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史记》记载:郑庄公为什么对老妈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
【 导读小引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为什么《史记》记载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永远不同自己的母亲相见”呢?
据说是因为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难产,姜氏因此差点送了命。其实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王权继承争斗的政治原因。郑庄公即位之后,姜氏首先就为偏爱的小儿子共叔段在京畿争取大片封地;之后又同爱子共叔段谋求内应外合篡夺王位。
母亲在弟弟共叔段的反叛中,不仅没有维护谪长继承王位的正义立场,反而帮助非正义的弟弟助肘为虐。郑庄公一开始是气愤的,毕竟自己身为长子,于情于理他都是合法继承人,为何弟弟还能得到母亲无原则的偏袒?
但感到不公的郑庄公也没有大义灭亲,杀死自己的母亲,而是将她流放到了城颖,并发下誓言,说不到黄泉,将永不同母亲相见。
但母子间毕竟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同时在我国古代极其看重孝道的文化背景里,孝道是一个人重中之重的人格品质的标志。要解决郑庄公“孝仪天下”的王者风范,毕竟总不能让郑庄公先杀死母亲,然后再自杀,实现母子相约“黄泉路”吧?
为了化解这样的矛盾,颖考叔站出来釆用了一个三全齐美的办法,“镢地及泉,让母子相见于大遂之中”,既实现了母子团圆相聚,亲情重归于好的目的;又维护了郑国王权政治的威严影响;更顾及了郑庄公个人的接受心理和人格尊严。
社会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许多棘手的问题考炼着我们的生活智慧。颖考叔靠智慧沟通化解了郑庄公与母亲之间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创造了从《史记》到至今被广泛传颂的智慧人生的佳话,值得我们沟通调解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永远学习和借鉴。
周平王东迁,春秋的大幕徐徐拉开,首先出场的人物是郑庄公。庄公的爷爷郑恒公是周宣王的庶弟,正经的姬姓王室。可惜,野蛮人犬戎进攻都城镐京,郑桓公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一起被杀了。
郑武公即位,护送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娶申侯的女儿武姜为夫人。
- 01 -
史载武姜即将临盆,一声声尖叫响彻整个暖殿。郑武公在殿外焦急地等待着。
撕心裂肺地尖叫一声高过一声,武姜对疼痛的忍耐即将达到极限,可小生命就是不肯顺顺利利的降生。
疼痛还在继续,武姜感到死神正在向她招手。这时,惊恐万状的接生婆喊道:“夫人、夫人,出来了、出来了,是孩子的小脚。”
武姜气若游丝地说:“不是应该是头吗?怎么会是脚?”
受到惊吓的接生婆缓了缓神,强作镇定地说:“夫人,用力、用力,公子就快来了。”
痛不欲生的武姜使出了最后一丝力气。随后昏死了过去。
一声啼哭,一个生命来到了人间。
当时将逆生称做牾生,于是就给这个孩子按同音取名寤生。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郑庄公。
武姜生庄公时太痛苦了,如果有什么能够被记一辈子,那就是生庄公时生不如死的经历。
武姜生老二的时候,几乎是无痛顺产。所以十分厌恶老大郑庄公,喜爱老二段。
武姜多次向老公郑武公提出改立太子。希望立老二段为太子,废掉老大寤生。
郑武公拒绝了武姜,武公在位二十七年逝世,其长子寤生合法继位,是为郑庄公。
- 02 -
郑庄公刚即位不久。老妈武姜就对他提出:“老大啊,你二弟已经成人且才智过人,能否把制这个地方分给他做食邑呢?”
郑庄公想了想说:“制这个城池,地处边境且险要,太危险了。除了制,其它城邑随便母亲您挑。”
武姜于是选了京邑,庄公将二弟段分封于京畿,称其为“太叔”。
近臣大夫祭仲劝说道:“京邑的城池比国都新郑还大,你怎么会给他呢?你将来会受不了的。”
郑庄公无奈地说:“母亲大人硬要,我能怎么办,她本来就不喜欢我,偏心二弟,对我多有怨恨。如果一座城池能让母亲开心,又为何不可呢?”
祭仲接着劝道:“你母亲是个贪心不足的女人,你应该早早谋划,别让她发展起来,否则将无法收拾乱局。”
郑庄公胸有成竹地说:“一切尽在掌握,你多虑了。再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段打着老妈的旗号,命令西鄙和北鄙两地的人民听命于自己。
朝中大员子封愤愤不平地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两个人说了算,你想怎么办,如果听之任之,我们就给他打工。如果不允许他做大,就把他干掉,别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
郑庄公信心十足地说:“你想多了,两个小城,人口有多少,难道两个小城就能动摇整个国家吗。不用理他,让他自取其祸吧。”
其后,太叔段得寸进尺,将二鄙收为己有,而且一直将势力扩大到廪延。
朝中大员子封又坐不住了,对郑庄公说:“是时候,该动手了,况且君主您的势力强大,收拾他应该是绰绰有余的。现在出手,能得民心,再不出手就晚了。”
郑庄公平静地回答说:“现在出手出师无名,没有正义之名就不能团结人民,势力雄厚、以大欺小,反而会失民心。”
- 03 -
让一个人灭亡,先让他疯狂。太叔段的野心在老大庄公的宽容下,急剧膨胀。他下令在京邑修缮城郭,积聚粮草,打造兵器,充实军队。
他做好了谋反的一切准备。太叔段秘密联系他的老妈武姜,武姜早就眼巴巴盼着老二的消息了,得知真的要动手了。高兴地招来心腹,商议配合起事。
母子二人约定于庄公二十二年,里应外合,偷袭新郑。赶老大郑庄公下台。
谁知,这一切,完全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中,郑庄公不但知道起事的具体日期,而且老妈武姜在城中的人马,也都被秘密监控了。
郑庄公这时候才觉得时机已成熟了,对臣下们说:“是时候了!”下令子封率兵车二百乘,共二千甲士、二千徒兵,前往讨伐。
京邑的老百姓见大军杀来,知道难以抵挡,决定反叛太叔段,与郑兵里应外合。
太叔段兵败逃到鄢邑,郑兵随后攻破鄢邑。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亡到共国。
平定叛乱后,郑庄公把老妈武姜安置于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是夜,月朗星稀,郑庄公长吁一口气。多年压抑在心中的痛苦终于得到舒缓。
郑庄公默默地想着:“胜利了,终于胜利了,赢得太痛快了。这么多年了,不被老妈待见。难道出生时难产,这样的罪过要算到我头上吗?要怨恨我一辈子吗?都是儿子,为什要和老二废掉我呢?我难道不是你的儿子吗?”
“罢了、罢了,母子之情从此断了吧!从此不再与她相见。”
一年以后,一切复归平静,郑庄公时常还是想起母亲。他原本以为,不见就能忘记,忘记亲情,忘记一切,可他做不到。
思念常常不请自来,心腹颖考叔看出了他的心思,对郑庄公说:“母子连心啊,君主难道不思念母亲吗?”郑庄公郑重地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教我吗?”
根据颖考叔的建议,庄公挖了一条深及黄泉的地道,在地道里与母亲武姜见面,母子二人放下了彼此心中的怨恨,相拥而泣。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来源:选编自网络·作者天鸿鱼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