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満,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266、本太病不解,入少者,鞕満不能食,往,尚未吐下,者,小柴胡

解:本条文论述的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典型脉证。小柴胡汤证病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脉:浮数长细弦。舌淡苔薄白。证:往来寒热、无汗出、胁下鞕满、呕不能食等。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素体阳虚之人往来寒热可表现为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恶寒为太阳病外证,易误诊为太阳病,标证好像是太阳病,其本为少阳病。

胁下鞕满:胁下属少阳地界,半表半里为阳出阴之枢机,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少阳病则阳出阴枢机不利、气机不畅,故胁下鞕满(此处鞕为鲠,哽塞之意,不能解读为硬、坚)。

呕:病标为太阴阳胜热证,少阳病传经太阴阳虚,太阴运化不利阳郁化热、传经客热扰之,故呕。

不能食:病标为阳明阳虚寒证,少阳病传经阳明阳虚、传经客热不能消谷,故不能食。

往来寒热:狭义往来寒热指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半表半里为阳出阴之枢机,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为三阳之始,其阳初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出阳少的时候,下游必然阳虚,阳虚则寒(恶寒为太阳病外证)。出阳多的时候,下游必然阳胜,阳胜则热(发热为阳明病外证)。典型往来寒热不易误诊,热少寒多者易误诊为太阳病,热多寒少易误诊为阳明病。阳胜则热、阳虚则寒,广义往来寒热指阳虚(功能减退)、阳胜(功能亢进)的交替出现。只有参透广义往来寒热,才能充分发挥半表半里理论及柴胡剂的功用。

原文“脉沉紧者”疑有讹传,正确疑为“脉浮弦紧”。表里互为阴阳,浮沉互为阴阳,表里浮沉为方位论阴阳,浮、表为阳位,沉、里为阴位,脉浮主病标在表在三阳。少阳其阳已出阴,故脉浮。脉弦紧病标为阳郁欲伸,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本经阳郁欲伸故脉弦紧。

由于素体阴阳虚实的个体差异及传经深浅远近的不同,小柴胡汤证传经或然证极多,故“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是小柴胡汤证阴阳虚实和脉不变,不得其脉,虽有其证,必非小柴胡汤证。有雷同之证有雷同之脉,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皆失之偏不可从。

小柴胡汤方解:柴胡味苦性微寒畅通少阳阳出阴之枢机,黄芩味苦性寒清少阳之热,生姜味辛性微温助太阳宣发,半夏味辛性温祛阳明寒饮,人参味甘性平补阴虚,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药相合有调和阴阳之意。

往来寒热素体阴阳虚实比较:

素体阳胜之人,往来寒热可表现为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但热不寒的典型表现为发热与正常交替出现(潮热)。

素体阳虚之人,往来寒热可表现为热少寒多或但寒不热,但寒不热的典型表现为恶寒与正常交替出现(疟病)。

往来寒热可因素体阴阳虚实的个体差异表现悬殊,但往来的规律不变。

素体阴阳虚实对标证的影响:

素体阳胜之人,一分热证,其标热证表现明显。三分寒证,其标寒证表现不明显。

素体阳虚之人,三分热证,其标热证表现不明显。一分寒证,其标寒证表现明显。

素体阳虚之人小柴胡汤证与麻黄汤证比较:

相同:证皆恶寒、无汗出,脉皆浮数长弦紧。

不同:

小柴胡汤证病机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素体阳虚之人往来寒热表现为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往来寒热,恶寒间歇发作,不会持续发作),脉浮数长细弦。

麻黄汤证病机为太阳寒闭,证恶寒(太阳寒闭不解,恶寒不除,持续发作),可伴发热,脉浮数长紧,无细之像。

素体阳胜之人小柴胡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比较:

相同:证皆发热,脉皆浮数长。

不同:

小柴胡汤证病机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素体阳胜之人往来寒热表现为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脉浮数长细弦,证无口渴、无汗出。

调胃承气汤证病机为阳明阳胜,脉浮数长大滑,证有口渴、有汗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