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生的犹太母亲,从穷人到孩子成亿万富翁:揭密7字育儿心得

这样的经历,你我或许都听过看过,甚至亲身经历过。

在以色列来往中国的航班上,坐在沙拉后排一位3岁的孩子,不停地用脚踢沙拉的座位椅背,坐在孩子旁边的爷爷却熟视无睹。

沙拉问爷爷:

“为什么放任你的孩子踢椅子,为什么不带好他?”

这位爷爷理直气壮地回答:“三岁的孩子踢踢有什么关系,你不喜欢自己买一架私人飞机不就可以了吗!”

孩子父母也加入舌战,这一幕让人产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感觉。

在孩子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孩子不懂事,但家长也一样不懂事吗?

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与缺乏教育带来的后果。

当然,这家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个与他们理论的女士,是位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她的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不到30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一个女儿也成为了翻译官。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很特殊,因为她是有犹太人血统的中国妈妈。她的前半生很艰难,三段婚姻给她留下了三个孩子,最终却都需要靠她一个人来抚养孩子长大。

苦难却并没有打倒这位母亲,她将中国教育与犹太人教育糅合在了一起,自创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法则。

她的独特教育理念,对于中国父母们,非常具有启发,这里就分享给大家。

​​沙拉.伊马斯,是一位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父亲是逃难到上海的犹太人,母亲是一位来自苏北农村的乡下姑娘。

这样的婚姻并没维持长久,在生下沙拉后,她的母亲弃她而去,12岁时对他严苛却又充满温情的父亲去世,仅读到初一的她只好辍学,从此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成年后的三次婚姻,都因种种原因而分手,她的身边,只有三个孩子相伴。

一个女人,在上海独自养育着三个孩子,虽然每个月可以从犹太人协会领到1680港元的生活补贴,但一家人的生活,仍旧还是很紧张。

​ 1992年,中以建交后,沙拉做出了重要决定,她要带着彼时14岁和13岁的两个儿子,2岁的女儿,远赴以色列生活。

这个决定意味着生活的压力更加巨大:语言不通,只能在中餐馆打工,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她和孩子们的生活。

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沙拉想到了上海的一种美味小吃--春卷。从没亲自做过春卷的她,只能硬着头皮做实验,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春卷成功做成并且获得无数好评,由此带来的收入大大改善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条件,生活过得好多了。

但很快,她就面临着中国式教育与犹太人教育的直接冲突。

1、不要做100分妈妈,要学会只做80分,余下的20分留给孩子

中国人教育孩子,总喜欢无微不至,单身母亲照顾三个孩子井井有条,却被隔壁邻居大婶当面一通数落。

有一次,邻居大婶来串门,看到沙拉手忙脚乱做饭,再一碗一碗盛好给孩子们摆在桌上,再叫孩子们来吃。

这种在中国平常不过的做法,却遭到邻居大婶的批评。

她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怎么能像客人似的看你们的妈妈忙上忙下,不去帮忙呢? 还等着妈妈来伺候你们呢?”

接着,又转过头对沙拉说:

“别以为你生了孩子,就会做母亲,你这样是在害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他们有责任负担起力所能及的事,分担大人的负担。”

这对已经习惯了把孩子捧在手心的沙拉来说,当头棒喝带给了她强烈的反思。过度的爱孩子,原来只会害了孩子,作为一位妈妈,把什么事情都做了,孩子们也就没有做事情的机会了,是不是我们无形之中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呢?

她开始学习做80分妈妈,不做足100分。

她开始学习以色列家庭里常做的家庭规划,给孩子们制定了值日表,将每个人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都写得非常清楚。

同时设立“值班家长”,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的不易。

值班家长要搞好家里的卫生,安排一日三餐,同时要负责家里这一天的“外事”活动。

这个做法实施后,沙拉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意料的优秀,他们会自发解决各种问题,照顾家庭井井有条。当妈妈承认无法托起整个天空时,孩子们就会快速成长,成为值得信赖的家庭支柱。

当然,中国家庭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强势的父母会养出弱势的孩子。我们应该适当的“懒一些”、“笨一些”,孩子们就会变得“勤一些”、“智慧一些”了。

2、有偿生活机制:孩子,你要自己赚钱

以色列家庭推行“有偿生活机制”,沙拉拿来与自己的情况结合,与孩子们开会后决定从卖春卷开始。

沙拉一天做的一两百个春卷,会以约6角的批发价给孩子们,他们可以自行加价出售,所获利润全归自己。如果不愿意卖春卷,则可以在家包春卷,提成会少一些。

三个孩子中,大儿子以华内向些,于是选择在家包春卷,二儿子辉辉则选择卖春卷,因为销售的人可以晚起一小时赚得多一倍。最小的妹妹则给哥哥们准备茶水,哥哥们给妹妹零钱。

就这样,孩子们经历过各种挫折、拒绝和失败之后,纷纷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为这个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从中获得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这种有偿生活机制,自有所处时代特点与不同人文环境的影响,对于我们中国家长来说,可以从中看到什么呢?

那就是让孩子体会到通过劳动获取收益的感受。

这样的做法,并非犹太民族所独有,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因为生活的艰难,孩子们从小就会力所能及的帮助家庭贴补家用。我们也常常欣慰于孩子的早熟与懂事,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生活变得好了,孩子变得少了,我们不愿意孩子吃苦,只希望他们吃甜,于是过度的照顾和宠溺,就成为了很多家长育儿的常态。

那么,可以带着孩子体验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3、对待孩子,要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沙拉说:'好的家庭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对孩子施加软暴力。'

懂得向孩子说不,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在女儿16岁生日时,沙拉拒绝女儿吃饭时点一杯橙汁的要求,让女儿非常生气。

等到女儿气消了,沙拉才平静地跟女儿说:

'妈妈不是买不起橙汁,但是如果你要的任何东西,妈妈都会满足你,你会当成是一种习惯,习惯于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可是,社会上的每个人并不都是你妈妈,他们能给你所想要的一切吗?'

这样的话,也让女儿听了进去。

我们也许会说,这只是一杯橙汁而已,为什么不能给呢,何况还是生日当天吃饭时。

但是教育就在生活里,就藏在细节中,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杯橙汁,但也可以拒绝孩子别的要求。

说到延迟满足,很多家长都懂,但要注意,延迟之后是满足,父母的话必须有诚信,说到就要做到,这是我们想让孩子配合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不满足一定要有客观的理由,并且不能因为孩子有了情绪后也跟着生气,否则就会变成一种赌气与控制。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以上的种种做法,沙拉总结为“特别狠心特别爱”这7个字,爱之深恨之切,背后却是有大智慧。教育是爱的事业,也是注重方式方法的育人之术。

这位伟大母亲的育儿之悟,对您有启发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庭爸,9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