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子 :【旧事】吴冠中的画和散文集封面

旧事:吴冠中的画和散文集封面
作者:张宗子 
张宗子,河南光山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8年秋自费赴美,学习英美文学。现住纽约。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写作以散文和读书随笔为主,作品见于《读书》、《散文月刊》、《书屋》、《财新周刊》和“腾讯大家”等报刊和网络媒体。出版有散文集《垂钓于时间之河》、《空杯》、《一池疏影落寒花》和《梵高的咖啡馆》,读书随笔集《书时光》、《不存在的贝克特》、《往书记》、《花屿小记》和《此岸的蝉声》,另有《张宗子诗选》和译作《殡葬人手记》等。
我的散文集《空杯》,当初不叫《空杯》,叫《从前的东西》。这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随手拿来做了书名。
《从前的东西》属于那种想到一句话就往下写,信马由缰,写到哪里是哪里的即兴之作。写到后面,前面写的是什么已经忘了。写完,回头看一遍,勉强找个题目按上。
作文是说不清的事,花了力气的,未必好,别人说好的,自己未必喜欢。反过来也一样。《从前的东西》写完,一直搁在那儿。等发表了,有朋友说喜欢。喜欢什么呢?大概因为其中发了一些有关人生的牢骚。一水儿的家常话,平淡无奇。日子本来就是平淡的,如果因为马齿渐长就觉得饱经沧桑,那也太高抬自己了。但它真乱,有结尾,没开头,而结尾看着也不像原本长在那儿的,像是后来贴上去缝上去的。
选它当书名,不过因为几十篇文字中,没有比它更宽泛的题目了。交上去,觉得不踏实。责任编辑应亚敏是个很有灵气的女孩,书稿到她手里,马上来信,详说对作品的看法。让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的是,她认可了我的书名。她说,《从前的东西》给人回忆的感觉,和全书的情调对得起来。
也是。凡是写下来的事,自然都是过去了的。文学写作骨子里都是回忆。
至于文章本身,她没追究结构上的凌乱,只说喜欢其中的议论。她还挑了两段,预备放在封底:
“假如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不断成熟,也就是说,更懂得生活,懂得生活中一切不可或缺的东西:人际关系,挣钱,更舒适的房子,保险、税务、存款或投资方式,那么与此同时,他必然也在丧失,丧失他身上那些'无用’但极其尊贵的品质。丧失的越快,越没有痛苦,没有感觉。这样的变化是幸福的,因为他完全不知道,或者说,他不在意。
“可是,如果我不接受这种说法,如果我觉得这样的丧失真的是不可弥补的丧失,那么,从前的东西,如今无法继续拥有,不是客观上的不能,而是我们丧失了拥有的能力,丧失了喜欢和沉迷于其中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从前的意义就大大不同了: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我们失去的也许就是天堂。”
书稿编好,应亚敏自己动手,设计封面。 
她选了一幅吴冠中先生的彩墨,南方小村的灵秀景致,画面清淡明净,不杂一丝尘浊。我本来就爱吴先生的画,看了亚敏传来的图片,还是大为惊喜:真的太漂亮了。吴先生的画清逸脱俗,相比之下,文字太重浊了。
事情大致敲定,应亚敏说,剩下的事,是就版权和吴先生那边联系。
后来几经审核,书名换了,换了更认真一点的《空杯》。但遗憾的是,彩墨画的封面设计不得不放弃,因为空杯的意思,和画面配不上。我打心眼里舍不得。新的封面已经出来,还在和亚敏商量,能否继续用吴先生的画,哪怕换一幅。
由于书中并没有一篇题为“空杯”的文章,封底选的那两段话也不能用了,只好紧扣新书名赶写了一段文字,破题承题,八股文似的。
高人已逝,想泛泛地表达点什么,自觉浅薄,无以为言。古人说,“永怀尘外踪”,用在此处,似乎也不恰切。楼下有他老人家的书,四种,有的是以前读过的,搬回家,一一细读,觉得别有味道。
《吴冠中自传》中收了那幅题为《双燕》的画,吴先生讲那幅画的来历:八十年代初他带学生去苏州实习,之后去舟山群岛写生。离开舟山回宁波,在宁波火车站,看看还有少许富裕时间,就到附近观察,“被滨河几家民居吸引,激动了,匆匆画写”,“这民居,就是《双燕》的母体。”
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远山星际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相关推荐

  • 吴冠中《什林》

    吴冠中先生的绘画的确是一个清丽自由的世界.他的水墨无论是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鲜花野草的小窗即景,还是虬曲腾转的古松高枝.垄高坝长的北原风景,都给人一种清新放怀的感觉.画面上那些游丝,那些韵点,仿佛在不 ...

