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很多人都明白“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可是道理都懂,却似乎从来都轮到自己去做的时候总是做不到!

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的"苦"不仅仅是生活的苦,还有学习、工作等其它苦。吃学习的苦能提高生活质量(物质或精神),但一味地吃生活的苦,只能让人变得平庸且麻木。

获得最多赞的一条回答是: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能够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而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当看吃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因为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

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然而要吃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本身就是使一个人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当一个人吃生活当中的苦,他还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活动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

而如果要让他在空闲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并在长久的学习中积累,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往往人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关于什么是“延迟满足”,在前些天的文章中我们通过具体的故事讲述过)

另外一点就是舒适区的问题。在多数人看来,虽然生活过的苦,但是慢慢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舒适区,习惯了这种苦,以及这种苦给自己带来很多的“意义”,但是学习的苦却是未知的,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后所要面临的未知。

比如一个人每天要扛着麻袋走十公里的路,虽然每天都走的很累,但是这种苦今天如此,明天依旧如此,他可以预见自己一个月以后、甚至一两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有心理预期。而让他每天抽时间学习,他首先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其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会,还有就算自己学会了要往哪些方面应用,一切的一切都会使自己陷入到巨大的未知中。

自古以后,人都对未知的事物、生活充满了恐惧。如果自己有信念,那么在很多事情上都不会徘徊,而徘徊了,说明自己在做权衡。当即便是吃了学习的苦还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时,于是很多人就宁愿选择稳定的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卷入吃学习的苦,又面临未知的前途中。

不想读书,觉得读书辛苦?现实的生活会诚实地告诉他们,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穷则思变,真正苦到一定程度了,人自然会自发地挣扎起来改变现状,对于有些背负着沉重生活的人来讲,学习才是脱离生活苦难又轻松又有用的途径。

没有谁愿意吃真正的生活里的“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足够的糟糕。

过去不按思维而生活,终将有一天按照生活而思维 。

美国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纳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印度克延比都蔬菜市场,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

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而晚上,他们要还给富人1050卢布。

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后来纳什告诉小贩们说,只要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

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

从此,他们收入就会节节攀升,这样美好的结果,几乎是触手可及。

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小商贩中,没有一个人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延迟满足”,他们内心当中想的都是马上满足自己的欲求。

“他们天天就那样重复着,分出利息达九年之久。”

因为和眼前的温饱相比,他们根本没有兴趣花时间去思考未来的长线回报,因为从不考虑更优方案来解决问题,所以又陷入了靠借钱度日的烂泥潭死循环中。

痛苦之所以不被人喜欢,大多数是因为人们从不会思考自己为何痛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