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四川大学16个学院准备这么干!
四川大学衔接好“十三五规划”,坚持发扬前期好的理念和做法,正如“让'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名片更加响”、“推动华西智慧医疗2.0建设”,就是学校乘势而上,推出川大人才培养“升级版”;大力发展新工科,深化理科的科研深度,加强以“信息+”和“医学+”为重点的跨学科交叉渗透;主动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推进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整体战略。提出的在“十四五”期间“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更加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
商学院党委书记李晓峰表示,认真做好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一期验收各项工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办特色鲜明的川大商科教育。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张本表示,统筹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医工融合发展、医学基础学科振兴和医工交叉平台建设。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昌龙表示,深入推进医工融合发展、医学基础学科振兴计划,积极助力华西医学整体迈入一流。
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表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实现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和转化;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保驾护航;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表示,争取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让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A-上升至A;进一步推进学院“内培外引”计划,做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国字号人才翻倍。
数学学院党委书记覃孟念表示,今年上半年数学学院顺利获批建设“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都国际数学中心”“华为-四川大学数学联合实验室”,学院要积极建设“国家天元数学西南中心”“成都国际数学中心”,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巩固与发展基础数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强化社会服务”。数学学院将积极建好“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牟德富表示,进一步加强与医学的融合与合作,紧跟国家重大需求,推动高分子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希望学校层面能够为医学与工科的融合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增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认识。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肖先勇表示,力争通过“十四五”的五年拼搏,川大强电科学接近或达到A类;全面落实最好本科2.0十大行动计划和人才强院计划。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杰表示,抓住国家“双万”专业建设的契机,以打造的“机器人”特色实验班为抓手,建设好我院首批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日本东北大学MEMS团队的引进为抓手,开展微机电系统新的学科方向建设。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吕建成表示,全力以赴力争软件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冲“A”目标;二是通过内培外因,争取在现有基础上高端人才翻一番。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有节表示,以学院学科融合建设提升实力,拓展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先进轻工材料等几个交叉学科,形成新领域的竞争力,妥善完成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的调整,形成科学合理、交叉融合的二级学科方向布局。
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兴国表示,持续推进水利、地球科学、新能源三大学科体系建设,全力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一期验收工作。二是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引进学术领军人才2人,新增高水平青年优秀人才4人。三是以牵头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为抓手,拓展“工业互联网+”科研平台。
化学工程学院院长赵长生表示,学习国内尤其是东部高校新工科改革的经验做法,全力推进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建设,做好传统化工的合理升级转型,全力打造具有新化工特色的高峰学科。
华西医院工会主席、“双代会”第五代表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代表组组长程述森表示,加强和发展,精准整合全校和院内资源,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都争取在原基础上更上层楼,首次医参评的医学技术也积极争取A及以上成绩。积极参与四川省、成都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P3实验室建设等,深入推进医工结合、推进“医学+”“信息+”的交叉学科中心的战略意图。
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叶玲表示,积极探索“网络平台+海外推介+学术论坛+精准联系”的立体化“寻才”模式,构建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华西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章程表示,聚焦“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毕业生深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