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麻烦不断,错在破圈?

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变火之后,认识和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挑它毛病的人同时也多了起来。前有杨笠“怼男人”言论被举报,后有范志毅吐槽男篮国足引发连锁反应。

郭德纲说过,演员挣的钱里面,包括挨骂的钱。如此说来,这似乎是不可避免。

昨天看和菜头老师的文章,他认为脱口秀本身没有问题,错就错在破圈儿。破圈之前,没有太多人知道你,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旦破圈,“四海之内都是爹”。

但问题在于,不管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演员本身,因为可能遭遇的争议,就不再扩大知名度?更何况,很多时候破圈不破圈,并不在演员的掌握之中,尤其是在这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

很多歌迷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很早发现一位默默无闻的歌手,名气不大唱歌非常好听,于是就一直钟情于他。不过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这个歌手忽然走红。按理说这个歌迷应该为自己的独到眼光感到欣慰,但与此同时还会萌生另一种情感,那就是这个歌手不再属于自己——其实对方从来都没有属于过他。

从小众走向大众,被更多人认识和喜欢,应该是绝大部分演员和艺术形式的夙愿,能够走到后一步的都是幸运儿。

就拿郭德纲来说,在2005年底走红之前,他和几位相声演员默默在小剧场演了那么多年,尽管也有一些相声迷口口相传摸上门来听,但对于演员们来说,他们当然愿意被更多人注意并认可,卖更多的票,走上更大的舞台。

因为广播和网络扩散走红之后,郭德纲带领德云社演员走上大舞台,面对更多观众,他和徒弟们演出被盯上的可能性也大了很多,这才有了2010年“反三俗”风波。

近些年德云社演员走红程度升级,也和破圈直接相关。因为相貌等外在因素意外爆红,张云雷等人将流量引入相声行业,这些偶像相声演员在享受破圈红利的同时,也被各方公众盯住,导致后来调侃地震事件、调侃张火丁事件发生。

如果说相声的冒犯还只是组织包袱儿的手法之一,那么脱口秀的冒犯性似乎就带有一种“原罪”。相声演员很多时候还可以辩解自己是在塑造人物,而脱口秀演员上台之后似乎只是自己——其实也是“似我非我”。不过由于脱口秀自身几乎不可避免的冒犯性,这两年也随着节目和演员的走红,引发一连串的事件。

当然优秀的脱口秀不只是冒犯,但冒犯性最容易产生强烈舞台效果,也最容易引发争议。节目制作毕竟还要多方考虑,相信在脱口秀被搬上网络节目之前,酒吧和小剧场的脱口秀演出,冒犯性绝对只多不少,为什么没有引发大反响,就是因为它足够小众,无论争论还是好感都局限在小范围之内。

因为《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我国的脱口秀走上了不同于西方脱口秀的特色道路,很多演员其实在线下没有表演很多,就开始因为节目影响在网络走红。

这些演员在接各种商务广告的同时,在节目中表演的尺度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就是因为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喜欢他们的观众多了,找毛病的人也多了起来。还不仅是表演,就连此前他们写段子的阵地微博之上,大部分时候写一段话,也要前思后想,会不会被曲解和指摘。

如今的网友甚至擅长“挖坟”,一个刚刚走红的人,很可能被瞧不太上他的人按图索骥,从多年前发的微博上找出“罪证”来。

前几天我还听说,有人怕惹事提醒朋友把微博设置成“半年可见”。想想真是让人既佩服他的谨慎,又感叹如今捧人又贬人的网络环境。

去年看过刘瑜老师一篇文章,她说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远离微博和其他网络平台,就是因为自己想要那种“明天的我的想法可能和今天不同”的自由。

我们是不是可以拥有这种自由?当然是应该有的。一个人的认识总会产生些许变化,不能因为说过哪句话就被揪住不放,甚至上纲上线。那样只会导致人们有话不说,或者说出之后咬牙坚持,死不悔改,肉烂嘴不烂。

这几年“打脸”这个词常被拿来羞辱人,其实仔细琢磨,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在“打脸”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更不要说科学的进步很多时候就是新的推翻旧的。永远不打脸,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事。人人噤若寒蝉,才能确保永不打脸,我们想成为那样吗?

对于文化创造者来说,他们一般都是渴望破圈的,艺术、作品和演员如果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欣赏,作为一种知音艺术,从业者可以待得比较舒服,但这种舒服程度也是有限的。只有得到足够多的人品评,哪怕很多声音刺耳难听,这些艺术才可能据此不断适应和调整,成为新我。

反过来说,观众或者说受众永远是对的这句话也值得商榷,动不动就扣帽子,来不来就举报,长此以往他们迎来的只能是一个安静祥和但毫无生机的文化世界。

如果像六神磊磊所说,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果真就不适合我们的国情,那才是莫大的悲哀。到时候我们应该也会笑,却只能假笑和苦笑。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