  • 张尕怂新专辑《乱弹》封面,夏阿画

    张尕怂新专辑《乱弹》封面,夏阿画

  • 刘晓林:写在吴冠中先生百年诞辰

    写在吴冠中先生百年诞辰 刘晓林 转眼吴冠中先生已辞世9年!91岁驾鹤西去,此后的中国画坛平添了不少的落寞. 我曾与吴先生接触过,谈不上真正的交往.尽管知道他的住处,几分钟的车程便可抵达. 在吴先生的声 ...

  • 偶见自己

    □张达明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生前居住在北京方庄.有一位名叫张世东的下岗工人,在一幢高楼的地下三层开了一家裱画作坊,挣点小钱养家糊口.张世东不会想到,他竟与吴冠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了忘年交. 起初,吴 ...

  • 城南旧事资料大全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作者资料 林海音(1918年3 ...

  • 一个七旬老人的手工《网刊散文集》

    一本书,要正规出版,你至少要掏几万大洋的书号钱,还要拿出一笔不菲的编辑印刷费,对一个普通作者而言,这些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多作者,看着自己厚厚一沓书稿,却苦于经济原因,不能付梓印刷.而放在 ...

  • 马腾驰//藏者

    藏             者 ·马腾驰 他是我多年的一位朋友,实诚厚道,良善谦逊,家在外地的一个县上.他和妻子,在县农贸市场里开了家干菜店,生意不淡不火. 他是一位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从年轻时开始,到 ...

  • 最是深情留不住.....

    孤芳自赏,或者通俗的说,臭不要脸,应该是身为文化人的我的一大优点. 臭不要脸如我这般,说起当代画坛,除了当代画坛F4(张晓刚.方力均.岳敏君.王广义四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喜欢的画家虽不少,但 ...

  • 吴冠中1幅画值1个亿,66幅画值多少亿?都捐给清华大学了

    吴冠中的66幅画被儿子捐给清华大学,真豪爽,来算一算它们的价值 众所周知,吴冠中先生的画冠绝群才,融西画.白描.写意为一体,着色浓淡相宜,恰似那江南水乡的婉约闲适. 吴冠中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江苏宜 ...

  • 吴冠中的画不被认可时,被王健林买下70多张,今一张画高达上亿

    历史地洪流总会带走一些人,留下一些人,而那些能够留下名字得人注定拥有不凡的一生,注定会影响一代或者几代人,在很多人本来平静地生活中掀起不小的风浪. 吴冠中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先生虽逝,精神永存.鲁迅先 ...

  • 张际才:你画的折带皴能不能一块一块“抽”岀来?

    张际才:你画的折带皴能不能一块一块“抽”岀来?

  • 吴冠中:画卖不出去了,好!

    画家吴冠中留给当今美术界的箴言针砭艺坛时弊.这些惊人之语,当时可能在美术界激发起轩然大波,如今回看吴冠中直言不讳地痛陈中国当代的美术观念.美术教育和美术体制,句句在理.这笔无形思想遗产的价值不逊于他留 ...

  • 【榜上诗家】张展||莫非出瑶池画影,仿佛来梵门幽境。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张展:黑龙江兰西人.生于1947年11月6日.曾任初高中语文教师二十年,在公安部门工作二十年.退休后迁居伊春.曾任伊春诗词协会理事.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随笔 ...

  • 【品读】张宗子|读宋诗:黄庭坚《题落星寺》

    张宗子 黄庭坚<题落星寺>有四首,三首七律,一首七绝,可能是同时所作,也可能不是,因为题目相似,被编集者归到一起.最著名的是第三首: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 ...

  • 张宗子:稚言零拾

    张宗子:稚言零拾 张宗子,河南光山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8年秋自费赴美,学习英美文学.现住纽约.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写作以散文和读书随笔为主,作品见于< ...

  • 张宗子 | 认得回来

    一个人的玄想能走多远,便是他才气的度量. 随时离开,随时回来.回来的路没有距离. 有人记得回来的路,只因他的路简单,走得不远:有人确实走得很远,却迷失了. <后西游记>第二回,小石猴外出学 ...

  • “张佳乐”创意立体画签名,这样画画始终有意想不到的地方

    “张佳乐”创意立体画签名,这样画画始终有意想不到的地方

  • 张韶石的花卉画设色妍雅富丽,素享“牡丹王”美誉

    书画论坛liyu2021-04-10 00:34:32 张韶石(1913-1991)广东番禺人,少孤,依伯父张纯初生活并从其学画,后到汕头任图画教师.1932年回广州,曾临邓芬所画<浣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