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年后的自卑,与几种家教有关
知乎上一个很火的帖子:“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感受?”
网友们各自写道: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
说话声音低,不敢看人的脸;
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别人;
一直渴望成为那个大家都喜欢的人......
因为自卑,他们不敢向前一步,无论工作还是感情;
因为自卑,渴望别人的认可,渴望更多的好朋友;
因为自卑,内心常常在崩溃的边缘游走......
看到这些,我非常认同。
记的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个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一生影响意义多么深远。
没有人天生的自卑,自卑是和我们原生家庭有关。
父母的差评,有时就是往我们脆弱的心灵,击打得最重的一拳。
亲戚家有一个男孩,刚上中学。
每次去,会发现他好像很害怕见到他爸爸。
因为每逢吃饭,爸爸就会开始挖苦打击他。
本来这个男孩平时就很沉默,跟爸爸没有多少话讲,只是跟妈妈和妹妹亲近一点,见到生人也是躲躲闪闪。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坐好了,还不见他过来。
他爸爸就叱喝他,他就低着头端着碗小心地坐在桌子的边角处。
“真的是没长眼睛,每次吃饭都要人叫,自己不知道主动点啊!”
“你看你妹妹都坐好了,就你慢吞吞的,像只蠢猪。”
孩子妈妈劝说他少说几句,这才停下来。可还是没有真的停下。
吃菜的时候,如果孩子夹的都是干菜。
爸爸又会挖苦说:“难怪又黑又瘦,看都吃的是什么菜。”
孩子有点生气,看着爸爸。
爸爸会脾气更大:“看着我干嘛,我说的不对吗?你是什么人,难道我不清楚啊!”
男孩红着脸,伸出的筷子又停在了半空,不知道夹什么菜吃。
只得匆匆扒拉几口就走了。
“唉!怎么就生了个这样的崽。”
你说他的爸爸难道真的不爱他吗?
其实他并非不爱孩子,而是他觉得儿子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他希望儿子能自信开朗,可结果呢!
见到自己都是躲开的。
他没有去反省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却早已把这一切归咎于孩子了,所以不遗余力地去挖苦打击孩子。
他期待自己的打击成为一种鞭策,能改变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尔兹认为:“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
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
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而对孩子最沉重的打击则是摧毁和贬低他的自尊,让他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无用,如此的卑微。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有这么一个故事。
我小时候上课喜欢走神,作业总是不做,成绩一直徘徊在中游水平。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调来了一个新班主任,姓周,她教我们数学,同时兼任地理课老师。
有一天,周老师带我们学习地理知识。她问:“美国首都是哪里?”所有学生一起回答道:“华盛顿。”“法国首都是哪里?”“巴黎。”
周老师逐渐提高了难度,问了瑞士首都、巴西首都和爱尔兰首都,能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少了很多。
周老师继续问:“肯尼亚首都是哪里?”
“内罗毕。”只有我说出了正确答案。“冰岛首都是哪里?”“雷克雅未克。”
还是只有我知道。“新西兰首都是哪里?”“惠灵顿。”我平时特别喜欢看世界地图,这难不倒我。
此时,我看到了周老师满脸欣喜,眼中有光,她就只看着我问问题,其他同学已经放弃了,成为我和老师对话的旁观者。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会怎么想,反正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最后,周老师问了一个特别偏的国家,我摇了摇头,她会心一笑,结束了提问,而我仍然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久久不能平静。
此后,周老师上课时总会提问我,她的眼神让我觉得我是最厉害的,什么都能学会。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一下子就跃居全班第一,把第二名远远抛在后面。
成绩都是过眼云烟,关键是信心树立起来了。后来上中学,学生多了,竞争很激烈,成绩经常不理想,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学习能力。
实际上,学习很简单,只要信心还在,再难的知识都能学会。
一个小小的爱好,碰巧被老师发现,并没有鼓励的语言,只是那期许的眼神就能撑起孩子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最好的鼓励就是发掘出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作出肯定,让他知道自己能行。
一个自小被打击,和一个从小被激励的人,内在的力量是完全两样的。
将来面对同一个工作,喜欢的爱人,被激励的人会奋力争取,被打击的人却还在低着头说:我不行,我不配,我不值得。
后者自卑的人,真的很难再幸福起来。
有些家长,一直奉行孩子从小要懂事的教育。在《非诚勿扰》中沈阳的肚皮舞教练郭宝俊,是典型的人来疯、自来熟。
不仅嘴巴特别甜、人也实诚,和女嘉宾各种唱跳,气氛很是欢乐。
但这么一个阳光大男孩,却是一个深度“妈宝男”。
郭宝俊表示:“在我的生命里,母亲永远是第一位。只要是妈妈喜欢的东西,一定想方设法给她买。”
当女嘉宾问到婚后居住的问题时。
他明确地说,“结婚以后一定要跟父母一起住,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一点是必须的。在婆媳关系上,我也会偏向妈妈多一些。”
关于时间和金钱分配的问题,郭宝俊更是直截了当回应,“钱我肯定会给我妈多一点,但我可以在时间上多陪老婆一些。不过,我必须每天都得跟我妈见面。”
听到这些,现场女嘉宾们唏嘘不已,纷纷灭了灯。
