走出大山……

///////////////

END

作者简介

郁金辉,男,1997年9月16日生。毕业于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机电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就职于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职位设备技师,本科在读西北工业大学。
(0)

相关推荐

  • 一两位老师带着八九个孩子,他们坚守在“极小学校”

    一两位老师,八九个孩子, 云南偏远山区的这些教学点,被称作"极小学校". 这里有坚守的老师, 他们是教师.管家.也是朋友: 有勤奋的学生, 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最好出路. 1 红河 ...

  • “燃灯校长”张桂梅,和她的1804个闺女

    6月29日,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 她被工作人员扶上台,贴满膏药的手令人心酸. 张桂梅说,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这句话或许就是她创办女子高中,坚持用教育改变山区女孩命运最好的浓缩, 鞠躬尽瘁用 ...

  • 评定教师只有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

    评定教师只有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 来自:小波谈教育 职称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涨工资,更是对工作的认可,是对勤恳教学多年的激励,这种荣誉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不蒸馒头争口气,在看似远离社会的学校中,其实另有江 ...

  • 【郁氏文化】怀念吴小楼老师(文/张垣)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怀念吴小楼老师 作者||张垣 作为越迷,我收藏了不少越剧资料,林林总总,可开一个小小越剧博物馆.近日整理这些资料,发现了越剧著名老生吴小楼老师寄我资料的包裹单,上是她的亲笔:江苏 ...

  • 【郁氏文化】年关剃头仍低价 (文/张垣)

    郁氏文化 年关剃头仍低价 作者:张垣     图片:网络 俗话说正月不剃头,不知何因?从不去打听,反正过年总得剃头的,可把剃头师傅忙煞啦! 到哪里去剃头呢,小镇上有好几家,奔八的老汉我不会去赶时髦到帅 ...

  • 【郁氏文化】剧作家支持补天人 (文/张垣)

    郁氏文化 剧作家支持补天人 张垣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是至理名言,试想,没有剧作家煞费苦心创作的高质量剧本,哪有舞台上精彩的戏文?我爱看舞台上演员精彩的唱念做打,也尊重辛勤笔耕的剧作家,还得到了剧作 ...

  • 【郁氏文化】“婆娃”的顺口溜(文/张 垣)

    郁氏文化 "婆娃"的顺口溜 文/张 垣 崇明.启东.海门的沙地人,对祖母的称呼从不称"奶奶",而是只有本地人才明白的称呼叫做"婆娃". 我的"婆娃"拿她的话来讲是个苦命人,她所受的 ...

  • 【郁氏文化】第一李铁梅琐谈 [ 文/张垣 ]

    郁氏文化 第一李铁梅琐谈 [ 作者:张垣 ]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对于花甲以上年龄的中国人来讲,一听此曲都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京剧<红灯记& ...

  • 【郁氏文化】无牛狗耕田 (文/张垣)

    郁氏文化 无牛狗耕田 文/张垣 当牛年到来之际,我忽然想起了流行家乡的一句俗话:无牛狗耕田.耕田本是牛的本职工作,狗嘛,只有看更的本领,现在要让狗儿代替老牛耕地,大有逼上梁山的味道,因为我有真实的体验 ...

  • 【郁氏文化】隆冬冰上活动乐(文/张垣)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隆冬冰上活动乐 作者||张垣 冬至起九,遥想少年时代,每当三九严寒光临之际,也是冰封大地之时,对于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来讲,无论如何厚的冰是封不住他们手脚的,因时而宜,火热的冰上活动 ...

  • 【郁氏文化】“奶末头”冬瓜(文/张垣)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奶末头"冬瓜 作者||张垣 已是大雪节令,我身换冬衣,头戴帽子,脖系围巾,可是我还在楼后百菜园摘得一条碧绿生青的冬瓜,为它取名"奶末头" ...

  • 【郁氏文化】枇杷花香亦好吃(文/张垣)

    郁氏文化 设置超链接可直接跳转 关注 枇杷花香亦好吃 张垣 在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的严冬报到人间之际,楼后的枇杷树向我献殷勤来啦:主人呀,快点把我的花匀采一点,一来让你老人家尝个鲜,二来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