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当在我们三易生活在对今年的旗舰机市场进行分析时,对于“多主摄”这个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设计给予了诸多好评,甚至认为这可能称得上是最近这几年智能手机业界最有意义的产品设计思路之一。为什么我们会对“多主摄”设计大加赞赏呢?这其实还是因为过去智能手机的相机设计,普遍都是单个大底主摄+多个素质较差的副摄组成。这样一来,尽管大家表面上看到手机的“像素很高、摄像头也很多”,但实际使用中只要切换到副摄,就会发现拍出的影像素质(相比主摄)下降非常严重。这种情况可以严重到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一些副摄缩水还不算是太糟糕的机型,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只是副摄影像明显比主摄要暗、噪点更多,或是画质更差,虽然令人不愉快,但也不至于完全用不下去。但对于另外一些机型来说,它们的副摄可能就会很难对不上焦、可能糊得看不清、也可能全是噪点。当然,这样的设计也被消费者毫不客气地赋予了“凑数多摄”的雅号。正因“凑数多摄”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恶劣,因此在近年来的一些旗舰机型上,部分厂商就采取了在超广角、人像等原本的“副摄”上,大幅提升CMOS与镜头配置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多主摄”。纵观目前已经上市的那些“多主摄”机型不难发现,它们的确都在原本的“副摄”上配备了绝对称得上是旗舰级的大底CMOS方案。例如OPPO的Find X3系列,全系超广角镜头用的都是与主摄完全相同的IMX766;例如一加9 Pro的超广角镜头CMOS方案,用的就是与前代旗舰主摄相同的IMX689;例如小米11Ultra的超广角和长焦,使用的CMOS就是此前经常出现在中高端机型主摄位置上的IMX586。不可否认,这些“多主摄”机型的CMOS用料通常都十分出色,并且在实际体验上也是弥补了过去多摄机型副摄普遍拉胯的短板。但是大家要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能够看懂CMOS型号,知道智能手机镜头用料水准的人又有多少?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许多朋友可能仅仅只有“多主摄机型拍照好”这样的一个概念,并不见得能够真正理解它们到底好在哪的。说得更直白一点,虽然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根据手机的CMOS型号来判断其相机用料,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看懂的或许只有像素数字而已。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将来的某些机型在副摄部分使用一些底很小、成本其实并不算高、画质表现也未达到“主摄”水准,可唯独就是像素看起来很高的CMOS,那么它的确就有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是“多主摄”设计的假象。当然,可能有人要说,底小、画质不高,但像素却很高,这样的CMOS存在吗?很遗憾,还真的存在。并且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有不止一款了。早在2019年,三星就推出了单像素尺寸仅0.7μm,整体面积仅为1/2.65英寸,但像素却高达4400万的GH1。说实在的,这款CMOS用作前摄方案其实表现是很不错的,但如果拿来当后置副摄,则比主流1200万像素的老CMOS底还小,直接就决定了表现不可能很好。又比如说就在近日,三星又推出了定位是GH1替代品的JN1。它的像素更高,达到了5000万,单像素面积与整体CMOS尺寸却更小(分别只有0.64μm和1/2.76英寸),这也就意味着JN1比GH1有着更差的暗光成像能力,更不适合作为后摄使用。然而,JN1甚至还不是这类“小底超高像素”CMOS中最过分的。因为隔壁的OminiVision其实也刚刚发布了他们的6000万像素新品OV60A,其单像素面积小到了只有0.61μm,整体CMOS尺寸为1/2.61英寸。换而言之,就算使用“像素四合一”算法等效为1500万像素,其1.22μm的等效单像素感光面积,甚至比2016年古董级的主摄CMOS IMX260(1200万像素,单像素1.4μm)还要不如。三星JN1的官方宣传视频明示这款小底高像素CMOS可以用于后摄当然,在以上的这几款CMOS的官方页面中,它们主要都还是被描述为先进的前摄方案。话虽如此,但手机行业也从来没有说过“不许将前摄的小CMOS拿去做后摄”。更不要说,在JN1和OV60A的官网页面上,其实也明示了这两款小底高像素CMOS是可以用来作为后摄方案使用的。OV60A可用于“顶级的手机前摄”以及“后置相机”换而言之,我们不难想象,对于一些想要蹭“多主摄”热度,但又不想真正在后摄中塞进多颗高成本大底主摄级摄像头的厂商而言,他们完全有动机、而且也有能力将上述这些“小底高像素”CMOS用于旗下的产品中。此时,只要不公开CMOS的具体型号,许多消费者看到手机配备了4400万/5000万/6000万像素的超广角或者人像长焦头,很容易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也是一款旗舰级的“多主摄”机型,从而在产品的价值与影像能力上产生误判。很显然,无论是对于消费者、对于“多主摄”这项技术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这种将原本是为前摄设计的小底高像素CMOS用于后摄,“伪装”为多主摄的做法,都绝对不能说是什么好的技术进步。但要说它是一种错误,却又并不完全准确。毕竟,“小底高像素”和曾经的“十核处理器”一样,本质上都是由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生,并且注定在一段时间里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只不过这种需求本身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源自对技术的无知,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一加并入OPPO成为独立运营的品牌,在我们看来更像是水到渠成。
为了对抗黄牛加价,需要显卡的玩家们用到了各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