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等大事
摄影爱好者多是爱走上街头的,他们用镜头记录所见之一切美好。我,概莫能外。少年人是我们最乐意捕捉的。他(她)们是城市活力的代表,他(她)们的整体风貌是城市最醒目的标签。那什么又是他们自我的标签呢?是发型。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不停捯饬就对了。爱美之人,发力多在顶上。关乎此,我脑海里有三个最深的印迹。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流行的“郭富城头”,郭天王边舞边唱,甩动着他那四六分厚实且飘逸的头发。他这一甩不要紧,遍地四下“郭富城”。
做头是剧中女主的精神寄托,她的蘑菇头复古帅气,堪称上海滩的经典。
三是市区西大街里一家大排档老板的飞机头。一位自己颠勺的老板,常年不变的飞机头是他的标志,也是饭店的名字。任凭生意多忙,发型一丝不乱。而今大排档换了地方,飞机头也少了当年的风采。
往事不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如今街头早已不再是一种流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型。
二道毛、一把抓最普通,没错却不出彩。少年人心思巧,一顶帽子就化寻常为神奇。既大方,也时尚。
JK是今年最火的流行服饰,而单侧马尾的加持,让制服少女更显俏皮。“渣女大波浪,渣男锡纸烫”,不知是谁整了这么一句话,让人哭笑不得。锡纸烫,为不少男生所喜爱。轻松随意不凌乱,时髦有趣不夸张。在女生的发式里,我偏爱丸子头,利索干练,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就像街边的这位姑娘,丸子头配小皮衣,倍儿精神!鯔鱼头(小狼尾)是近来的网红发式,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流行卷土重来。它让帅的人更帅,就是有点不太适合“矮大紧”老师。我时常会在星爸爸里遇见在淮留学的非洲青年,这次偶遇到的是LuLu和Jay。LuLu爱戴假发,而Jay则是一头辫儿。她们走在街头,让淮安变得更加多元国际化。
发型、发型,首先得有型。但少年人对于个性的追求永无止境。有型,远不够,还得有色。
于是乎,街头就有了红橙黄绿蓝,就有了奶奶灰“少白头”。如此这般,想不做街头最靓的仔都不行。好了,关于头发就说这些。毕竟,我不是发型师或时尚人士,我只是街头风景的“搬运工”。随拍了这么一些街头所见的少年人,一为分享,二是希望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同时每个人也都美美哒。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