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之声》的前世今生

最近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中饰演冯·特拉普上校的加拿大演员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过世,全球开始了一轮《音乐之声》的回忆潮,包括央视也在前几日重播了这部1965年的经典电影。

冯·特拉普家族的故事

电影《音乐之声》是基于奧地利冯·特拉普一家的真实故事改编。乔治·冯·特拉普(德语:Georg von Trapp)出生于1880年,是奥匈帝国海军少校。14岁的他和父亲一样加入了奥匈帝国海军。1900年他以海军少尉的身份,乘坐玛丽亚·特蕾西亚皇后号装甲巡洋舰参加了八国联军前往中国镇压义和团,并立下大功。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是白头鱼雷发明者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海德的孙女。一战时他击沉了法国装甲巡洋舰Léon Gambetta和意大利潜艇Nereide,以及12艘敌商船,获得了多枚勋章,被奥地利人视为英雄,还册封为骑士。至今,在维也纳军事博物馆里还有他本人的奥匈帝国海军服展出。

一战以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丧失临海领土成为内陆国,奥地利海军也不复存在。乔治1919年退役三年后,妻子因猩红热在维也纳逝世,他和7个子女搬往萨尔茨堡郊外居住。之后就有了《音乐之声》中他与来自维也纳师范大学的实习修女玛丽亚·奥古斯塔·库切拉(Maria Augusta Kutschera后来的Maria von Trapp)的故事。他们在相处的9个月后坠入爱河,在1927年11月举行婚礼。后来两人又生下了3个子女,成为了12人的大家族。

玛丽亚与乔治·冯·特拉普

1933年奥地利受到大萧条的冲击而陷入金融恐慌中,乔治为了帮助亡妻之弟开设的银行倾尽全力而破产,意志消沉。玛利亚则放弃了贵族的尊严,将家中空置的房间出租给神学院学生,又去各地合唱演出获得收入。他们一家在1935年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获得优胜,从此合唱团有了人气并在欧洲巡演。

冯·特拉普一家

在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不久,乔治拒绝在家中悬挂纳粹旗帜,不参加纳粹海军部的召集活动,并拒绝在慕尼黑举办的希特勒诞辰日集会上为希特勒献唱,因此得罪了纳粹党徒。他们一家趁去演出机会乘火车去意大利,再辗转逃到了美国。而他们在萨尔茨堡近郊的特拉普别墅(Trapp Villa)则被当作党卫军首领希姆莱的总部使用。

现在已经是酒店的特拉普别墅

1941年他们在美国佛蒙特州的斯托购买了一个农场,并给它起了名字Cor Unum(一颗心),该农场最终成为特拉普家庭旅馆(Trapp Family Lodge)。二战结束以后奥地利陷入贫困中,特拉普家族成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将无数的物资寄回了家乡奥地利。乔治在1947年因肺癌逝世,1987年玛利亚因心脏衰竭病逝,他们都被埋葬在家庭旅馆后面的家庭墓地中。

位于美国佛蒙特州的斯托的特拉普家庭旅馆

电影的前身

冯·特拉普一家逃到美国后,以“特拉普家庭歌手”的演唱会和巡回演出获得了成功。玛丽亚有关自己和家庭合唱团的回忆录《特拉普家庭歌手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于1949年出版并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在1952年,其德语版本在欧洲发布,标题为《从修道院到举世闻名》(德语:“Die Trapp-Familie - Vom Kloster zum Welterfolg”)。

这本书引起了德国电影公司的兴趣,并制作了两部电影:《特拉普一家》(1956年)和随后的《特拉普一家在美国》(1958年)。这两部电影在德国和奥地利都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部分原因是一些有名的演员扮演了剧中的主角。这些电影属于“Heimatfilm”(具有乡土背景的电影)流派,在战后德语世界中非常流行。

这一成功导致好莱坞制片人有了想要拍摄音乐剧的想法。在50年代,音乐剧在美国蓬勃发展,一些故事在百老汇上演了多年,作家和作曲家一直在寻找新的故事。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于 1959 年将玛丽亚的回忆录改编成舞台音乐剧《音乐之声》并成功进行了三年共1443场的演出。1964 年这部百老汇热门音乐剧被导演罗伯特·怀斯拍摄成了电影。

电影拍摄的花絮

开拍之前,这部电影却遇到种种波折。1960年二十世纪福克斯以上百万美元购得电影版版权,但条约中规定该公司必须等同名音乐剧下档后,即1964年以后才可以开拍,而二十世纪福克斯因为之前拍摄《埃及艳后》花费甚巨财政陷入困境,业界一直传言该公司将在1962年倒闭。为了起死回生,二十世纪福克斯为该电影找来改编过《西城故事》的剧作家恩斯特·雷曼担任编剧,并打算找拍过《罗马假期》等片的导演威廉·惠勒来执导。然而惠勒想要拍摄一些战争场面来渲染气氛想法无法得到雷曼的认同,于是怀斯成为了该片的导演。

