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戏说书家
与朋友闲聊,说到许多趣事,令人喷饭,却有哲理.
都说中国商品价格体系混乱,这一点,书家心里最清楚,也最不愿承认。可能是压抑过久,造成心理失衡,再加艺术标准本就含糊,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众口叫好,价码高高,炙手可热,购者多多,不见得就是好东西。但既然能来钱,那就放开手脚,一路刷过去再说。
这种效应需要炒作。要参加比赛,要想法得奖,要把奖项弄得神乎其神,要请权威笔谈一下,要请媒体绍介一下,还不过瘾,就学影视明星,弄几个人祖宗八辈儿骂骂,最好捎带骂骂这个行当里已成大名的角儿。这一路“秀”下来,知名度肯定大有提高。然而还没完,你得弄个头衔儿,先地市级角色,再省市级会员,弄个省市书协掌门更好。
至此,你的艺术就社会化了,你就是大家名人了,还愁身价?千万不要发怵,以为“名家”都是二王。再者说了,真正懂书法的有多少?舍得花钱买作品的又有多少?很多人追逐风雅,但没时间琢磨,只会看名头,看地位,看忽悠,名头大,地位高,忽悠狠,就被看作“角儿”,当成“范儿”。在这些追风逐雅的买家面前,一定要摆足架子,不可提笔就写,让他耐心等,等得心急火燎,等得不知深浅,然后才会有大把钞票。
留法归来的熊秉明,80年代初曾在北京搞过一次创作培训,据说当今书坛的腕儿,如王镛、石开、刘正成、徐本一等,都曾现场受训。一个细节演示,至今让人乐道。熊先生为说明“无意于佳乃佳”,让全体学员蒙起双眼,饱蘸浓墨,随意挥洒,然后再题款钤印,很现代很西方很抽象的作品产生了。说是湖北一先生受益最巨,先后十余次在专业报刊发表创作感想,还成了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现在想,熊先生真会操人,可笑的是人们竟然就信。
王羲之《兰亭序》一直被书坛视为无法逾越的高峰。二十几个“之”字无一雷同,更被传为佳话。朋友戏称,写“之”,不同容易,写到一般无二反倒很难!王铎“渗墨”、金农“漆书”、徐渭“挂藤”,他们咋就能想到这种技法?其实也是字卖不了,心烦,胡涂乱画碰出来的。王铎“渗墨”,估计是墨蘸多了,纸又不好,兴许还喝了点小酒,就给写粘糊了;金农“漆书”,大概毛笔不凑手,顺手抓把刷子,现场竟一片掌声,后来的人们就都跟着叫好了;徐渭“挂藤”,是家里穷,晚上写字不点灯,抹黑操练,就有了如此连带。有朋友问,个性如此突出的作品,有人花钱买吗?答,没几人买,这几位都是饿死的!
2012-12-28 23:19:01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