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重要的字:宅
因为这场疫情,所有人都体会到了“宅”的各种滋味。有人安之若素,因为向来就“宅”,有人憋得难受,因为自己从来不是宅一族。
趁着“宅”的机会,梳理一下“宅文化”。
说到宅,宅男、宅家、肥宅、废宅……这些词语说不上贬义吧,但是肯定也不是表扬。我听到这类词语的基本反应就是这类人喜欢在家呆着,不洗脸不刷牙,不习惯社交,戴着眼镜,吃零食,叫外卖,在家喝奶茶,孱弱……总之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这是一种偏见。
宅,这个词语现在的用法来自日本。是的,这个字是中国人造的,但是这个字现在的用法来自日本,就像助教、影响、共和、思想、文化、文明、革命、权利、义务、仙台、浅草、鹿鸣馆、维新、厚生、靖国、昭和、平成等一样,在中国的典籍中都能找到,但是都被日本用熟了,才又来到中国的。
宅文化一词,最早来自日本动漫界。称那些对动漫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高级动漫爱好者的代名词。随着宅文化的发展,各种对其他兴趣爱好的发烧友也被归类到御宅群体中,如偶像宅,模型宅,军事宅等——所以,其实在日本被称为“XX宅”的都是该领域神级别的人。
但是,这个词语传回来中国后,又还原了一部分“宅”的意思,就成了我看到这个词的初步印象了:在家呆着,懒得不动,没有社交能力,靠娘亲养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因为“宅”,是人所托居也,就是人居住托身的地方,能够寄放那副皮囊的地方就是宅。不光是人居住的房屋,包括房前屋后的宅基地,都是宅的一部分,深宅大院、老宅子,宅因为是人居住托身的地方,不分贵贱,所有人的住处都是宅,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平常人的住宅;齐景公跟晏子聊天,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这是相国的住宅。
总之,在我们的语境中,宅就是个住处,那成天在家,不去上班,不去工作,不是肥宅和废宅是什么?
但是,通过这次宅,我们发现并非如此,有人在家练习书法
有人在家烹茶品茗
有人在家洗手作羹汤
有人在家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人在家饲养神兽
有人在家关心疫情发展
各种发发发
灾难面前,稍安勿躁
不恐慌,不制造恐慌
安心宅着,争取宅成某领域的大神
还原“御宅族”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