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米酒小记
感觉似乎是靠那一口仙气吊着,像是嗜烟之人靠那口烟气的劲过着似的,飘渺的不真实,想一想,毕竟是个俗人,还是人间烟火来得踏实。老爹说,文魁武魁,比不了半片锅盔。可是锅盔太硬了,冬天里,有一碗甘甜芳醇的米酒,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是对味蕾的最佳犒赏。何不自己动手一试?
――题记
虽然是抱着一试的态度,但是既然做了,就又怀着成功的信念。所以攻略做的很仔细,反复地看视频,特别是标题为一次成功的做法。多看了几次之后,心里有些底了,然后就开始付诸行动。
糯米1.5斤(买了两斤,感觉盆小,倒入了1.5斤),泡水一天一夜,时间够长,但是冬天可能会慢一些。
将泡好的糯米上锅蒸,大约25分钟左右,用的是大火,蒸出来的糯米晶莹剔透,粒粒如玉,特别的好看,似乎已经隐隐约约有了米酒的雏形。恍惚间有种有女初成,但天生就是美人胚子的感觉,好像已经可以遇见米酒做好时香甜酥软,酒窖芳醇的感觉了。天生吃货!
蒸糯米的同时烧了白开水晾凉,因为第一次,没有经验,所以水烧的有点儿多,不过没浪费,留着备用。
糯米蒸好以后放入器具里,注意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反复地看了视频。要将糯米凉至30摄氏度时才加水,加米酒曲。因为家里没有温度计,所以着实有些紧张,怕热了烫死米酒曲,又怕一不小心冷凉了发酵效果不好,所以,那顿饭吃的心不在焉,是现在那盆糯米跟前吃的,不时地伸手试试,自己感觉有些像孩子生病发烧时不停地去摸他的头的心情一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等到温度适宜了,看不同的视频里有先放水的也有先放曲的,自己琢磨了半天,感觉先放水可能米酒曲好充分溶化,所以先放了水,再放了米酒曲,注意水不能一次放多了,水的多少以让蒸熟的糯米不至于太干为宜,然后再放入米酒曲,充分搅拌。然后再在盆里挖个洞,然后缓慢地倒入水,水没过米为宜,然后再用糯米将洞填平,包上保鲜膜。连盆放在温暖的地方。正好暖气片旁边有一堆书,书的高度是小盆放上去正好对着出气孔,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好的地方,物质与精神一起发酵了。
第二天下班回来,赶紧去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感觉盆里的水稀释得少了,又将头天的凉白开倒进入,继续盖上保鲜膜。又因为心下忐忑,少放了点儿白糖,多了怕掩盖了米酒的甜味道,不放又心里没底,所以这个动作,其实是个心里安慰。心下感激工作使人忙碌,不然得多么心心念念,不停地想去看看呢?
注意:搅拌也好,盛放也好,都必须是不带水不沾油的筷子器具。
第三天回来,再次去看的时候,掀开保鲜膜,一种属于米酒的那种可口香甜的味道就扑鼻而来了。说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还未待吃,就已攒足了口水,及至入口,悠长回味就一遍遍在唇齿间留香。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小碗生米酒,想起了那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觉得腊月里,年节间。又怎么能少了一碗米酒佳酿呢?
“人参补身,不如米酒养人”,米酒单吃就那么好吃,放上几粒枸杞,像是梅花落雪,那种意境与味道就呼之欲出了,更不要提桂花米酒、米酒汤圆、米酒鸡蛋、樱桃米酒、米酒鱼骨、果味米酒,哪一样都让人馋涎欲滴。又想起客家人酿米酒,要有敬天畏地的谦恭之心,又觉得那种家常的味道里多了些神圣的东西。
将做好的米酒装罐,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想起唐朝名相张九龄曾在福建长汀谢公楼题诗一首,写尽客家米酒的色、香、味,诗曰:“谢公楼上好醇酒,三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才倾黄蜜剖。”突然间觉得,有这样的一罐子纯酿在手,那千百年来的美好,恍如昨日。这佳酿,足以让玉碗生辉,岁月生辉。
“喝一杯不醉人的米酒,生活又是一天。”从此,把日子过程酒酿的味道,所有的过往,都让它发酵,纯酿,只剩回味无穷的甘甜!
(后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郭姨酿酒,现学现卖!)
2018.12.27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