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增添了大篇幅的文言文教学,上下两册教材分别都有专属的两个单元的古文教学,每册课本上还有两个课外古诗文阅读。于是,问题出来了:文言文教学需要逐字翻译吗?
有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逐字去抠,逐句去翻译,弄清每一句每一个字的意思,扎实学生的文言文功底……
有人认为,文言文不需要逐字去抠,弄清句子的意思即可,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初中阶段只需明白文言文的大致意思,会做题就行……
遇到文言文,大部分老师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让学生去背,背课文,背注释,甚至背译文,要求高一点的会进行默写。教学实际中总会发现有些学生怎么都背不过课文,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节课下来,班里悟性高的孩子已经能熟练背诵,认真听讲的大半学生也都能背过了,但是学完一周之后,班里依然有几个孩子背不过。究其原因,其实背不过的学生都有共性:不积累背记字词,上课不认真听讲,理解能力较差。
可见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背记字词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经常给学生说,你就把文言文当一门外语来学,学英语还背单词呢,古人跟我们用语习惯不同,所以基本字词是必须要背的,背过并积累了词汇,培养了文言语感,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都较短,故事性比较强,不要求逐字逐句抠细节,只要求掌握故事大概,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主。到了初中阶段,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就变得非常重要。随着难度提升,只有理解才能够调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运用和组织,才能事半功倍的去背书。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
所以,我认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尽量逐字逐句准确地翻译,给学生把知识点弄扎实,培养文言文直译的意识,只有理解了字、词、句义,才能体味其中真义。现在很多人一谈到古诗文,就论意象,讲境界,说美感,但却连基本字义都说不上来,所谓意象、境界、美感也多是误会和表象罢了。
而且考试要求逐字逐句翻译的目的,是要考查学生是否真的明白每个字在句中的意思,以及在句子中充当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只有真的完全明白每个字的真正意思,再回头去品味原文,才能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所以学习古文,切不可望文生义,而要逐字逐句推敲每个字的确切含义,才能把古文学好。
觉得文言文难背的大部分人都是没全看懂文章,囫囵吞枣读一读,读得再多不识记不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感觉的层面上,是接触不到诗文的高级情趣的。
教学中会发现,语文教师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学生豁然开朗,懂得了文章的意思。逐字逐句理解清楚,自行组织语言进行文本的翻译和解读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认认真真细致的去做了,学生就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慢慢地就有了自己感悟和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注重知识基础和细节的积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