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筹建“岭南桑基鱼塘博物馆”,将重现岭南水乡桑基历史

3月,是鱼花孵化的最佳时间。在南海区九江镇上西村的振如鱼苗养殖有限公司,68岁的关振如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巡察鱼塘,查看鱼卵孵化情况。孵化鱼花给了他富足的生活,在感恩的同时,他现在最想做的是,把九江传统鱼花技艺传承下去。

目前,九江正筹建“岭南桑基鱼塘博物馆”,希望通过文物展示、体验、娱乐等方式,挖掘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文化,推动优质的农业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鱼花技艺凝聚百年智慧

所谓“鱼花”,是指刚刚从鱼卵孵化出来的鱼苗。早在500多年前,九江人便开始在西江捞鱼花,鱼花的捕捞、运输、分辨、养殖,无不凝聚着九江劳动人民的智慧。

清朝《广东新语记载》:鱼花,细如针,一勺辄千万,唯九江人能辨之。由此可见,辨鱼花的技艺是九江人的独门技艺。

二十世纪70年代初,刚满18岁的关振如,在南海九江上西西山三队工作。每年农历三月至七月,他就会跟着师傅在西江边打捞鱼花。当时村里四人一组,24小时轮班捞鱼花。“吃在那睡在那,根本就不知道休息是什么。”

西江的鱼会在上游河段产卵,约5天后鱼卵顺江而下,来到九江河段,江水翻滚使鱼卵孵化出来,成为鱼花。之所以要集中在这五个月捕捞鱼花,是因为这个时期雨水较为充沛,江水上涨。“一场洪水一处苗。”关振如说,一旦错过了一场洪水,就只能等下一次机会。

关振如说,那时没有汽车,他们只能靠担挑,将100多斤重的木桶挑回3公里外的生产队。因为没有增氧设备,挑担的过程也要特别讲究。力度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使桶中的水不断抖动抛起,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同时又不能有水抖落在地上,因为每抖落一摊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鱼花一起被抛到桶外。

关振如等人捕捞的鱼花,除了供给生产队养殖外,还外售给其他村以及外地。“就我们捉得最多,多得生产队养不完,就卖给别人。”

慢慢地,他总结出一套打捞鱼花的“理论”。捕捞鱼花时,他们会将特制的半月形竹箩放于江边。“要挑水顺的地方,不能有漩涡,挑好了地方,竹箩很快便会有大量鱼花。”关振如说。

桑基鱼塘孕育百年技艺

素有“儒林乡”美誉的九江镇源于宋元之间,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

据《树德堂家谱》记载,上西村的关氏先祖是关羽第45世后裔南雄公。800年前,关氏先祖从山西运城南下到广东珠玑巷,后来再逢乱世,族人乘竹排继续南迁,途经九江一个滩涂时竹排搁浅破碎,族人便登岸扎根,繁衍生息。当时关氏先祖登岸的位置,被后人称为“破排角”。

800年前,赤岗公和屏江公定居九江后,将山西运城的围湖铲盐技术和产桑种植技术带到南方,与南方的水塘养殖联系起来,改造滩涂,在西江沿岸修筑了著名的“桑园围”,这就是“桑基鱼塘”的雏形。随着关氏宗族的不断发展,后裔不断迁徙至开平、松岗、高明、三水、云浮等地,“桑基鱼塘”的模式在珠三角传播开来,最终形成了“岭南水乡”的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美丽乡村》之《水之乡》故事片“岭南水乡”部分,便是在九江上西村树德堂取景,重现了九江当时“桑基鱼塘”的情景。

关振如是九江镇上西村人,在他记忆中,上西懂得孵化鱼花的师傅最多,“二十世纪50年代时,好多姓关的识孵化鱼花的师傅都被分配到外地工作。”关振如回忆道,他也有位师傅被分配到韶关鱼苗场,每年都从九江拿鱼苗上去养殖。

关振如见证了“桑基鱼塘”发展。自生产队解散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人把从鱼塘里捕捞到的母鱼、公鱼放进鱼池里,让它们进行交配孵化鱼花,古老的江河捕捞技艺逐渐被取代。80年代末,关振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办渔场孵化鱼花。

