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衣衫薄。
每年处暑将近时,都喜欢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发呆,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有时张开手掌,在五指间的罅缝里静看阳光,别致的暖,不再刺目,颇有一种「暑退才知恋夏之美」的心情。想着:待菱风香散漫后,白露节气,风露发晶英,就该桂露光参差,桂香落人衣了。
此时,秋色渐欲迷人眼。想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清浅澄澈,让人情动于中,念起远方伊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穿过薄薄的暮霭,凝望一池秋水,红藕已香残,美人叹迟暮。时而有风雨欲来,谁又知光阴之荏苒。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记得余光中写过「雨是最原始的敲打乐」,一场秋雨,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也难怪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吧。说到李商隐,依稀还能背出他那首《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长安的滞雨夜,孤寂而漫长。雨夜客居,残灯独坐,不知当时的雨,又是下在哪个时节?
雲無言,
处暑至,暑气止,像是秋天的一双手,扼住了暑气的喉咙。暑气落荒而逃,遁入草木山林,于黑暗无声处枯萎,如一记休止符,停在了处暑这个段落。天高气爽,就连天上的云彩也变得纤巧轻盈。民间向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此时,赏天高云淡,学学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许也自有一番恬淡。
别后经年,
还有,初秋还是该有月的。尽管冷月锁清秋,是要等白露过后才能感到的凉。那种凉,藏在流年的交替轮回里,漏窗中的云来月去里,如同那位叫李煜的王,他的秋凉,是一生中珍贵的事物纷纷脱手而去。那些如烟往事,忆起又如何,忘也无从忘。
日子过得真快,别过夏花绚烂,迎来秋叶静美。每一次写节气,冥冥中都觉得有种宿命感:一季终了,一季展开,时间的交替,何曾不像生命的历程,是惊鸿一瞥,也是不再相见。而秋只是秋,我们且只走各路。所以我总是要说——岁月长,衣衫薄,人间烟火鼎盛,惟愿你珍惜眼前人。//
文 | 贾 诗
图 | 网 络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所 有 ·
^
溫馨提示
WARM PROMPT OF OPIUM
平台刊發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
我們崇尚分享
真誠感謝您的閱讀 / 點讚 / 轉發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reading/thumb up
合作聯繫
181-0772-5500
投稿郵箱
2865380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