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在谷:舌尖上的记忆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昨天看《舌尖上的中国》,一句“小时候妈妈做给我们吃的那些味道”,让我想起儿时妈妈做给我吃过的那些美食。那是一个难忘的记忆,既有那个时代的印迹,又饱含着妈妈浓厚的母爱!
最初,当数“饭粑坨”了。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弄点米饭在洗脸帕上,捏成团,然后放在火上烤,烤到外面焦黄的时候再吃。吃时,外面香香脆脆的,里面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在当时来说,的确是难得的美味。那时农村穷,没有什么零食,“饭粑坨”不仅是最可口的零食,也是每天早上梦寐以求的食物。
其次,大概是一九八四、五年的样子吧?记得是腊月,快要过年了,家里没有电视机。那时,有电视机的人家屈指可数,看电视也是当时唯一最高级的娱乐活动。要想看电视,必须到人家去看。记得当时正在放《一代枭雄》,好看得不得了。每天晚饭后,大家就惦记着去看电视,看《一代枭雄》。这天晚上,哥哥他们吃了晚饭就跑得不见踪影,家里就剩下我和妈妈。妈妈在煮腊肉,忙里忙外办年货。我见哥哥都去看电视了,也想去,妈妈叫住了我,给了我一快腊肉排骨。啃着腊排骨,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当时就觉得,能吃上这快腊排骨,没能看上电视,也值得,还为哥哥为了看电视失去一次美味的腊排骨而感到遗憾呢。那晚妈妈在灶前忙碌、家里飘着肉香的场景,以及给我腊排骨的温馨画面,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也曾多次出现在梦中,里面全是妈妈的爱。
再次,就是搬离老家九庄前的几天,爸爸因工作调动去了小寨坝,我刚好中考结束放暑假在家。也是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那时家里开个小卖铺的,有个老头经常会捡一些野生菌来换酒喝。野菌子洗干净后,稍稍煮一下在太阳下晒干,要吃时用热水泡泡,炒青辣椒非常香。临走的那天,妈妈把剩下的干菌子用青椒炒了,对我说:到别的地方可能就没有这东西吃了,好好吃一顿吧。的确,从那以后,真就没有吃过那样的美味了,虽然后来也吃野生菌,但怎么也品不出当年的那个味道,那种软绵棉、香香糯糯的感觉至今都还回味悠长。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最牵动人心的还当是儿时妈妈做给我们吃的美食,那不光是食物的幽香,还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更有着妈妈对我们无限爱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幽兰在谷,本名谢秋星,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人,一位医务工作者,主管护师。工作在风景秀丽的高原明珠“花溪”。工作之余喜爱古风尤其是古诗词,喜欢在在古诗词里徜徉,品读古诗词里的流彩华章,感受古诗词的无穷的魅力。在大千世界,在阡陌红尘中,寻找一些纯净的东西,也如空谷里的一株幽兰,淡放幽香。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