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和“贼”
盗贼在现代汉语中常常连用,表示抢劫或偷盗财物的人。并且,盗、贼的古今意义发生了一些交替,做贼心虚、小蟊贼、捉贼捉赃等,在古汉语中称之为“盗”;而江洋大盗、强盗、海盗、窃国大盗等,古汉语中称之为“贼”。
从字形来看,“盗”本是“盜”的俗字,后来取代了正字,“盗”行而“盜”废。其金文字形如下:
像一个人对着器皿流口水的样子,上部写作㳄。
就是一个人流口水的样子,字形为:
后来这个字写作“涎”。
在汉字中,从“㳄”的字如“羨”,即见羊味美而涎欲下的样子。羡的宾语早期跟“羨”的造字本义是一致的,都是物,如《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王充《论衡》:“采玉者心羡于玉”;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宾语的范围才逐渐扩大的,词义的引申也越来越丰富。
从造字的原初来看,“盗”是觊觎财物,偷窃的意思,引申为偷窃东西的人。如《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贿为盗”,孔颖达疏:“窃人财贿谓之为盗”,《谷梁传·定公八年》:“非其所取而取之谓之为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次日,闻西商被盗,并箧中新旧借券,皆席卷去矣。”再如明·刘基《卖柑者言》:“盗起而不知御。”盗指偷盗,卖柑者以“偷盗四起而不知道抵御”来嘲讽那些“坐高堂,骑大马”实质已“败絮其中”的“庙堂之器”。《韩非子·说难》(《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盗指偷窃东西的人。
“贼”,小篆字形如下:
由贝、刀、戈构成,或以为是“以戈毁则”,即用兵器来破坏规则(法);或以为是用刀、戈来毁坏贝(钱币)。现代汉字写作贝、戎;但在相声、评书和戏曲中,贼仍读为“zé”,可以看出贼从“则”的读音。无论是何种解释,“贼”字中包含了刀、戈(兵器)、钱币、规则等内容。因此,“贼”在造字之初作为一个动词,有刺杀、残害、谋财害命、犯上作乱等意思。《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即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贼还指刺客,《史记·秦始皇本纪》:“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即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也指篡夺权力的人,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臣弑君,不讨贼,非臣也。”再如《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的中外军事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战例:“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此处“贼”指吴元济,吴元济是唐代叛藩的首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故而文中称之为“贼”。因此,贼常指犯上作乱者,如“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盗与贼在古代汉语中是两种人,如《荀子·修身》所言:“害良为贼,窃货曰盗”;《乐论》言:“贫则为盗,富则为贼”。盗的对象是物,凭借的是个人的机灵,常常因为贫穷而偷盗,表现为偷偷摸摸,挖洞跳墙等行为;而贼则是杀人者(刺客),犯上作乱者(有政治目的),常常会借助刀枪等凶器,行为残忍。在词语中,盗可以组词为盗窃、盗版、盗采、盗劫、盗猎、盗录、盗卖、盗墓、盗印等;贼则组词工贼、卖国贼、奸贼、独夫民贼等。二者在这个意义上还是保留了其造字的本意。
最有趣的的是上文提及的“李愬雪夜入蔡州”中,当李愬已进入内城,“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其中“俘囚为盗耳”,盗指的是偷盗的意思,跟上文提及的“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中的“贼”正好可以证明这种词义的区别。
次与㳄的区别可见一斑!次是帐篷,帐篷比起宫殿等建筑就是凑乎,所以就次了一些。㳄是一个人看到美食宝物羡慕不已使劲流口水的样子,这个字形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保留在羡和盗的意义中,字形已经消失了。所以,要想解释清楚羡和盗的意思,还得追溯一下字源,才能更加通透一些。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