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稻“航二代”首次成功育苗,有望月底栽入田间 2024-07-29 18:44:24 曾搭载嫦娥五号上天的约1500株稻种成功育苗,长势喜人。在华南农业大学温室大棚里,嫩绿的幼苗指向天空,有望月底离开温室,栽入田间。这批共计40克的太空稻种于去年11月搭乘嫦娥五号登月,历时约23天、76万公里的“环月旅行”后,返回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种植。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植物航天育种国家级平台。这批稻种可谓名副其实的“航二代”,其父母均为航天育种成果,分别名为“华航31号”和“航恢1508”。“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搭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绕月深空诱变研究,实现了水稻种子深空搭载的首次突破。”中心主任陈志强认为,“种子在搭乘过程中会经历微重力、太阳黑子爆发等特殊环境,这会对稻种基因变异造成影响,极其难得。”据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这些种子内含4万个基因,基因经过深空环境发生改变后,可以通过对其定向跟踪,从而发现可利用的优良基因。“在地面上,研究人员借助射线、重离子等辐射,或模拟微空下的微重力环境来进行种子诱变。相比之下,深空环境极为独特,预期将产生更强烈的遗传效应。”在业界专家看来,这批经过深空搭载的天稻极具科研价值。该中心将借由水稻种子深入了解模式生物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为探索生命起源、物种进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将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除研发以外,此次搭载预期成果还有为我国“种子安全”提供自主“种子芯片”。“这批水稻有望在6月底迎来收割,然后进行第二个世代的播种。如果顺利的话,育种成果有望在明年底初步呈现。”郭涛表示,按照航天育种的一般规律,在4至5个世代后可以把水稻的优良性状稳定下来,进而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水稻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赞 (0) 相关推荐 [首藏作品](5469)随“嫦娥”奔月的种子发芽了 与“前辈”相比它们经历大不同 随"嫦娥"奔月的种子发芽了 与"前辈"相比它们经历大不同本报记者 叶 青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遨游23天后,一批重约40克的"航聚香丝苗" ... 一批幸运的种子,带着科学家的梦想上了天…… 演讲题目:太空种子在太空中经历了什么? 演讲者: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 刘录祥 1.航天育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大家好,刚才呢我们从一个太空椒开始,小撒刚才也 ... “历劫”归来的“太空水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历劫"归来的"太空水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太空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太空稻"迎来收 ... 发芽了!与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亮相广州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杭莹 通讯员 陈芃辰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历时23天.行程超百万公里的地月往返征程,成功返回地球.在这场探月之旅中,嫦娥五号搭载着一位特殊&q ... 40克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超级稻,航天育种可培育优质大米? #和嫦娥五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据悉,嫦娥五号携带了华南农业大学的40克优质水稻种子,经过23天太空旅行,部分种子已经发芽,中国有可能再次培育出高产.优质.好抗性.抗倒伏水稻新品种,也有可能筛选出优 ... 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稻种已成苗!嫦娥五号“太空稻”告别温室正在插秧 本文作者:付静 2021-03-29 11:09 导语:一批约重 40 克的水稻种子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 北京时间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 这个研究中心里 人人都是“米饭鉴赏家” 开饭啦!日前,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群研究人员围着电饭煲,认真品尝新鲜出炉的12种米饭,变身名副其实的"干饭人".原来,这是他们检验成果的重要环节,哪个 ... 随嫦娥五号去月球旅行的稻种收获了,稻粒长一厘米,有白色有褐色 可能不少朋友还记得去年底我国嫦娥五号前往月球表面进行月壤取样的时候,顺便携带了一些植物种子前往月球轨道旅游了一圈,目的是让它经受宇宙射线的照射,改良水稻品种的基因,这些植物种子中就有着40克的水稻种子 ... 最强科普 | 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茄子像南瓜,南瓜磨盘大 豆角几尺长,甜椒大如梨 -- 这些不是转基因蔬菜 而是通过航天育种得到的新品 敲黑板!什么是航天育种? 把生物体,特别是植物的种子送上太空,进行诱变,对基因发生改变的种子选育以 ... 嫦娥五号赋予水稻种子的蜕变,从发芽到饭碗是中国航天育种的崛起 从嫦娥五号上下来的水稻种子,如今已经发芽了. 这句话简单而朴实,也象征着我们作为农业大国,在育种的领域有更深层的突破.新品种水稻的培育直接影响的就是产量.品质,而这恰恰是决定我们的饭碗是否端的稳. 育 ... 中国种都总部大厦下月投用,500个“武汉造”新品种将登上中国餐桌 极目新闻记者李博 通讯员郭强 李伟 刘梦 米饭糯不糯,玉米甜不甜,鸡蛋香不香,"种子"是关键.长期以来,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它不仅影响着千家万户的饮食品质 ... 中国独创技术,嫦娥5号提供农业契机,如何实现千亿直接收益? 近期,嫦娥5号探月挖土一事,在整个地球村传得沸沸扬扬,眼看就要成为不世佳话.在这样一片"挖土"声中,间或夹杂着几声,我辈探月人挖土,实则是看上了月球的"荒芜", ... 上过太空的种子,哪里不一般? ◎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6月28日,是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出征,进驻空间站核心舱的第11天.除了航天员,此次出征还有一些"神秘"的种子--兰花.黄精-- 重视耕种的中国人,一 ... 老家隔壁大嫂留了一捆稻谷种子,她说战争来了能救命…… 老鸟生活日记 2021年3月11日星期四 春节回农村老家,闲得无聊,就去各处串门.那天走进隔壁大嫂家,发现在她的厨房墙上挂着一捆稻谷.叶子没有了,只有稻穗.稻穗也不长,粒粒稻谷看起来是很饱满,但就是不 ... 华农这批跟着嫦五奔月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12月17日,历经22天21时29分的飞行后,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随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