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性思维,如果无法摆脱思维的禁锢,将永远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
【事由】李通紧急按户征收棉绢,朗陵县县令赵俨见到李通说:现在其他郡县已经全都叛变,只有阳安仍然归附朝廷,此时又要按户强收棉绢,小人喜欢作乱,如此强行征敛,恐怕行不通吧?
李通说:曹公与袁绍对峙,正处于危急的时刻,周围郡、县竞如此背叛,若不马上征收棉绢,送往许都,就一定会有人说我坐观成败,在等待结果,赵俨说:事情确实像您想得那样,但是轻重缓急应当有所区分,稍微放松一点,我来为你将这个顾虑消除掉。
赵俨于是写信给荀彧说:如今阳安郡的百姓都很穷,邻近郡县已全部叛变,容易受到影响,这对这个地区的安危来说正是关键时刻,而且阳安郡的百姓坚守忠诚的节操,身处险境却没有二心我认为国家应有所慰抚,没想到却反而更急于征收棉绢,这如何能劝导百姓一心向善呢!
荀彧立刻向曹操报告,曹操下令将已征收的棉、绢全都退还给百姓,上下都非常高兴,于是全郡得以安定,李通攻打郡内的地方势力首领瞿恭等,将他们全部打败,将淮、汝地区平定。
【解析】

1、反人性

刘备与曹操分家后投靠袁绍,周围的郡县也陆续叛变曹操投靠袁绍,袁绍派使者任命阳安都尉李通为征南将军,企图拉拢李通,李通则砍杀袁绍的使者。拿着袁绍任命的印绶上交给曹操,以证明自己并无二心,
周围的郡、县已经背叛,而李通管辖的阳安郡没有叛变,虽然说没有叛变,但李通却按户征收棉绢,阳安郡的百姓贫穷生活艰难,此时又按户征收棉绢,可谓雪上加霜,搞不好也会叛变。

2、大局考虑

按照正常的逻辑,对于没有叛变的郡、县,理应要对他们好点,否则逼急了也有可能叛变,李通此时紧急按户征收棉绢,这可是逼着百姓叛变啊!难道李通不懂这个道理?
其实并不是李通不懂这个道理,而是李通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李通这波反人性的操作,其实是站在大局层面考虑,而不是片面考虑,那么李通是如何思考的呢?职场智谋分析如下。

3、创造施恩

为何只征收棉绢而不是粮食?这就是李通的高明之处,因为棉绢只物品不是粮食,老百姓可以节衣但不能缩食,因为吃饭已经成问题,如果再征收粮食,那就是赤裸裸的剥削,老百姓会跟你拼命。
另外此时正是七月份,属于暑季,棉绢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所以说征收棉绢只是增加一点负担,老百姓并不会马上谋反,这样李通就可以打个时间差,给曹操创造施恩的机会。

4、稳住局面

李通通过征收棉绢,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以创造施恩的机会,然后曹操大手一挥免除征收,这样就可以起到施恩的效果,曹操施恩后,就可以有效稳定百姓,百姓获得恩惠才不会叛变。
最后曹操命令把征收所得的棉绢,全都退还给百姓,上下听到都非常高兴,于是全郡得以安定,这就是李通反人性的思维,通过不走寻常路稳定局面,可谓智勇双全。

5、合情合理

为何只征收棉绢,而不是其它物品?因为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和衣物,既然粮食不能征收,那么就要征收棉绢,另外李通是武将,主要负责领兵打仗,所以说征收棉绢才显得合情合理。
其实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归附谁也无所谓,但一定要保证能安居乐业,如果不能保证百姓安居乐业,必定会谋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联合起来能力非常大。

6、以史为鉴

文化属性导致思维禁锢,除了部分精英教育,大部分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基本上大同小异,有些事情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是错误或者无法理解,其原因就是受到思维的禁锢,思维被禁锢就无法摸索到正确的规律。
那些看似反人性的操作,其实别人已经摸索到正确的规律,所以能按正确的规律办事,而你因为领悟不到正确的正确的规律,就有可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判否则他人。
俗话说,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类似于井底之蛙,如果走不出思维的禁锢,那么永远见识不到事物的本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