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能上车吗?
一、 中顺洁柔发展历程
1999年,中顺洁柔前身中顺纸业成立,2010年上市,是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生活用纸企业。
公司专注生活用纸二十余年,主要业务包括研发、生产、 加工、销售高档生活用纸系列产品、无纺布制品、卫生用品。
目前拥有洁柔、太阳、朵蕾蜜三大品牌。品类聚焦在卷纸、无芯卷纸、抽纸、纸手帕、湿巾、棉花柔巾、个人护理产品七大类。
公司在国内生活用纸行业排名第四, 仅次于恒安国际、维达国际、金红叶,属于行业内第一梯队成员。
二、 中顺洁柔三季度点评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55.55 亿,同比增长 15.26%;净利润 6.72 亿元,同比增长 53.42%;扣非后净利为 6.62 亿,同比增长 55.28%。
三季度单季度,中顺洁柔营收 19.39 亿,同比增长 17.70%,净利润 2.19 亿,同比增长 34.41%;扣非后净利为 2.15 亿, 同比增长 37.51%。
三、 几大看点
1、木浆价格低位震荡,毛利率、净利率大幅提升
目前浆价仍在低位震荡,加之近期人民币升值,木浆采购成本还在下行。海外疫情反复导致下游需求疲软,木浆价格反弹缺乏动力。
公司在低位囤木浆(截止2020Q3,公司存货为 17.6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78.3%),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涨价风险。
其次我国木浆产量稳步提升,供大于求,港口库存充裕。
近年来,随着生活用纸消费需求的扩大,原材料木浆的产量也相应提升。
根据造纸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木浆供给量从 2012 年的 2286 万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3988 万吨,而消费量从 2012 年 的 2291 万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3581 万吨,近 4 年都明显的供大于求。
而进口方面,从近期我国主要的港口库存来看,企业对纸浆需求平稳,库存量在合理区间内波动。
2、生活用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生活用纸的刚需属性,决定了生活用纸行业周期性较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得生活用纸行业市场广阔。
其次部分生活用纸如厨房用纸等高端产品现阶段普及率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未来这种高毛利产品的规模仍有不小的空间。
本次疫情后,人们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
公司近年来Face、 Lotion、自然木等高毛利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目前预计已达到 70-75%),湿巾、卫生巾、口罩等品类销售也呈现快速增长。
3、 产品结构的改善
(1) 高端市场:
公司主力产品均采用 100%原生进口木浆,每个系列与竞品相比都有独特优势。
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更加专注于生活用纸行业。2019 年公司生活用纸营收占总营收的 98.91%,这一数据高于维达国际 的 82%以及恒安国际的 51%。
公司在生活用纸行业也更加聚焦于高端市场,毛利率业内第一。近年公司与竞争对手在生活用纸行业毛利率对比:
(2)个护品类
中顺洁柔 2019 年进军个人护理品类,推出朵蕾蜜卫生巾系列,聘请马思纯作为朵蕾蜜代言人,为追求生活品质的女性用户提供“氢薄无感, 无惧潮涌”新体验。
卫生巾毛利率较高(行业普遍在40% 到60%之间),个护业务未来预计有助于拉高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4、 渠道日趋完善
中顺洁柔GT(传统经销商渠道)、KA(大型连锁卖场渠道:华润、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等)、AFH(商用消费品渠道)、EC(电商渠道)、RC(新零售渠道)、SC (母婴渠道)六大传统渠道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疫情防控刺激了线上消费增长,公司同时也加大了线上业务投入、布局和发展,组建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和商消服务团队,包括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10月27日,滴滴旗下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与中顺洁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商品创新、信息推广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共同建立社区社群电商营销新模式。
5、 股权激励计划落地
公司《2018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第一期于 2020 年 6 月 8 日解除限售,本次解锁的激励对象共计 533 人,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5,593,428 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 0.43%。
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第一期自 2020 年 6 月 10 日起开始行权,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共 2522 人,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3,431,505 份,行权价格为 8.572 元/份。
公司这一系列的股权计划,可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的自主积极性,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提供更多支持。
四、风险因素及估值
中顺洁柔未来面临的风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新产品的推广能否达到预期,还需要观察跟踪,存在不确定性;
2、目前原材料处于下行趋势,长远来看,原材料上涨可能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3、汇率的波动风险,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以及疫情的反复风险。
总体来看,目前中顺洁柔总市值271亿,TTM市盈率 32倍,估值处于合理估值的上沿。
本文所有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