相信在母亲眼里,郭宝俊是一个十足的“乖孩子”,但长大后的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男人。
妈宝男的人生宗旨是妈妈,他们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妈妈的孝顺没有原则,无法像个男人一样去承担,去经营爱情与婚姻。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妈宝男的形成,主要源于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
他们只能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关注,成为一个绝对的“乖孩子”。
因为只有这么做时,才可能得到父母的赞扬,让自己有存在感。
而另一方面,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形成对母亲的不满,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所以当他们进入恋爱婚姻后,就会把对妈妈的不满转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
这些,就是“乖”的代价,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无法拥有面对正常生活的力量。
只能在妈妈的阴影下,做一个被忽视情感的自卑且自责的“孩子”。
知名作者韩大茄在《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一文中写道:
“懂事是一种毒,一旦形成了这个印象,它就会绑架你坚持下去。
因为我很早就知道,一个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会让人交口称赞。
而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会让父母大失所望,前功尽弃。
所以有时候必须顶着'懂事'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地忍让。
发现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
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希望和精神放到了孩子身上,而且不断地说,非得让孩子知道。
在他们看来,只有让孩子愧疚,孩子才会更有动力学习。
“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你不用管我们,你过得好就可以了。”
“我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们每天早出晚归还不是为了你。”
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实际上是将孩子与自己过度捆绑,用爱来控制孩子。
《小欢喜》中,妈妈宋倩的生活重心全部围绕着孩子,盯着孩子吃饭、写作业,帮孩子制定的时间表细化到一分一秒。
用宋倩的话来说就是:“英子就是我的未来,我的一切。”
最后呢?女儿患上抑郁症,连续失眠34天,一个人离家出走。那个可怜的孩子,站在桥头上崩溃大哭,对着妈妈歇斯底里地喊着:“我就是要逃离你。”
我想说那个可怜的孩子,站在桥头上崩溃大哭,对着妈妈歇斯底里地喊着:“我就是要逃离你。”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厚望,最终,变成孩子恨不得逃开的梦魔。
越爱,却把孩子的心推得越远。
或许你见过这种现象:
孩子不想去辅导班,父母气极:“你都不读书,那我这么努力工作赚钱干什么?”
孩子考试考差了,父母挫败:“亏我还每天教你写作业!浪费我时间。”
孩子一发脾气,父母就开始耳提命面:“爸爸妈妈把最好的留给你,你就这样对我们?”
似乎,父母每一个“投入”都理应有所“回报”。
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就是对不起父母,是大不孝。
殊不知,被父母的这种“付出感”长久压榨的孩子,内心会产生愧疚、自责的负罪心理。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余淮就是如此。
妈妈为了省钱,可以几年都不买新衣服。
爸爸为了给孩子挣钱读书,可以背井离乡只身一人跑去非洲工作。
妈妈常常以此要求余淮努力学习,并和孩子说:
“我成天照顾你爷爷奶奶,你爸一个人在非洲工作挣钱,你看我这衣服,都穿了几年了?你以为我不想穿新衣服啊,我们都是为了你。”
言外之意,只要你好好努力,才不算辜负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因此,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小心翼翼,遇到点事就容易紧张。
结果因为心态不稳,压力太大,高考也没发挥好。
孩子自责无比,独自跑去陌生的城市复读,拒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自我封闭。
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书中说: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积极的关心,并非是父母丢失自我的付出。”
低层次的父母,总是以自己“付出”来勒索孩子的成长。
捆绑的是孩子的情感,伤害的却是孩子的成长。
面对原生家庭的产生的自卑,我们如何解决呢?
(1)无论先天缺陷还是后天原因,起初的自卑不怪你。
而一旦有了自我意识,有了高级认知之后,一个人就有了跳出自卑的认知能力。
跳不出认知的怪圈,就是你的责任了。
(2)对事不对人:
自己所做的事情无论多么失败,都不要认为是自己失败。就事论事,力图改进。胜过自我,是硬道理。
(3)远离恶意中伤的环境
如果你总在一个恶语伤人的环境中,而无力改变,那一定要想办法离开。有些人即便本事再大,但不值得跟他耗时间。
(4)成为很厉害的人
(5)不造成别人的自卑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乃至人世间的许多悲剧,都是人身攻击式的“恶语相向”造成的。
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是心智。但破坏力最强的东西,也是心智。
如果你的言语行为没有给别人造成自卑,那么,你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必定有超强的修养。
愿每个人都有自信的人生。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