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成专栏:取名趣谈

(一)

我小时候跟母亲去村后的山沟里割草,山沟里住了一户人家,那老汉是个孤寡老人,也是村里的五保户,叫“没名”。

怎么叫“没名”呢?母亲告诉我:他父母都是文盲,没文化,起名的时候不知道咋起,就随意叫了个“没名”,谁知一叫就是一辈子。开会时工作组点名喊“没名!”老汉就慢腾腾地把旱烟袋从嘴里拔出来,然后应道:“哎,在这儿哩!”引得开会的人哄堂大笑,觉得很有趣:怎么会叫“没名”呢?怎么会叫“没名”呢?……

“没名”很可怜,也很善良。稍大些,我问他叫这个名字的来历,他苦笑了笑,说“不识字,是文盲,埋怨老子埋怨娘!”说完就再也不言传了,继续吃他的旱烟。

有一次村里开会,他坐在我身边,忽然饶有兴趣地戳戳我:“哎,苗沟河里的鱼多的很,一百几条,几千几条,几万几条……”我瞪了他一眼,他又赶紧说“天条沟里的树,根一丈多粗哩!”我没好气的说“一丈多长吧?怎么说话哩?”他赶紧闭嘴,再不言传了。

后来我在外地工作,十多年没有回家。前年回去问邻居“没名”还在不在?邻居言说早都过世了,并且说了好几个过世的老人名字,可我都记不起他们的模样了,只是“没名”这个人还记得很清楚,“没名”就是个奇特的名字啊!

(二)

我工作以后,有段时间在县委办公室上班。我和小王他们几个负责县上的“两会”后勤工作。有一年开“人代会”,负责报到的小王在分配住处时,见一个叫“白金秀”的代表名字时,以为是个女的,就让“白金秀”和一个“王小粉”的代表住一个房间。

那知到了晚上十点,一个高个子男人寻到报到处,脸色苍白地说,他是男的,怎么把他和一个年轻女娃安排住一个房间?一问名字,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原来他就是“白金秀”!说他晚上看电影回来,一进门就见到一个长发及腰的姑娘在洗澡,吓得一溜烟跑了出来!小王赶紧道歉,重新给安排了房间。我严厉地批评了小王,自己也吓得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真是一场误会,又是一场虚惊啊 !

男叫女名,误会很多呢!

(三)

2016年秋天,我陪妻子去台湾旅游,到了很多地方寻不着卫生间,问及导游,她指着不远处挂着“唱歌房”牌子说“呶,哪不是?”同车的人觉得很好笑,怎么卫生间叫“唱歌房”?以后每到一个地方,大家就去寻“唱歌房”,去里边“唱歌”,觉得蛮有意思的。

回来后,去兴平游贵妃墓,见那里有卫生间模样的门口帘子上写着“李隆基”“杨贵妃”字样,猜想可能就是卫生间,果然,一问就是啊!一时觉得有趣,虽不想上卫生间,但也进去当一回“李隆基”,体验了一下皇上在厕所的威风,也算没白活一世啊!

同样,在白鹿原影视城,见了挂“黑娃”和“小娥”帘子的门口,就知道了是什么地方,不须问人,进去就是了。

作家陈斌建议,棣花景区也可把男卫生间叫“引生”;女卫生间叫“白雪”,窃以为,此建议很好,景区管委会应该考虑考虑,创意要新嘛!

(四)

今年疫情期间,我常常一个人上到楼顶去看书。看累了,就看看天上的云,觉得很有趣。恰好六岁的孙女宁宁来叫我吃饭,我便指着那些变化多端的云,和她逗起乐来。

太阳红红的,天蓝得像用水洗过的大宝石,晶莹剔透,不时飘过形态各异的云朵:头顶的天空上一大片白云点点,像散漫在大草原上吃草的羊群,我指着这片云问她:“这云好看不?”她出神地望着天空,随口答道:“好看啊!”我想考考她的智力,又问道“这云叫啥云?”她转过头来,不经意地说“天羊云。你看是不是一群羊在天上?”我一想,果然是一群羊啊!心里暗暗佩服起来,现在的孩子真的聪明!恰在这时,东边涌上来一疙瘩云,渐渐变化成了一匹白马,仰天长嘶,四蹄腾空,好不威武!我指着东边天空故意问“宁宁,爷爷眼睛花,你小娃眼睛尖,看看那朵云像个啥?”她眨了眨眼睛,说“爷爷,那是白马云。一匹骏马呢!”我点点头,笑着说“我娃想象力真好!真的象一匹白马!起的名字也好——白马云!有出息,有出息……”

妻子见我们没回家,上楼来看。见我捧着书,说“宁宁,你看看爷爷整天看书,像个书虫不?”这小家伙撇撇嘴,不以为然的神气,说“不对,爷爷不是书虫,是书佛,你看他看书像不像个佛啊!”把我俩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她的手准备下楼去,刚起身,东边那匹马却变成了两个“心”字形,且环环相扣,宛如婚礼上的“心心相印”图形,妻子指着云朵问道“宁宁,快看那朵云,像个啥?”孩子瞥了一眼,立即应道:“那叫爱心云……”

爱心云?这名字起得多好啊!要不是亲身所见,我真的不相信这话能从一个六岁的孩子嘴里蹦出来,高兴得举起她转了几圈——真是可爱的小天使啊!

