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很多规定,现在真的正在逼着老师“不务正业”,你有感触吗|教学|人民教师
教育的很多规定,现在真的正在逼着老师“不务正业”,你有感触吗?
教师的本职工作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同行们一定心知肚明。教书育人,才是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根本所在。但是这一行的很多政策,却越来越逼着老师走上“不务正业”的歧途。
笔者所在级部有一位担任年级主任的老师,任教学科为语文,今天学校要求填表,无意间看到这位的获得荣誉证书,光2018至2021年三年里就有6个,教学能手、一师一优课证书、模范班主任、3次优秀教师,如果用现在的教学评价规定,这绝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
但是,我想知道作为一线教师,要想讲一节高质量的课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还要反复修改、打磨。
假如每月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公开课,请问还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学生、处理日常事务吗?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E5MTEvMjE4MDMxMTIxXzFfMjAyMTAzMTkxMTU3MzY1MjA=.jpg)
但是,我们都明白现在职称评审对荣誉的要求也比较苛刻,比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质课、名师等,都是加分的项目,所以,很多老师就是为了追求这些,进而为职称评审加分。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现在却已经变“味”了,成为了很多教师课堂表演性的活动和某些的功利性的交易!
所以很多教师讲课就是为了获得荣誉,根本不管学生学了多少?甚至,很多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推荐教师荣誉时,采取的一些荒唐的打分标准。比如主科老师加多少分,领导加多少分,从来不按照教学成绩来推荐。这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所以很多一线教师反映,出力、干活是我们的;荣誉、好处是领导的。
有时我们的很多教学行为需要改革了,没有实质内容的教学活动比如开展教学能手、优质课、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应由教学成绩来代替,这才是最公平的做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