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枫桥夜泊》,提了个问题难住老师,千古名诗真写错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如果说起张继这个名字,很多人估计没啥影响,这位同样属于唐朝的诗人在浩瀚如烟的唐朝诗坛当中,比起光芒万丈的李白、杜甫等人的确是名声不显,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仅存50来首。但如果论起他的代表作,那你一定听说过,那就是《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不如《静夜思》、《春晓》等诗那般属于人尽皆知的启蒙诗篇,这首诗算是''进阶版'',但却因为其形象鲜明,画面跃然于眼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且意象选取恰当,逻辑关系合理等原因,不仅在唐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被选入唐诗选集中,连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课本也收录了此诗。
尤其是日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此诗,甚至还特地在青梅山外仿建了一座''寒山寺'',并架起了''枫桥''。清俞樾有云:''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
此诗前两句14个字共有6个景,瞬间就在人的眼前铺开了一幅夜半姑苏城外的画卷;而之后两句却只有两个景象,但却将整幅画面''盘活了'',''繁''与''疏''相交融,乃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诗。
可以说这首诗给苏州这座城市都带来了不少的''流量'',一说起苏州大家就想到了姑苏,就想到了红枫叶,想到了寒山寺跟那纵横交错的河道与江上的小舟。但其实这首诗一直以来争论就颇多。
首先是这个''夜半钟声''之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就曾提出过质疑:''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诗句倒是好诗句,只不过夜半非鸣钟之时,这诗不合情理。
不过宋朝的陈岩肖对此进行了反驳,他曾在姑苏为官,表示每到三更尽、四更初之时寺庙就开始鸣钟,宋朝如此唐朝应当也如此:''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对于这个问题明朝的胡应麟就倒是看得比较开,他在《诗薮》中说:''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翻译过来就是:诗是好诗,好在借景立意,情景交融,声调朗朗上口,那么区区事实还重要吗?管他到底钟响不响,我们当他听到了不就成了。
抛开这个''夜半钟声''之事,一个小学生在读了《枫桥夜泊》后还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那就是''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是不是写错了?霜一般都凝结在地上,怎么会''霜满天''呢?这位小学生的老师都一瞬间被问住了,这可不像''夜半钟声''那样可能听到也可能没听到,''霜满天''是常识性的问题,谁都知道霜不可能凝结在天上。
那么真的是千古名诗写错了?并非,这里有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古代诗词从来都不是完全的写景,而是会寄情于景,虚实结合,这里的''霜满天''并非真的表示霜落于天,而是为了突出环境寒冷跟内心的寂寥,感觉周身都浸泡在了寒霜之中。
所以说这就是为何写诗容易,但是写好诗却很难,真正的好诗并非简简单单将一件事或者一样景用精简的话语描绘出来,更是需要韵律优美对仗工整,同时意象与内心情感交融,让人即在读诗,又是通过诗在读你的情感与思想。很多人读诗如果不能读懂其中所蕴含的意境,不过也只是囫囵吞枣,读了个皮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