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大小便告知? 上厕所时发现异常,或暗示肝有疾,养养肝

古语说得好,肝脏好,身体好,肝不好,人先倒。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养肝、护肝的重要性。现代人很少有养肝、护肝的意识,往往是身体上出现不适症状了,才开始后悔。其实大家平时在上厕所时就应该能发现异常,肝脏好不好,从大便、小便中能看出来。

肝脏不好,大小便有什么异常?

1、尿液颜色变深

上厕所的时候可以观察自己的尿液,如果说尿液颜色很黄,并且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现问题。饮食不当也可能会导致尿液变黄,比如说水喝少了,啤酒喝多了,或者是早上起床第一次排尿,都可能让尿液颜色变深,如果都不是这些因素影响,就要及时检查肝脏,可能是肝脏受损。

肝脏可以分泌胆汁,正常情况下胆汁可以通过肠道代谢出去,如果肝脏受损,胆汁不能完全代谢,就会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上升,最后从尿液中排出,引起尿液发黄,也就是黄疸现象。与此同时,你还能发现自己的皮肤和巩膜也有些发黄。

2、大便不成形

对于大便规律的人来说,排便是一种享受,到点就有便意,但是对于便秘患者来说,排便就是一种折磨,因此从大便中也可以发现健康问题。如果肝脏发生了病变,大便也会出现异常现象。一般来说如果吃坏了东西,或者腹部受凉,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如果腹泻很长时间都没有好转,就要考虑是和肝脏病变有关。

肝脏可以分泌胆汁和生物酶,是食物消化、分解中重要一环,如果肝脏出现问题,消化能力就会衰退,导致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消化不完全,食物以残渣形态排出体外,包含太多水分,可以发现大便稀软、黏腻,很粘马桶,不容易冲下去。

3、大便颜色像陶土

肝脏不好的人大便颜色会改变,主要和两点原因有关,第一个是胆红素原因,肝脏受损后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会增加,也会影响粪便的颜色,看起来就像陶土。第二个原因和消化道出血有关,因为肝脏是消化器官,肝脏受损后凝血因子减少,如果器官或消化道上有溃疡和小伤口,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导致大便变成黑色或排出血便

如果发现大便颜色不对劲,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还要注意自己是否出现口苦、口臭、体重下降快等现象,都要提高警惕。

想要养养肝,记住“三个一”

第一个一:早起一杯水

经过一整个夜晚的睡眠后,身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早上起来会觉得口渴,有的人赶着去上班,不吃饭不喝水就急匆匆出门了。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不渴也要喝一点,喝水可以增加胃动力,帮助肠胃蠕动,还可以冲刷肝肾内的毒素,稀释尿液,防止便秘。不要喝冷水或热水,一般水温在30度左右,喝着不烫嘴。

第二个一:多吃一类食物

硒元素可以增强生物酶的活性,提高肝细胞的生长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加快脂肪和糖类分解,有养肝、护肝的作用。常见的富含硒元素的食物有深海鱼、芦笋、菌菇类等等,多吃一些对肝脏好。但是饮食补充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是想要保健肝脏还可以富含硒元素的中草药来补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第三个一:一个好习惯

很多人吃饭后就忙着工作和学习,没有机会给肝脏休息,建议大家吃饭后坐下来闭目养神休息半小时,期间放松大脑,平稳呼吸,也有养肝的作用。在古时候,很多人都有静坐的习惯,这是调养精神、恢复体力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脏器减轻负担。

第四个一:减掉一身肥肉

研究数据表明,肥胖的人更容易患脂肪肝,因为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较差,脂质很容易沉积在肝细胞间隙中,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脂肪肝,若是想拥有一个健康肝脏,就要抓紧减肥。

肝脏疾病没有大小之分,任何疾病都可能因为你的不重视发展成大问题,最终转变成肝癌,到那时就晚了,如果平时发现身体上有异常症状,记得留个心眼,不要做个马大哈,同时还要注意养肝、护肝,肝脏才能健康、柔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