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恒: 活在诗情画意中
活在诗情画意中
我很欣赏一副古对联:“生居化日光天下;活在诗情画意中。”因为它代表了许多人的向往。像我这个岁数的人,是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长大的。半生都是太平世,到老又逢全盛时,可谓“生居化日光天下”了。但是否能过诗情画意般的生活,还要靠个人努力。引导我走进这种生活方式的是赫赫有名的《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这些旧体诗的声韵美、意境美、语言美,熏陶了我大半生,至今仍然爱不释手,是我晚年幸福生活的高雅点缀。
在如梦如幻的童年,李绅告诉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我懂得了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李白教给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使我这个因家贫辍学、学历低而又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靠一支秃笔选调进入县城,成了吃“皇粮国税”的干部;担任县民政局长时,郑板桥勉励我“衙斋夜听潇潇雨,疑是黎民疾苦声。”李商隐提醒我“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使我牢记“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经常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并力戒奢侈,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使民政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河北省优秀县(市、区)民政局长”荣誉称号。
经过岁月的打磨,走过了“三十功名尘与土”,跨越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生命的年轮将我带入人生金秋。曾经“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工作、事业早已是“孤帆远影碧空尽”,“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万卷诗书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仍然捕捉快乐风景,依旧过着诗情画意般的生活。和一群老友一起组建起诗词楹联学会,激扬文字,抒情 言志,纵情欣赏“夕阳无限好”,不愁“只是近黄昏”,使退休生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由此我更加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人生的金秋岁月同样会“映日荷花别样红,”会从另一个角度绽放绚丽,展现多姿。
在循规蹈矩地当了几十年公务员后,突然完全抛弃了自己已经熟悉的一切,又重新开辟新的领域,这对一个暮景人来说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是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鼓舞了我,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掌握了格律诗的游戏规划,不仅会吟咏,而且会撰写,已在各专业报刊发表诗词一百多首,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县诗词楹联学会顾问,并多次参赛获奖。赋诗的过程激活了思维能力,延缓了老年呆痴的进程,似乎又返老还童到青年时代。每说起诗来,像一个初恋的少女那样真诚、入迷、上瘾。现已年过古稀,抽了40多年的烟戒了,饮了40多年的酒戒了,但诗瘾至今难以戒掉。可见诗瘾比尼古丁、酒精还难对付。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小车不倒只管推了。”最近我又作了一首七律《古稀抒怀》:
已是金乌西坠时,登楼远望总遐思。
早知半路出家晚,不悔三更入梦迟。
小调怎能充大吕,乱弹难以比西皮。
今生不坠耕耘志,铁杵磨针信有期。
最后,我想厚着脸皮说一句当代歌星们常用的台词:“请给点掌声鼓励好不好?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作者简介:常振恒,男,76岁,武邑县西桑村人,退休干部,现任县诗词楹联学会顾问。习诗20年,著有《诗词存稿》、《楹联存稿》和五人合著诗集《五柳莺声》。晚年的理想是“一生写就诗千首,便是书生暴富时。”
红梅欢迎您把身边的小欢小喜小幸福或者所见所闻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
1。关于投稿 投稿须原创首发,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自愿、文责自负。投稿一周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他投。
2。关于读者赞赏 文章发出一周内阅读量超过300,读者赞赏归作者。
邮箱 13473831355@163.com
微信 134738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