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斩首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笑道:擦亮眼睛看上面写的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就已经有五千年了,而封建王朝结束也不过两百年,因此以前的封建思想可是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
尤其是封建王朝,掌权者们对自己的政权可是十分看重。每一位君王都想着传位千千年,万万岁,所以在出现了谋逆臣民时,这些人在君王面前可是一个个十恶不赦的,落得个斩首下场都是好的,弄不好还是诛灭九族之罪!
很多人应该都在影视作品里面听说过丹书铁券或者免死金牌这类东西,但是这种谋逆之罪是免死金牌是没有效果。
就如朱元璋的开国大臣李善长曾经就牵涉进了一桩谋逆之罪,虽然自己有一张免死金牌,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过斩首的命运。
开国功臣李善长
李善长出生于安徽,从小就聪慧过人,并且熟读各类书籍,尤其是兵书。他也是支持法家学说的人,年轻时候的他善于预测,往往很多事情都会被他预测到结果,因此很快他也在十里八乡出名了。
当年朱元璋平定滁州时,得知李善长是当地有名的高人,便对前来拜见的李善长以礼待之,顺便将他留下来做了掌管史书。
从此李善长就跟随着朱元璋四处征战平定天下了,在滁州时候,李善长作为参谋,不仅在军事上给了朱元璋最大的帮助,并且还在人才的选拔上也是他一一选拔的,甚至连投降的人也是他代表朱元璋在其中周旋,因此朱元璋也是十分尊敬他的。
在郭子兴对朱元璋产生怀疑,要剥夺他兵权,甚至要将李善长挖过来成为自己手下时候,李善长拒绝了郭子兴,也是从这件事后朱元璋更是对他十分倚重。
拥有免死金牌一张
除了对朱元璋十分忠诚之外,李善长也十分有谋略。当年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鸡笼山寨,只留下少数的人留守和阳,元军得知后便派了大量的军队来攻打朱元璋的大本营,是李善长设下埋伏击退了元军。
在朱元璋攻克采石后,是李善长写出了赏罚分明的新军纪在各大城镇里粘贴,保证了军中没有因为胜利骄傲,从而秩序井然,秋毫无犯。
还是李善长在朱元璋称吴王时,辅佐朱元璋各项大事。他通晓古今,做事精明果断,赏罚分明,又善于辞令,因此在朱元璋招贤纳士时都是李善长起草文稿的。
甚至朱元璋在出兵征讨时,往往都是留着李善长为后盾,而李善长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不仅能够保证朱元璋的粮草辎重随时待命,而且也能保证驻地的百姓安居乐业拥护朱元璋。
可以说李善长虽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前线上建功立业,但是他本身起到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在他的主张下恢复了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国家财富日益增长,百姓们也不再贫困。
如此重大贡献的人,势必在朱元璋成就大业时候会被论功行赏。
洪武元年朱元璋感念李善长的忠心与贡献,特地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拜他为左相国,一时间李善长的权力可谓是权侵朝野,位极人臣。
洪武三年时候,朱元璋大封开国元勋,对众人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是他在其他方面丝毫不输于在座的各位将军们,理应晋封大国。”
于是便封他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甚至还为他效仿汉高祖,特地授他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一张,以后若李家犯了罪证,可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最终被斩首
丹书铁券其实是表示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一种敬重和重视,但是李善长却没有珍惜。当一个人的权利过大时,或者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思想就难免跑偏了。
在成名之后他的本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他表面上看着宽厚,实际上却是一个待人苛刻,爱嫉妒别人的人。有时候一些大臣的观点与他不一致,或者某些大臣对他不够“尊敬”,就会被他以各种理由在皇帝面前“上眼色”,久而久之朝中忠直的大臣便不再与他为伍,朱元璋得知风声之后也逐渐对他不满起来。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谋反失败被杀,很多人都遭受到了牵连,但是与胡惟庸来往密切的李善长却没有遭受到牵连。
其实这不过是朱元璋给李善长的一个机会罢了,但是李善长却没有放在心上,照样像以前那样高调做事,此时的朱元璋便对这个曾经的老部下怀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此时已经七十七岁了,因为给其亲戚丁斌求情,再次被供出与当年的胡惟庸谋反案有牵连。此时的朱元璋则毫不心软,将李善长与他七十余家人希数斩首。
临行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这个白发垂髫老人此时不过是想给自己孩子留下一条活路罢了,他恳求老皇帝能够看在当年的份上,放过他的孩子一码。
朱元璋这时却说道:“爱卿做下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时,怎么没有想到你的儿子!我那免死金牌是可以免死,但是却不免谋逆之罪!”原来免死金牌上赫然雕刻着“除谋逆之罪”,意味着谋逆大罪是不免死的。
小结:
李善长因为有了御赐的免死金牌,形成了有恃无恐的心理,不仅与参与谋逆的胡惟庸来往过甚,甚至在胡惟庸事情败露之后,朱元璋最初看在他是开国元勋的面子上,没有对他过于处罚。
李善长却没有心怀感激反而怀恨在心,仗着自己有免死金牌招摇,而他也正是因为如此,最终被人查出实为谋逆人员,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实免死金牌仅仅是皇帝对开国元勋的一种嘉奖,但是大臣们却不能因此恃宠而骄,要知道帝王权术永远都是站在自己利益面前的。
如果一个人妄图一直吃“老本”不进步,那么最终将会被时代淘汰,如果在行进途中有了偏路,更是得不到一个好结局了。
就如李善长,年轻时文武双全,中年位极人臣,按理说在晚年的时候应该得到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却因为自己剑走偏锋,最终凄惨收场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