好莱坞对该片最初的设计是想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丽亚,而被赫本拒绝了。后来才联系了朱莉·安德鲁斯,而安德鲁斯也差点拒绝了这个角色,因为担心这个角色与她在玛丽·波平斯中扮演的角色太相似了。另一方面,普鲁默击败了肖恩·康纳利等多位演员当上了男主。

1964年初春电影正式开拍,怀斯导演一共计划花六周的时间在萨尔茨堡现场拍摄,因为250多名演员和剧组人员的花费非常昂贵。但是因为无法控制的萨尔茨堡阴雨天气,原定的六个星期的拍摄计划被拖成了十一个月。剧组成员分别住在萨尔茨堡的四家酒店中,每周都要连续拍摄六天。

当时的拍摄现场

而拍摄“Do-Re-Mi”这首歌时,剧组事先在棚内进行了排练之后,在遍布萨尔茨堡的各个景点进行拍摄。女主安德鲁斯在这一场景中,无法同时弹吉他和唱歌。当制片人非常恼怒的时候,安德鲁斯喝了一杯奥地利纯正的烧酒才让拍摄顺利进行下去。

拍摄期间,演员们喜欢晚上在萨尔茨堡的布里斯托尔酒吧聚会。男主普卢默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但第二天早晨他又能表现出与往常一样的专业。安德鲁斯则有些孤立地呆在酒店照顾她只有18个月大的女儿。

影片中冯·特拉普一家多年后的重聚

因为电影拍摄周期过长,小演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高了不少,而只有饰演大女儿莉泽尔(Liesl)的查尔敏·卡尔没有长高。剧组只好让她站在一个装苹果的盒子上进行拍摄。

尽管如此,天籁音乐和如画风景的绝佳契合造就了《音乐之声》的成功。自1965年公映起,这部电影在全球造成轰动。到1966年11月《音乐之声》已超越《乱世佳人》成为当时史上卖座次高的电影,并连续五年保持了这一殊荣。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地同样受欢迎,打破了之前在29个国家/地区的票房记录。这部电影赢得了几代人的心,忠实粉丝遍布全球。该片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10项提名,并赢得了其中 5 项大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录音、最佳剧本和最佳音乐改编,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大获成功的作品。

电影与真实故事的出入

即使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冯·特拉普一家仍然坚持认为这部电影不是他们的纪录片,因为电影中情节和现实中有不少出入。

首先,玛丽亚并没有被聘为所有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而只是为了辅导女儿玛丽亚从猩红热中康复后的学习。而玛丽亚在修道院期间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缺少露天运动,所以修道院院长建议有教书经验的玛丽亚离开修道院去当家庭教师,以改善她的健康。

在电影中乔治被描绘成一个冷漠而又与世隔绝的父亲,要求孩子们有严格的纪律。实际上乔治是热情、友善和温柔的。他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并经常与他们一起玩音乐。电影上映后,玛丽亚和孩子们对电影中乔治形象感到愤怒。但是编剧认为,让乔治的性格从冷酷无情转变为充满爱心和关怀,将有助于说明玛丽亚对家庭的积极影响。

电影中最著名的虚构情节是16岁的大女儿莉泽尔和她的纳粹男友。实际上冯·特拉普家里最大的孩子是一个名叫鲁珀特(Rupert)的男孩。当时电影上映时,他是一名54岁的美国医生。幸好他很有幽默感,当影迷问起他的名字时,他一直礼貌地以莉泽尔自称。其实影片中莉泽尔不是唯一假想的孩子,编剧改变了所有七个冯·特拉普孩子的名字、年龄和性别。在电影中七个孩子分别叫Liesl,Friederich,Louisa,Curt,Brigitta,Marta和Gretl,而真正的冯·特拉普孩子分别叫Rupert,Agathe,Maria,Werner,Hedwig,Johanna和Martina。玛丽亚和乔治婚后还生下了三个孩子:Rosemarie,Eleonore以及在美国出生的儿子Johannes。

冯·特拉普的七个子女

影片最后冯·特拉普一家人从奥地利背着包徒步逃亡,爬上高山到达瑞士。但真实的情况远没有那么戏剧性。他们一家人获得了在美国演唱的旅游签证,于是登上了去意大利南蒂罗尔的火车。到达那里后,他们再穿过瑞士,然后从法国到达伦敦,最后再乘船到达美国。萨尔兹堡虽离奥德边境非常的近,但离瑞士和意大利都非常远,徒步走过去是不可能的。

无论真假,电影中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宛若仙境的风光,女主角安德鲁斯如出谷黄莺般的歌声,都让我们至今难忘。这部充满着对子女的爱,男女的爱,对祖国的爱,对音乐的爱,对大自然的爱的电影,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世间的真善美,是经典中的经典,永远值得回味。

文章资料来源:百度,维基百科,Vogue,vintag.es, trappfamily.com, panoramatours.com, curioushistorian.com, roadaffair.com, salzburg.info, 百度,维基百科。若未特别注明,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