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思念——东街小学
本文作者:杨连
半新的载人公共汽车,行驰在崇山峻岭的辉腾梁山坳。这里的山路十八弯,顺着崎岖不平的盘山公路,隆隆轰响的汽车,终于爬上了山顶。汽车在路旁写着袁家房(灰腾锡力)的站牌下停住,到站的旅客顺序下车。我们乘机下车,舒展一下憋屈了一个小时的身体。金色的太阳光刺得眼晴难睁,碧蓝的天空,辽阔的原野。一眼望去,天地相接的地方,没有山脊横断,只是在视野可及的范围内,变得模糊,渐远渐逝,直到消失。疏松散软的沙土里,长出绿绿的坚细似箭的芷芨草、青草、车前子、马莲。绿色的草丛中,怒放着鹅黄、粉红、紫兰各色各样的花。稍事休息后,我们又上车,汽车顺着一路下坡的公路往察右中旗开去。
一座青灰色的小城,展现在我们眼前。走下汽车,宽大的察右中旗汽车站大院内,人迹廖廖。走出大院,穿过狭窄的街道,进入察右中旗政府招待所。两排砖瓦砌就的平房,每排有十几个房间,这就是住宿处。办理好住宿手续后,我们一行28人,顺着南街往镇中心走去。
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的青灰色建筑,并非是青砖建筑,而是当地一种土埌,涂抹在房顶和外墙上自然干燥后的颜色。土坯打垒的墙壁和泥土封顶的房屋,是全城的主流建筑。沿着南街走到十字路口,东西走向的路,便是全城最热闹的街道。马路两边低矮的土屋,狭窄的窗户和门面,看不出竟是各种商店。推门进入,昏暗的光线下,勉强看清靠墙货架上的货物和站在柜台里的人。
一行人边走边看,看着小镇贫困的光景,心中暗自后悔当初的选择。毕业前夕,校方公布了分配方案:哪来哪去,鼓励去艰苦边远地区。怀着报效国家的宏愿,我们联系了当时中旗体委的张玉清老师,诉说了志向,自愿主动到较为艰苦的中旗工作。
繁华东街的最东头,是砖瓦结构新建的旗委和政府。经人事局、教育局研讨,我等三人被分配到科布尔镇东街小学。回到招待所与分到各处的同学告别。第二天一早,携着沉重的行李用品,来到东街小学。
走过旗政府,顺着街道继续往东,马路南边的最后一个院落,有简陋的一对门垛(没有门楼和大门),左侧门垛上,挂一块竖写着“察右中旗科布尔镇东街小学”的木牌。走进大门,院内竟然还有两户居民住宅。迎面是两排砖石基础、土坯垒墙、屋顶加瓦的土混结构房屋的后墙(老百姓叫穿鞋戴帽)。两排房中间,留有十几米宽的通道。顺着通道进入,带有挡风门斗的墙上,钉着白底红字铁制的办公室标牌。
一种贫困简陋的感觉又涌上心房。走进大办公室隔出的单间,挂着校长室的名牌。瘦削、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是校长张有仁。校长礼貌地手指对面戴眼镜的中年女人介绍道:她叫郝秀云,任教导主任。他热情表达了对我们到来的欢迎,又语调平和地介绍着学校概况。东街小学,原名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街小学,校址在南街现商业局院内,属内蒙古教育厅普教处重点小学之一,和呼市苏虎街小学、丰镇马桥街小学齐名。因原校址狭小,迁到现在校址,更名东街小学。工程修建尚未结束,布局乱一些。校长而后介绍了我们每人的具体工作职责,介绍了吃住,由郝老师安配。鼓励我们努力工作,创新成绩。
我们的宿舍和办公室同排,但中间隔着十几米的通道。最西边一间,是我们的食堂兼伙房,很大的灶膛,烟道穿过墙壁,进入宿舍的炕道,穿墙上升至屋顶的烟囱,保证了冬天能睡上热炕,学校的工友老王兼做炊事员,我们可谓吃宿无忧。宿舍往东的房内,暂住校长一家,到校第一天的午饭,被邀在校长家进餐。
和我见过的小学一样,操场、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食堂,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又有不一样之处,东街小学的西南角,有一片长约六十米、宽约二十米的榆树林,树龄已达三十多年,但树干不粗(约十厘米以内),树冠不大,据说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植。夏季时分,这片小小的树林,为我的体育课带来温馨。在炎热的夏天,活动半小时后,人们汗流浃背,湿粘烦躁,师生休息在早操台前的树阴下,凉风吹来,舒爽快意。那郁郁葱葱的绿,带来生机盎然,意气蓬勃,使人为之振奋,为之努力。
东街小学的东校墙,利用了原陶林县的城墙。校园的东北角是一片小小的操场,建有单双杠、跳高、跳远池,以及一二年级学生活动滑梯、翘压板。基宽二米的土夯城墙,隔断校园和东滩的交接,顺着小操场城墙踏踩出的台阶而上。风雨人力剥蚀而去的垛台和女儿墙,剩下平坦宽展的墙体。站在宽约一米的高耸的城墙上,放眼望去,平坦绿茵的草地一马平川,一直延伸到数里外的东圪旦。俯身下视,高高在上,距地面近四五米。顿悟了古代人们在筑城时,选取高于周边草地的丘坡,既利于守,又利于攻,也可谓古代的文明佳作。难怪当地居民称呼街区有北圪旦、西南圪旦等。
月高风清的夜晚,小城一片寂静。我(有时是我们三人)常常站立在城墙上,仰望明光的月亮,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回顾书中讲述的历史:“信凌君窈符救赵”,“赵武灵王设云中郡”......和北方各民族、各朝代有关的故事传说。想像着苏武牧羊的艰辛,文姬归汉的辛酸,昭君出塞的无奈以及康熙平定葛尔丹的艰险。千年的历史,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广阔,寂寥,明月,清风,都是发生在这样辽阔的草原大地。
就是这一段残破的城墙,引导我追溯历史,回味当今。如今半个世纪的时光,已悄然逝去,但是,当我一接触科布尔这个地域的名称。我就想起东街小学,想起那段残破的城墙。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