起名字,也有很多的乐趣。

作者简介: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 南    东 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大 乾 州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书成专栏:书缘

书成专栏:助学金

书成专栏:老家的竹园

书成专栏:阿里山的姑娘

书成专栏:父亲的“申诉书”

(0)

相关推荐

  • 记住徐骏这个“倒霉蛋”的名字

    曾经让诗歌的作者-徐骏 葬送了性命,堪称"送命诗". 的大清朝诗歌 <无题> 全文是: 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这本是徐骏在夜深人静时随口而 ...

  • 【探索诗歌】子君:你送的蛋糕我收到了

    王子军 作者简介:子君,男,七零后,生肖虎. 诗观:诗歌-- 精神的盛宴,语言的狂欢 诗八首|子君 <你送的蛋糕我收到了> 你送的蛋糕在电脑里 呈现出诱人的色泽 我想起1974年 我出生 ...

  • 李书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 | 我为珍妮写首诗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 李书良 一个并不陌生 而且更清晰的名字 --包珍妮 她和众多不幸者一样 (SMA)浸入幼小的躯体 很多同病者 走了,及早离开人世 可是她,像干裂土壤里的一粒种子 顽强拼命活着 葱绿 ...

  • 夜游丹凤山

    与北方枣.蓝泥夜游丹凤山 雷岛 枯叶旋转.冷风刚参加完 葬礼,又来围剿我们 山顶的一簇雪 和我们的内心一样澄明 星星如誓言降落我们头顶 一种虚无的使命升起 "丹凤归来之日 我们定当重游&qu ...

  • 刘高兴主题征文推送:《高兴,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作者简介 周丹丰,男,生于1980年,陕西丹凤棣花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一级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丹凤县作协会员.2017年接触微信公众平台,尝试着发表游记.随笔.散文,目前 ...

  • 书成专栏:举报

    我在县城里一所学校教书的时候,遇到一个惊得出了满身冷汗的事情,虽过去多年,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个秋天的夜晚,我在宿舍里备课.批改作业时,觉得有些饿了,便踱到不远处的小灶房,想找点东西充饥. 走到门口, ...

  • 书成专栏: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危难时刻显身手. --题记 这事儿发生在三十年前的秋天,距现在已经有些久远. 那时我在县教育局工作,喜欢交朋结友的我,常到一位爱写作的同事家里与他聊天.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去他家谈天说 ...

  • 书成专栏‖那些年,我们锅里煮些啥

    退休以来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做饭.这是因为现在做饭,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油盐酱醋一应齐全,烧的是燃气,至差也是干柴或电,"干柴细米面,只显人历练(能干.手巧)",并且做饭的人是&q ...

  • 书成专栏:半块坨坨馍的记忆

    到家乡的一所小学给学生讲写作课,未讲前,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瞥见饭厅的餐桌上扔了许多吃剩的馒头,有的咬了一口,有的剩了半截,还有的完好无缺--觉得很可惜,很心疼,遂问身边一个男孩:"你们咋把 ...

  • 书成专栏:远去的纸喇叭

    我家门头上 有个小喇叭 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传进山洼洼 -- 这是我四十多年前写一首小诗,现在看到它,不由得引起了对风靡十多年的纸喇叭的回忆,虽然它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过来的人,仍对它怀 ...

  • 书成专栏:阿里山的姑娘

    出高雄市向北车行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著名的阿里山脚下: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之行,就到了半山腰的阿里山茶场,当地人叫高山茶体验区. 站在这海拔约1200米的半山腰放眼望去,身后是重重叠叠.郁郁葱 ...

  • 书成专栏:老家的竹园

    我的家乡圪崂,座落在棣花古镇腰山中麓的天坡之下,村名圪崂,实际上是一条长达十多里的山沟.许多人家的房子依山傍水而建,原来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后来变成砖木结构,现在都变成了砖混结构.但不管房子怎样变化, ...

  • 书成专栏:助学金

    1977年冬,在举国万头攒动的高考大军中,我榜上有名,但入学通知书下来以后,却使人大失所望--被录取到了本地一所师范学校.想想教了四十多年书的父亲每日起早贪黑地忙碌却常遭人歧视,过着极端清苦的日子,我 ...

  • 书成专栏:元岭上的笑声

    端午节过后,几个同学便相约去峦庄,看望阔别了四十年的老同学姜显银,从西安赶回来的女同学李芝引和她的"掌柜的"老冯,一大早驱车到棣花接着我和王公学,便一同汇集到丹凤县城,与另外四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