时光荏苒,渔场孵化代替了江河捕捞,九江鱼花的传统养殖技艺渐渐失去其市场价值,对于这门独门技艺的式微,关振如也非常坦然地对待。2019年,九江传统鱼花技艺成为佛山市的非遗项目。作为传承人,关振如希望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文字和图片的记录,将一代人的回忆完整地保存下来。

▲《九江鱼花》纪录片

筹建展馆传承桑园围文化

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佛山桑园围地跨南海、顺德,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其中南海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横跨九江、西樵两个镇。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的桑园围依然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

在桑园围的守护下,南海先民有意识地围垦造田,果基塘围、桑基塘围开始演变出水利与农业兼备的功能。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雍桑、循环往复,所以桑茂、蚕壮、鱼美、塘肥、基好。

九江一带,由于地处西江、北江下游,地势低洼,自桑园围修筑后,九江先民便以种植水稻为业,并广泛开展了渔业养殖。“周回百有余里,居民数十万户,田地一千数百余顷,种植桑株以饲春蚕,诚粤东农桑之沃壤也。”就是对嘉庆年间桑园围周边繁荣盛况的描写。

关树德堂相关理事介绍,据《树德堂家谱》记载,“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栽桑”是关氏先祖800多年带来的。“这次筹建“岭南桑基鱼塘博物馆”,也是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当时的情景,让更多人了解桑基文化。”

据介绍,位于关树德堂的“岭南桑基鱼塘博物馆”正在筹建中,目前正在做四部分工作,第一是安排人员找资料文献,第二是发动人员捐献相关文物,第三是找单位设计博物馆;第四是做好“岭南桑基鱼塘博物馆”的申请工作。

九江鱼筛制作曾是“国标”

与鱼花相伴的是鱼筛。据《广东新语》等古籍记载,九江人从西江捕捞鱼花进行养殖已有五百年的历史。随着鱼苗业的兴盛,九江渔具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珠江三角洲有名的渔具集散地。在这种背景下,鱼筛就在九江应运而生,主要用于清除鱼花中的敌害和鱼花分级。

鱼筛用经过精细加工的光滑园细的竹篾编成,呈半球形,口径约60厘米,深约30厘米,筛目狭长,以“朝”数表示筛号大小。“朝”大概就是鱼花生长的天数,比如7朝就代表鱼筛能筛选出生长7天以上的鱼花。使用7朝的鱼筛,生长7天以上的尺寸的鱼花就会留在鱼筛内,7天以下则会顺着水流流出鱼筛的间隙。

▲《九江鱼筛》纪录片

在九江上西村一眼池塘边,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小砖屋。69岁的张华成,在这里经营着一个专门制作九江传统竹制鱼筛的小工场。张华成说,他的手艺来自于已故的老丈人。上世纪70年代,张华成与妻子钟朵莲结婚,他也就从妻子那里学会了这门传统手艺,一做便是40多年。

一把刀,一双手,再加上几根竹和古老的测量工具,年近70岁的张华成,正在坚守着从老一辈传承下来、从事了40多年的行业:佛山南海九江传统鱼筛制作。每个鱼筛的制作工序繁琐,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毕。

九江鱼筛的制作工艺分为开竹、刨竹、扎圈、拉竹、织筛、上筛、合筛等步骤。张华成说,祖辈刚开始破竹使用的就是一把柴刀,后来为了方便生产,便研制出了“莲花刀”。

一套鱼筛,筛目大小不一,筛号达30多个。由于九江的鱼花在国内曾辉煌一时,因而各地的鱼筛都以九江的为“国标”。据张华成说,除了九江本地的鱼户外,远至海南、江西、湖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客商亦会纷至沓来选购九江鱼筛。那时卖鱼筛不仅很赚钱,制作鱼筛的师傅地位也相当高,准确率极高的编织技艺也曾是他们不能外传的“商业秘密”。

张华成坦言,近五六年来,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鱼筛出现,不仅价格便宜还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传统手工鱼筛的市场开始受到冲击。原来九江三家鱼筛制作工场,现在只剩下他一家。

由于利润不高且辛苦,没有年轻人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再过两年我做不动了,我担心这一技艺就要失传了。”张华成说,现在他仍然在坚守,一来是养家糊口的需要,二来是希望这项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能延续下去。

据了解,目前,九江正着手准备为九江鱼筛制作传统技艺申请南海区级非遗。

来源:珠江时报
(0)

相关推荐