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傲慢与懒惰它才是影响成功的第3个因素
人生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同意吗?
其实大部分人可能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但是究其深层的原因未必如此可能还有更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事情成功的把握度不够。也就是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所以会失败。
傲慢就会得意忘形在一些事情上接受不了别人的忠言,做事情会一意孤行极容易蒙蔽自己的双眼。
懒惰也就是没有行动力,这个也是根本的问题,无论做什么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这个因果道理恒古不变。
不吃饭会饿,不喝水会渴,改变它就得去执行落实到行动,马上吃饭喝水,问题当下解决。
这两个原因占据多数,那么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来分析下:
用我的理解来说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做事不会“布局”我认为这两个字最恰当不过了。
如果详细的解释这两个字内容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完,言词未必表达的精准。值得庆幸的是有一部电视剧详细的诠释了布局这两个字。
可以看一看《天道》你必定会受益匪浅。主人公丁元英善于布局,做事顺风顺水,而我们99%的人却不懂他的做事方法以及思维方式。
大部分人无法掌控事物的发展以至于无法获得预期的结果,最终只能是失败。
这要归根于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不同,丁元英的思维方式通俗点讲就是逆向思维法,很多人都听过“逆向思维”这个词,但是真正会用的人微乎其微。
最简单的例子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
打破常规从反向出发…
那么在《天道》里丁元英是怎样使用的呢?
其实丁元英在没有成立格律诗公司之前就对格律诗的命运全盘掌握,确切的说应该是在格律诗开始动工之前。
从公司成立在王庙村开的股东大会,以及丁元英去五台山在路上和韩楚风的对话,如果你注意这一细节就会发现原来他早把公司未来的发展布局好了。
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是环环相扣,股东大会上丁元英首先强调一点“会上说什么都行,会后说什么都不行”言外之意是让大家在会后完全执行会上的内容,不允许任何折扣和推诿。
在会上丁元英给出了硬指标,“明年三月注册公司申请音响专利,六月要有10套顶尖级音响发往欧洲”
如果说王庙村股东扩大会议是战术布局,那么在丁元英去五台山路上的对话无疑是战略布局了。
当你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要仔细的品味其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布局没有什么概念的朋友可以做这样一个想象,把一件大事比做扎一圈篱笆,而每一件小事就是插在地上的木棍。
只有把它们全部用绳子连接起来才能完成整个篱笆的搭建工程。
排列不均,木棍高矮不同都是不行的即使勉强完工必然漏洞百出。
举个例子,工厂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属于做事的人,我们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也就是在点上工作,单一的岗位,重复的动作。不存在什么复杂的脑力劳动。
而部门主管或者经理属于在面上工作,也就是属于做局的,还有董事长,CEO他们也是做局,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其局与事的性质是相同的。
善于做局的人思维层次比较高,很简单的道理站的高看的远。往往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因为他胸有成竹。
当乐圣公司把格律诗公司起诉的后,在叶小明收到应讼通知书的时候他开始慌乱了起来,以至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叶,冯,刘,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丁元英布的局。
丁元英知道消息后,表现的异常淡定,并且给欧阳雪提议这个官司肖亚文适合做格律诗的诉讼代理,只需要20万就能解决。
然而这些问题在叶,冯,刘三人那里却成了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打击。对于他们来说保全自己才是重中之重。这才上演了一幕三人退股的荒唐闹剧。
假如他们三人知道整个事情发展都是丁元英一手策划的,打死他们三人都不会在公司处于危难时期退股的,至少刘冰是绝对不会退的。
同样一件事情,他们几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理解截然不同。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后来的结果也不一样有得有失。
叶,冯,刘想到的是保全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于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决定退股。欧阳雪对于经营公司感到精疲力尽无力运营,称自己只适合开餐馆,一心想隐退。
而肖亚文聪明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一夜间逆袭从一个曾经的丁元英助理变身成为格律诗公司的股东并把公司接手掌管起来。
最后我们在来回顾一下丁元英,经济学硕士,留学柏林。他策划了整个事件的经过,相当于幕后操盘手,自己做局却不在局中。
刘冰一开始就问他为什么丁哥你自己不投资?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所谓的大智若愚,高人明白人莫过于此。
生活中不是每个人在做事情时都会布局的,但是懂得布局的确会让事情的成功率增加。用四个字解释“倒行逆施”。
以结果为导向,进行逆向推演,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大的目标自然就完成了。
这样一看做事成功似乎简单了。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傲慢和懒惰将其扼杀的。不会布局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